-
1 # 扎西平措lntl
-
2 # 白呼團
提問者,建議閱讀《丘吉爾自傳:永不屈服》、《第三帝國興衰史》,《湯因比第二次世界大戰全史》(全11卷)《安德魯·羅伯茨:第二次世界大戰史》 。
我估計,你是《高堡奇人》看多了。
-
3 # 島主說事
這個問題沒有可能性,一方面,美國參與歐洲事務,前提是必須要和英法取得聯盟,而作為兩次大戰的戰敗國德國來說,其對外擴張的目的就是自身缺乏資源和安全感。而美國跟德國結盟並沒有什麼好處,夾在蘇聯和英法之間,反而給美國帶不來任何安全利益。
另一方面,美國和英國是傳統盟國,在英法門口與德國結盟是英法絕對不認可的,在權衡英法跟德國之間的利益層面,英國肯定要比德國佔有優勢。
當然,如果非要作一個預測,美國和德國結盟的後果就是兩敗俱傷,一旦美國跟德國結盟,就會在歐洲和太平洋兩個戰場作戰,除了幫德國獲得資源以外,對美國一點好處都沒有,搞不好在英法蘇的聯合作戰中敗下陣來,畢竟英法蘇是本土作戰,美國遠端作戰並沒有優勢可言。
當然,就二戰時的世界政治格局和美國所處的外交和經濟大環境來講,美國與德意日軸心國任何一家結盟都沒有什麼資本可撈,畢竟當時美國的領導力已經展現,他們需要的是稱霸整個歐洲乃至全世界,就德國來講,既無內部環境的優勢也無外部條件的優越,美國為什麼要自找麻煩呢?
實際上,一戰時美國就想參與歐洲事務,但被英法擋在了門外,就歐洲的對外環境來講,如果沒有二戰,德意都有可能與英法結成同盟,那樣美國再想進軍歐洲更是難上加難。所以,無論從內外環境還是戰場形勢,美國都不會拋開英法而與德國結盟。
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在輸出戰爭資源方面,美國對所有參戰國都是大小通吃,能賺就賺。雖然在戰爭打響後美國切斷了對軸心國的資源通道,但前期給予的利益交換已經幫助他們提升了戰鬥力,所以在利益方面,只要有利於美國的事,他們肯定會能拿就拿,能爭就爭,這一點是不容置疑的。
回覆列表
如果當年米國與德國結盟,那麼,首先二戰必定會以米德聯盟的勝利而告終。因為英國國力一戰後已衰弱(其本土實力早在一戰之前就已落後於德國);法國的表現不會比二戰中的實際表現更強;義大利不會像實際那樣表現那麼糟;蘇聯雖然會憑藉幅員遼闊和鬥爭精神堅持到底,但在整個大西洋和幾乎整個歐洲都被佔領、沒有外援、工業落後的情況下,只能像二戰初期的英國那樣苦苦支撐,看不到勝利希望,再加上格局改變後日本的背後夾擊(也許還有米國),很難想象能堅持多久。其次,二戰後不久必定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因為一方面中國和蘇聯都不會投降、會苦苦支撐,另一方面,德國會拿回被拿走的殖民地,再加上“利息”,世界會形成米、德、日(包括義大利,雖然他們在一戰中沒損失什麼)瓜分殖民地的格局,德國、日本會與米國因分贓不均發生矛盾。還有,日耳曼民族畢竟不是米國的民族主體,希特勒又是個極端的種族主義者,這很有可能導致種族主義矛盾。
這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結局會怎麼樣頗不好說,因為米國雖然善於等別人兩敗俱傷時插手,但德國的導彈和核武器也即將研製成功投入使用。也許歐洲真的會出現一個希特勒構想的“千年帝國”,它的國土涵蓋德國、奧地利、丹麥、蘇臺德等所有日耳曼民族棲居地,人口眾多,米國和蘇聯可能被從地球上抹去;同樣可能被抹去的還有日本(希特勒不喜歡日本人,當中國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德國的武器仍然武裝了一些中國國防軍,即所謂“德械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