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我是碩士出身,身邊不少博士同門,這個問題我挺有感觸的。
首先講大土木從大基建、高開發、大建設至今的房地產浪潮褪去。土木這個專業也從大熱門走向生源招不滿甚至提前批的節奏,這個大環境下注定有些畢業生需要再提高學歷到碩士,甚至到博士。就業門檻也從以前的本科准入、211基礎到985才有面試資格的變化。
那對於博士同門身上來看,畢業要求也從以前的一篇重點EI畢業到一篇SCI,再到後面的兩篇3區SCI。然後就業上面也從衝211高校,到土木強校,再到一類本科。可以說土木行業的變化和就業的變化從企業一直蔓延到高校,學歷內卷也同樣如是。
那土木博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如果是建材類(鹼基發)、暖通類、岩土類的相對畢業困難不大,而傳統的結構、橋樑等型別的壓力是巨大的,這裡我都不知道如何描述,簡單來說就是你看著他們有點感覺像看著民工般混亂。不僅如此,有的是工作後回來的,家庭科研兩頭跑,身邊以前同學可能都高工、孩子都可以打醬油了,而一路讀博的同門還在埋頭苦幹。
前面講的這一類是隻有在國內讀博的,沒有聯合培養的,現在很多開始去國外聯培,國外聯培的話簡歷加分且發表論文的速度會快,比國內埋頭幫導師做專案來的純粹。
還有一類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家族當中有在擔任某重點土木高校教授級別以上的直系親屬(這裡一定是直系),這樣的人給予自家小孩畢業提供很好的研究課題和論文修改便利,使得該類博士畢業快,成果多,就業留校機率大。
因為我是碩士出身,身邊不少博士同門,這個問題我挺有感觸的。
首先講大土木從大基建、高開發、大建設至今的房地產浪潮褪去。土木這個專業也從大熱門走向生源招不滿甚至提前批的節奏,這個大環境下注定有些畢業生需要再提高學歷到碩士,甚至到博士。就業門檻也從以前的本科准入、211基礎到985才有面試資格的變化。
那對於博士同門身上來看,畢業要求也從以前的一篇重點EI畢業到一篇SCI,再到後面的兩篇3區SCI。然後就業上面也從衝211高校,到土木強校,再到一類本科。可以說土木行業的變化和就業的變化從企業一直蔓延到高校,學歷內卷也同樣如是。
那土木博士是一種怎樣的體驗呢?如果是建材類(鹼基發)、暖通類、岩土類的相對畢業困難不大,而傳統的結構、橋樑等型別的壓力是巨大的,這裡我都不知道如何描述,簡單來說就是你看著他們有點感覺像看著民工般混亂。不僅如此,有的是工作後回來的,家庭科研兩頭跑,身邊以前同學可能都高工、孩子都可以打醬油了,而一路讀博的同門還在埋頭苦幹。
前面講的這一類是隻有在國內讀博的,沒有聯合培養的,現在很多開始去國外聯培,國外聯培的話簡歷加分且發表論文的速度會快,比國內埋頭幫導師做專案來的純粹。
還有一類是比較特殊的存在,家族當中有在擔任某重點土木高校教授級別以上的直系親屬(這裡一定是直系),這樣的人給予自家小孩畢業提供很好的研究課題和論文修改便利,使得該類博士畢業快,成果多,就業留校機率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