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媽媽說名字長好找
-
2 # 以史為鑑
不邀自來,說道歷史上的遺憾,我以為最大的遺憾就是中國在鄭和下西洋後再沒有出海,放棄了成為海洋國家的第一次機會。
明朝鄭和之後,為什麼沒能再次組織船隊出海呢?
因為一個人——劉大夏。
劉大夏(1436年—1516年),字時雍,號東山,湖廣華容(今屬湖南)人,明代大臣,與王恕、馬文升合稱“弘治三君子”。
曾任兵部尚書等職,歷史記載其人通曉兵事,治理地方也是一把好手,還敢對皇帝強諫,也算是一個耿直大臣。
但就是這樣一個人,因為思想侷限性,藏匿了(一說燒掉了)鄭和七下西洋積累的豐富海圖等資料,讓中國錯過了成為海洋強國的機會。
明代《殊域周咨錄》書中記載:憲宗成化間,有太監勸皇帝效仿明成祖故事,重新下西洋。於是皇帝下詔到兵部索要鄭和出使的海圖等資料。時任車駕郎中的劉大夏事先將這些資料藏匿起來,兵部尚書項忠命吏入庫搜尋,最終沒有發現。
兵部尚書項忠沒有找到鄭和資料後非常惱火,他責問看管檔案的小吏:庫中案卷怎能丟失!在於旁的劉大夏從容地說:“三保下西洋,費錢糧數十萬,軍民死且萬計,縱得寶而回,於國家何益,此特一弊政,大臣所當諫也。舊案雖存,亦當煅之。”
於是下西洋一事因此作罷。
要知道《殊域周咨錄》在明朝,堪稱一部重量級的地理科學經典。作者嚴從簡長期擔任京官,既在嘉靖帝身邊做過行人,也在刑部戶部做過主事,經手的全是核心資料,且素來以性格嚴謹認真著稱,寫就的這部《殊域周咨錄》,除了記錄不少宮廷掌故,更詳細展現了中國周邊國家民族的風情百態,內容十分強大。而且明代專門記載歷代皇帝言行的《實錄》另外記載了劉大夏任兵部侍郎時,為實現“閉關自保”政策,對一些外國資料實行藏匿的事情。
劉大夏當時看來為了阻止皇帝聽信太監讒言,藏匿或者燒燬鄭和海圖,避免了勞民傷財以及太監專政的隱患,但從長遠來看,實在是浪費了中華民族一次絕佳的走上海權之路的機會,可以說是最大的遺憾了。
最後再說一下,鄭和是佛教徒,不是回族,更不是穆斯林,下西洋不但沒有朝覲麥加,一路還建立了許多佛教寺廟。
-
3 # 生活中趣事趣聞
最遺憾的是秦始皇晚年沒有早早立太子,被身邊的閹人趙高鑽空子,立的假太子當上“皇帝”,最後秦始皇斷子絕孫,國破家亡,實在讓人惋惜,幾代人的努力化為泡影,就像灰商書中主人公孔天引到死的時候才發現自己的遺囑立錯誤的,可惜來不及的。可能他們到死都沒有明白他們真正的敵人是誰,不是人是時間!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
-
4 # 傑哥000
第一秦始皇沒有早立太子
第二漢武帝沒有讓太子處理朝政
第三漢元帝不要重用外戚,要向漢武帝學習殺掉太子的母親
第四宋朝要向漢武帝學習,如何對待外國侵犯
第五大清王朝乾隆皇帝不能封閉外國,要多向外國交流,學習
-
5 # 笑搞
一、趙高亂秦。 秦始皇統一六國,功蓋千秋!秦始皇實行法制、統一貨幣、統一度量衡,充分合並了漢人居住的區域。而且北築長城,南下百越,中國第一個封建王朝以強硬的狀態建立了。可能是上天看到秦始皇功業太大,天不怕、地不怕,所以派下了個趙高來搞垮秦朝。秦始皇暴死後,趙高威逼利誘李斯合謀篡改詔書,扶昏庸的胡亥作皇帝,賜太子扶蘇死!扶蘇死後,贏氏子孫不但盡數被誅,胡亥當了皇帝不但毫無建樹,只知道享樂,朝廷大臣隨意被殺,李斯也沒能倖免,而且還實行更嚴酷的暴政,最後導致農民大起義。幕後主使趙高還嫌不夠,最後還逼死了秦二世胡亥。也就三年時間,秦始皇苦心建立的強大的秦朝就這樣被趙高搞的千瘡百孔、奄奄一息了。這是遺憾一! 二、劉備復漢。 劉備此人,天下梟雄。從一個賣草鞋的起家,結交關羽、張飛,在東漢末年軍閥割據的亂世,以皇叔之名,招兵買馬,培養實力。孫劉聯合在赤壁之戰擊敗曹操,後取益州,擁益州和荊州之地。也到了劉備實力的最頂點,滅吳伐魏可以說是劉備恢復漢朝的接下來的步驟。可惜上天可能覺得劉漢統治時間太長了,接下來並不是沿江而下滅吳,而是荊州被佔,關羽被殺。劉備揮軍報仇,可憐被火燒聯營,最後悔死在白帝城,哎,做事不能義氣用事呀。遺憾二!
三、晉傳痴君。 晉武帝司馬炎神武一生,對內卻是個“妻管嚴”。司馬炎長子早死,二兒子司馬衷卻是個痴呆的人。司馬炎覺得司馬衷沒能力勝任一國之君,一直不想立司馬衷為太子,而楊皇后卻執意要“立長不立幼”。司馬炎居然最終決定立司馬衷為太子,司馬衷也就是以後的晉惠帝。痴皇帝司馬衷登基後,基本上是一廢物,沒過幾天安生日子,司馬衷背後宮廷實權派開始內鬥,緊接著就是八王之亂。不但把一個統一的晉朝給毀了大半,而且後來鬧出了五胡亂華的悲劇。此為遺憾三!
四、宋武早亡。 宋武帝劉裕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劉裕在為晉將時,軍事上可是豐功偉績。“討滅桓玄,興復晉室,北禽慕容超,南梟盧循,所向無前,非其才之過人,安能如是乎!” 劉裕的北伐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從南向北打比較成功的範例,滅了南燕、後秦,奪取了山東、河南、陝西關中一帶。劉裕出身寒門,經過苦心經營,得以稱帝,自知來之不易,所以稱帝后不但減輕賦稅,而且關心民生。自己更是出了名的節儉!如果上天不是給他兩年時間,而是給他十年時間做皇帝的話,那麼歷史上就不會有南北朝時代。此為遺憾四!
五、楊廣篡位。 楊廣是隋文帝的二兒子。隋文帝楊堅可是文治武功,不但統一了中國,結束了南北朝對立,北逐突厥,而且,把個大隋朝治理的井井有條,史稱“開皇盛世”!“開皇盛世”的繁榮程度直逼後來唐朝的“開元盛世”。可惜盛世沒多久,楊廣為了獲得太子位,處心積慮,在楊素等人的協助下,殺了隋文帝,然後假傳聖旨,賜太子楊勇死。楊廣在弒父殺兄後,當了皇帝,現是徵大批民工修建東都洛陽,然後為了遊樂開鑿大運河,而且三次發兵征討高句麗。此人是活活把一個“開皇盛世”搞成了屍首遍地、窮人蜂擁的亂世。隨後隋朝的滅亡是指日可待,此為遺憾五!
六、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大家肯定都知道,可造成什麼樣的惡果呢?先是大大的打擊了李唐朝廷的權威和力量,從此唐朝逐漸進入了“小朝廷,大藩鎮”的時期,各地軍閥勢力開始抬頭,致使民不聊生,發生民變;其次,在中原內亂時,吐蕃趁機攻佔了安西度護府,唐朝的西域和河西的領土徹底喪失;西南的南詔趁機作大,形成獨立王朝,要不是元朝攻佔雲南,我看雲南會和越南一樣獨立於中央王朝。此時唐朝的領土只和秦朝時差不多了,“肥唐”從此變成了“瘦唐”。此為遺憾六!
七、柴榮猝死。 周世宗柴榮乃五代後周太祖郭威的養子,是後周的第二個皇帝,他也是宋太祖趙匡胤的老上級。柴榮可是個雄才大略之人,在北漢和遼國的聯軍南侵的壓力之下,力排眾議,毅然揮軍對殺,大破之。柴榮善於治軍,命兵部撰集兵法,名《制旨兵法》(已失傳),制訂了消除割據、實現統一計劃。攻取西歧一帶,三徵南唐。而後為把遼人驅逐出幽雲十六州,開始揮軍北上,進攻遼國,連克數城,遼人已經聞風喪膽,準備棄守幽雲十六州了。可惜快打到幽州時,柴榮不幸病重,班師回朝,到東京後不久就歸西了,而後才有趙匡胤的黃袍加身,建立了個福而不強、受盡凌辱的“癟宋”。此為遺憾七!
八、秦檜亂宋。 大家都知道,秦檜是大奸臣。秦檜私通金國,可以說把“無間道”練到了最高境界,其主要任務就是搞垮宋國,或被金國吞併之,或使宋國世世向金人進貢。他殘害忠良,對於主張北伐的進攻派是大大打壓,抗金英雄岳飛就是死於此人“莫須有”的罪名。秦檜是徹徹底底的投降派,如果不是秦檜在南宋初年在朝廷作亂,南宋軍隊也許真的會把金人驅逐出中原,恢復北宋疆域。可惜秦檜為首的主和派在趙構的小朝廷佔盡上風,沒辦法,岳飛將軍是生不逢時呀,既生飛爾,何生檜呀!以此為遺憾八!
九、崇禎中興。 明朝末年,朝廷腐敗,民不聊生。崇禎登基後,開始進行各方面的治理,他力圖挽回明朝衰敗的局面,促使明朝中興。先是剷除了魏忠賢閹黨,為樹立皇權打下了基礎,這也是他一生中最大的功績了。憑心而論,崇禎是一個比明朝任何皇帝都要對國事認真負責的統治者,自登基以來,他幾乎沒有睡過一天好覺,但勤治天下的責任心並不能彌補他的缺乏經驗、多疑和剛愎自用這些性格特點!而這些性格特點與1644年到來有著直接的聯絡,崇禎若真的多一些睿智和寬厚的話,明朝真有可能會中興,而且最起碼不至於亡國。此為遺憾九!
十、慈嬉受寵。 道光皇帝在英國的洋槍洋炮下,無奈的開了個不平等條約的頭。道光1850年死後,奕寧繼位,即咸豐皇帝。在位期間,正逢清朝亂世,國庫空虛,危機四伏。即位不到一年,太平天國即在金田起義,而後就是第二次鴉片戰爭。真是內憂外患呀,咸豐皇帝有重整天下之心,卻無回天之力,在1861年含恨而死。他割地賠款也就罷了,把位子留給自己的後繼之君,也許後繼之君會有更大的作為,可是他卻留下個禍根,就是他寵幸的葉赫那拉·玉蘭,此人就是以後慈禧。慈禧在咸豐死後在幕後操控朝政毫無建樹,而且慈禧是安逸享樂之輩,知道用錢蓋戲園子、搞壽辰,但是不知道變法革新,增加軍備,致使滿清甲午戰爭戰敗,而後被八國聯軍入侵,不但再次割地賠款,而且國格喪盡。此為遺憾十!
-
6 # 井觀1970
一恨秦皇未古稀,
二愁隋文娶刁妻。
三嘆柴榮不長壽,
四憾徽欽著番衣!
五怒胡馬牧中原,
六氣武懦文貪權。
七傷劣幣逐良幣,
八笑漢奸骨肉殘。
九悲匪亂燒國寶,
十憐草民命如鳶!
-
7 # Tuack陳
我覺得中國歷史上有這樣一個遺憾,就是吐蕃崛起的時間不對,再說遺憾之前,我們先來簡單地說下吐蕃的事:吐蕃是一個在公元七至九世紀在青藏高原上面建立的一個民族政權,它的開國首領是一個松藏乾布的人,據說唐朝曾經派文成公主去吐蕃和親,這足以說明吐蕃的強大。吐蕃這個政權在青藏高原上,唐朝的軍隊不可能上去和吐蕃軍隊拼的,而且唐朝的軍隊大多都是中原人【當然有些是突厥人和回#人】,但是他們都不適應高原的氣候,所以唐軍只能被動防守,這更體現出吐蕃的強大。接下來讓我們說一下這個遺憾吧:唐朝不是在6##年滅了當時一個在現在的外蒙古的一個政權,又過了十幾年後,唐又滅了東突厥,接下來唐想要進軍中亞,但是被阿拉伯帝國幹回去了,在唐被阿拉伯帝國乾的時候,吐蕃出來了,他看到了唐朝的慾望,於是就猛幹唐,之後發生的事你們都知道的,西域被吐蕃奪去了。因為吐蕃,唐朝覺得中亞拿不了了。【ps唐朝的軍隊裝備其實和阿拉伯帝國的差不多】如果沒有吐蕃這隻攔路虎,唐朝可能會把中亞佔了,唐朝就可能成為比元朝還大的中國朝代。打字不易,請多點贊【說起來你可能不信,我打這些字打了40分鐘】
-
8 # 聶榮勝
我認為加上一個朱元璋殺功臣,藍玉,胡惟庸,李善長等被滿門抄斬,全家被殺。功臣們沒有大罪卻被滿門抄斬!實屬一失足成千古恨,錯就錯在跟錯了主子。還有方孝孺全家873人全都被朱棣屠殺。不能不算千古一大憾事!
-
9 # 布夫舟
上方谷的雨,中軍帳的風“中國不建造航母,我死不瞑目!”“靖康之恥”
靖康二年(1127年),金兵攻陷汴京(開封),上自徽、欽二帝,下至三千多后妃、皇子、公主以及宗室近戚,都被金兵俘往北國,北宋就此滅亡。宋宮中所有的法駕、鹵簿等儀仗法物、宮中用品、書籍、印板、渾天儀、銅人、刻漏、古器、各州府地圖,連同宮人、內侍、伎藝工匠、倡優、府庫蓄積,全部被金人席捲一空。金軍除了索取金銀絹帛之外,又搶去皇帝玉璽、儀仗、天下州府圖、樂器、祭器,以及各種珍寶玩物,擄走百工、技藝、宮女、內侍、僧道、醫卜、娼優和皇子、皇孫、后妃、帝姬(公主)、親王等貴族,與太上皇宋徽宗一道押送金營。據說,宋徽宗當時聽到金銀財寶等被擄掠的訊息毫不在乎,等聽到他精心收藏的皇家藏書、藏畫也被搶去,才仰天長嘆幾聲。
回覆列表
中國歷史上的三大遺憾
和氏璧、傳國玉璽的失落
和氏璧是中國歷史上最富有傳奇色彩和最珍貴的一塊寶玉石。迄今為止,沒有任何一塊玉石能珍貴到與它相提並論。歷史上對和氏璧的材質有各種猜測:有認為是和田羊脂白玉的,有認為是夜明珠的,也有認為是陝西藍田玉的。史書上稱它“側而視之色碧,正而視之色白”。把它放在黑暗處,它能熠熠發光,能除塵埃,能避邪魅,因此又稱“夜光之璧”。可見確有它的珍奇、稀罕性。一九八三年工程師郝用威在全國地史報告會上稱:“和氏璧即是月光石,產於神農架南漳西部,沮水之發源地板倉坪、陰峪河一帶”。再次引起了近代人渴望瞭解和氏璧的由來、傳說和質地的好奇心。和氏璧和由它製成的傳國玉璽在中國歷史上斷斷續續流傳了很長的時間,直到五代十國時期的後唐。
阿房宮的損毀
秦始皇修建的阿房宮是歷史記載當中最為雄偉的宮殿建築了。無論是前三代還是後來直到清末的兩千多年間,再也沒有任何古代的建築可以和阿房宮相比較高低了。
秦始皇統一全國後,國力日益強盛。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在渭河以南的上林苑中開始營造朝宮。由於工程浩大,始皇在位時只建成一座前殿,即阿房宮。
唐代詩人杜牧的《阿房宮賦》寫道:“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在這裡,杜牧把阿房宮的誕生與六國的覆滅直接聯絡起來,可見在秦覆滅一千多年後的唐代,阿房宮之雄偉大氣的形象還深深影響著那時的人們。其“覆壓三百餘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牆。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簷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鬥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複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悽悽”的氣勢,借杜牧的《阿房宮賦》流傳於千年後的今朝,至今仍令人想入非非
華佗《青囊書》的焚燬
華佗行醫在東漢末年,是中國最早能實施外科手術的醫生。他一生的傳奇醫術令歷代華人歎服。單是給關羽刮骨療毒的事蹟就被寫入了正史、改編為各種戲劇,廣為流傳在民間。
當華佗打算給曹操開啟腦殼引出“風涎”,根治他的偏頭痛病的時候,曹操卻誤以為華佗將要害他,將其關入大牢。華佗自料逃不出曹操的手心,在牢裡把自己的平生所學寫成《青囊書》,打算流傳下去造福人類。他將《青囊書》交給看押自己的吳押獄,想叫他繼承自己的醫技。以下有兩種說法:其一,吳押獄很高興地接下書,向華佗表示一定繼承他的醫術,當個救民於水火之中的好醫生。他把書帶回家小心翼翼地收好後,回到衙門辭去差事,準備回家研讀醫書。可是到家後卻發現其妻正在焚書,他上前搶過剩下的書頁,只剩下最後幾張記載閹割雞、豬之術的內容了。相傳現在閹割動物使用的依然是那《青囊書》所傳下來的法子。吳妻說:縱然你學得像華佗一樣,也不免像他那樣死在牢中。有什麼用!其二,吳押獄當時就未敢接書,華佗大失所望,自己舉火把《青囊書》燒燬了。
不論哪種說法,《青囊書》是就此消失了。《黃帝內經》流傳下來,使得中醫理論得以確立;《傷寒論》流傳下來,使得張仲景“醫聖”的地位得以確立;《本草綱目》流傳下來,使得李時珍“藥聖”的名頭世界傳送。可惜的是,華佗的《青囊書》卻沒有流傳下來,中國醫學就此所損失的東西太多了,許多東西只能是一些千古之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