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在網上,很多人都喜歡用“寶寶”這個詞,比如他們會說“寶寶的內心是崩潰的”、“寶寶好想哭”、“寶寶心裡苦”之類的。但你知道嗎? “寶寶”這個詞,根本不是憑空出現並流行起來的。早在明代,這個詞就已經出現了,而且一直流傳演變到現在。“十五言”網站的撰稿人“人間四月天”寫了一篇文章,給我們詳細梳理了“寶寶”這個詞的前生今世:
用“寶寶”來指代小朋友,要追溯到明代,但源頭更早是在元代。那個時候,“保保”,就是保護的保,是一個表示尊重的稱呼。後來逐漸被寫成了寶貝的寶,可能是因為寶貝的“寶”這個字,能傳達寶貴、愛護的意思吧。
雖然“寶寶”這個詞在明代逐漸固定成現在的寫法了,但它最初其實不特指小孩子,還有別的用法。比如說,明代晚期的時候,有文人曾經提到過,當時江南地方的習俗,“寶寶”可以是小孩叫媽媽的一種“愛辭”。也就是說,不單是可以叫小孩子“寶寶”,也可以反著用,總之表達的是一種親暱的稱呼。
而在浙江,當時的民間養蠶人,把蠶叫做‘寶寶’”,這個用法,一直保留到現在。江南一帶的人,都喜歡管蠶叫“蠶寶寶”。蠶跟寶寶有啥關係呢?因為,春天的時候,蠶的產繭量大,往往會給養蠶的人帶去很好的收益,所以自然他們就愛護、寶貝這些小東西,仔細地照顧它們。
而在晚清和民國的報刊裡,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報道里的市井小民,名字也叫“寶寶”,尤其是那個時候的上海,毫不誇張地說,遍地都是“寶寶”。這種流行,也發生在風月場所。在晚清和民國的文獻裡,可以找到超級多的青樓名妓,都以“寶寶”為名。比如說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老殘遊記》,在這本書裡,“寶寶”這個名字,居然和“媛媛”一起,被作者劉鶚當成南方煙花女子的代名詞,“媛”就是“名媛”的“媛”。這就是因為在當時的中國南方,有多不勝數的青樓女子,都叫“寶寶”。
直到今天,你還是能在那個時代的老刊物裡,看到以“寶寶”為名的妓女。那個時候,知名妓女就像明星那樣受人矚目,她們的照片,會出現在各類報刊與廣告裡,以時髦的打扮引領時尚風潮。
小孩被稱為“寶寶”,也是從民國初年那會兒開始的。當時,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這種“寶寶”的用法,已經大量出現在報紙雜誌上了。比如說,以“寶寶”健康為訴求的商品廣告,或者是知名人物的親生“寶寶”照片,都能登報紙,為的是提高報紙銷量或是創收。
所以說啊,現如今電視裡的天線“寶寶”,或者紙尿褲廣告裡的“寶寶”,其實都可以往前追溯到蒙元時期。
“寶寶”這個詞的含義,在幾百年時間裡,發生過許許多多的變化,到了今天,似乎又有些戲謔意味。誰又能知道幾十年以後, “寶寶”這個詞,還會衍生出什麼奇怪的意思來呢?
其實,不單是這個詞,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人類語言裡,幾乎每一個字或詞都有它演化的線索。詞語其實會自生自滅。有些詞,可能會因為不合時宜而死掉;與此同時,像“寶寶”這樣的詞,原本有其他的意思,也可能被時代賦予新的意義,突然又流行起來。這充分說明,人類語言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演進的,遇到一個新鮮的詞,不僅應該知道它現在的含義,也應該瞭解這個詞的背後,是否有著深厚的歷史變遷。
現如今在網上,很多人都喜歡用“寶寶”這個詞,比如他們會說“寶寶的內心是崩潰的”、“寶寶好想哭”、“寶寶心裡苦”之類的。但你知道嗎? “寶寶”這個詞,根本不是憑空出現並流行起來的。早在明代,這個詞就已經出現了,而且一直流傳演變到現在。“十五言”網站的撰稿人“人間四月天”寫了一篇文章,給我們詳細梳理了“寶寶”這個詞的前生今世:
用“寶寶”來指代小朋友,要追溯到明代,但源頭更早是在元代。那個時候,“保保”,就是保護的保,是一個表示尊重的稱呼。後來逐漸被寫成了寶貝的寶,可能是因為寶貝的“寶”這個字,能傳達寶貴、愛護的意思吧。
雖然“寶寶”這個詞在明代逐漸固定成現在的寫法了,但它最初其實不特指小孩子,還有別的用法。比如說,明代晚期的時候,有文人曾經提到過,當時江南地方的習俗,“寶寶”可以是小孩叫媽媽的一種“愛辭”。也就是說,不單是可以叫小孩子“寶寶”,也可以反著用,總之表達的是一種親暱的稱呼。
而在浙江,當時的民間養蠶人,把蠶叫做‘寶寶’”,這個用法,一直保留到現在。江南一帶的人,都喜歡管蠶叫“蠶寶寶”。蠶跟寶寶有啥關係呢?因為,春天的時候,蠶的產繭量大,往往會給養蠶的人帶去很好的收益,所以自然他們就愛護、寶貝這些小東西,仔細地照顧它們。
而在晚清和民國的報刊裡,我們也能看到,很多報道里的市井小民,名字也叫“寶寶”,尤其是那個時候的上海,毫不誇張地說,遍地都是“寶寶”。這種流行,也發生在風月場所。在晚清和民國的文獻裡,可以找到超級多的青樓名妓,都以“寶寶”為名。比如說大家都很熟悉的作品《老殘遊記》,在這本書裡,“寶寶”這個名字,居然和“媛媛”一起,被作者劉鶚當成南方煙花女子的代名詞,“媛”就是“名媛”的“媛”。這就是因為在當時的中國南方,有多不勝數的青樓女子,都叫“寶寶”。
直到今天,你還是能在那個時代的老刊物裡,看到以“寶寶”為名的妓女。那個時候,知名妓女就像明星那樣受人矚目,她們的照片,會出現在各類報刊與廣告裡,以時髦的打扮引領時尚風潮。
小孩被稱為“寶寶”,也是從民國初年那會兒開始的。當時,我們現在所熟悉的這種“寶寶”的用法,已經大量出現在報紙雜誌上了。比如說,以“寶寶”健康為訴求的商品廣告,或者是知名人物的親生“寶寶”照片,都能登報紙,為的是提高報紙銷量或是創收。
所以說啊,現如今電視裡的天線“寶寶”,或者紙尿褲廣告裡的“寶寶”,其實都可以往前追溯到蒙元時期。
“寶寶”這個詞的含義,在幾百年時間裡,發生過許許多多的變化,到了今天,似乎又有些戲謔意味。誰又能知道幾十年以後, “寶寶”這個詞,還會衍生出什麼奇怪的意思來呢?
其實,不單是這個詞,只要你留心觀察,就會發現,人類語言裡,幾乎每一個字或詞都有它演化的線索。詞語其實會自生自滅。有些詞,可能會因為不合時宜而死掉;與此同時,像“寶寶”這樣的詞,原本有其他的意思,也可能被時代賦予新的意義,突然又流行起來。這充分說明,人類語言是隨著時間不斷變化演進的,遇到一個新鮮的詞,不僅應該知道它現在的含義,也應該瞭解這個詞的背後,是否有著深厚的歷史變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