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七葉青

    我們的古人確實智慧,總結出很多至今對我們也很有用的俗語,這句話就是從三種動物的不同特點,總結出來的。

    馬騎前。

    馬是中國北方農村前些年常見的動物。

    我們見到的主要是從事農耕的馬,但還有戰馬、從事馬術表演的馬。

    馬跑起來的速度很快,脾氣也很暴躁,容易受刺激。

    騎馬和我們現在坐車一個道理,速度快了,坐後面很容易顛簸和搖晃。

    馬的一個加速,很容易把人甩出去。

    同時,馬後蹄的力量很大,很容易把摔下去的人踢傷。

    我們敬愛的周總理,有一條胳膊終身伸不直。

    就是在延安時期由於馬被驚,從馬背上摔了下來而造成的。

    所以,騎馬要把重心放在前面更安全,最好受過專業訓練。

    驢騎後。

    農村有句老話叫做“弓脊驢,凹腰馬,偏腿老犍不用打”。

    好驢的脊椎部位像弓一樣的突出,人要騎驢,最好是騎在驢腰稍微後面的位置上,行走比較舒服。

    而如果像騎馬一樣騎驢,驢的前部脊背骨特別高,人的屁股會很難受,不舒服。

    騾子騎當中。

    騾子比較中性,它有馬騾和驢騾之分。

    馬騾是公驢和母馬之子,體型大。

    驢騾是公馬和母驢之子,體型小。

    我過北方常見的馬騾比較多。

    騾子沒有馬跑得快,但耐力十足,曾很長時間是中國北方農村馱運的主力牲畜。

    騾子比驢的脾氣溫順,驢受刺激的時候,往往會不聽指揮,但騾子不會。

    騾子的背部中間,也很適宜騎坐。

    正是它們各自的特點,才有了古人的上述總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微信如何批次刪除聊天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