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大林147181751
-
2 # 掌心小農友
這就是酸酸甜甜的山楂,但是很少人知道它值錢的藥用價值!飲食積滯,脘腹脹痛,洩瀉痢疾,血瘀痛經,閉經,產後腹痛;惡露不盡等等……
Crataegus pinnatifida
中醫認為,山楂具有消積化滯、收斂止痢、活血化淤等功效。主治飲食積滯、胸膈痞滿、疝氣血淤閉經等症。
藥用價值功效分類:消食藥;祛瘀藥。
科屬分類:薔薇科。
別名:朹、檕梅、朹子、鼠查、羊梂、赤爪實、棠梂子、赤棗子、山裡紅果、酸棗、鼻涕團、柿樝子、茅樝、猴樝、映山紅果、海紅、酸梅子、山梨、酸查、小葉山楂、山果子……還有許許多多的別稱,可以在評論區我們繼續展開
性味:酸甘;微溫;無毒。
歸經:脾經;胃經;肝經;肺經。
功能:消食積;化滯瘀。
主治:飲食積滯,脘腹脹痛,洩瀉痢疾,血瘀痛經,閉經,產後腹痛;惡露不盡。
讓我們一起探索與發現!
定期更新你想知道的東西
關於山楂的那些事兒
-
3 # 徐奇
1、看圖,該高大喬木的葉子很有特色,為二回羽狀深裂,裂片的形狀為像蒿一樣,這種葉形在喬木中極不常見,我知道的有同樣產自澳洲的山龍眼科,銀樺屬;無患子科,羅望子屬,蕨葉羅望子 Sarcotoechia serrata 勉勉強強有這點神似,但形態上甚至是不符合的,其還是二回羽狀淺裂,不能算入深裂。以上我知道的都是原產澳洲,從中可以想象二回羽狀深裂這種葉形在中國產喬木中更為少見。
蕨葉羅望子 Sarcotoechia serrata
2、“春天開黃色的花”,而黃花的相思屬可能是在春末夏初開花了吧
3、“街道上很多”,證明這是一種園林植物,還是行道樹
綜合一下就是葉二回羽狀深裂、春天開黃花的園林樹木。三個資訊一整合,我就只能想到銀樺 Grevillea robusta。這是一種引自大洋洲的植物,眉宇間就透露著異國氣質與情調,這個開黃花,其實國內引進的還有同屬的開紅花的紅花銀樺。
銀樺葉形奇特,花量大,有觀賞價值,所以早期東南沿海引進很多,中國也只有東南半壁最接近澳洲氣候,故桉屬之類都是佈局在中國東南部的;但中國東南沿海每年都要遭受數次颱風侵襲,樹大招風,且銀樺屬材質脆弱,經常在臺風對抗中攔腰折斷,給園林部門和環衛部門及交通部門帶來很大壓力,所以現在引入種植的少了,熱度在衰退。
為了避免讀者斷章取義,陷入上次“五指毛桃”回答的誤區,我有必要上一張銀樺的圖片(這裡要強調的是,我在回答中上的圖未必是題主要問的植物,因為題主在問題中已經給出圖了,我看圖說話,再給出該物種的圖有時是不必要的,反而相似種的圖片才是重要的、可以幫助讀者理解的,且我會註上中文名與學名,以正視聽)
photos by CFH & PPBC
銀樺:高大喬木;樹皮暗灰褐色,具淺皺縱裂;嫩枝被鏽色絨毛。葉長15-30釐米,二回羽狀深裂,裂片7-15對,正面無毛或近無毛,葉背被褐色絨毛和銀灰色絹狀毛,邊緣背卷;葉柄也被絨毛。總狀花序腋生,或頂生圓錐花序;花橙色或黃褐色,花被管長約1釐米。果卵狀橢圓形,稍偏斜,宿存花柱彎;種子長盤狀,邊緣有窄薄翅。花期3-5月,果期6-8月。
滇、川西南、桂、粵、閩、贛南、浙、臺等省區的城鎮栽植作行道樹。
反對有二:①柳杉的葉是鑽形葉,屬於單葉,與題主的圖相差了十萬八千里啊
②柳杉是裸子植物,根本不可能有花,遑論黃花
-
4 # 17859006310
產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浙江、臺灣、江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省。生於山坡雜木林中,密林中或疏林下以及山谷、溝底和溪邊等處,海拔840-3600米。[1]
中文學名
細齒稠李
拉丁學名
Padus obtusata (Koehne) Yu et Ku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薔薇目
亞目
薔薇亞目
科
薔薇科
亞科
李亞科
屬
稠李屬
分佈區域
產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浙江、臺灣、江西等省
命名者及年代
(Koehne) Yu et Ku,1911
形態特徵
落葉喬木,高6-20米;老枝紫褐色或暗褐色,無毛,有散生淺色皮孔;小枝幼時紅褐色,被短柔毛或無毛;冬芽卵圓形,無毛。葉片窄長圓形、橢圓形或倒卵形,長4.5-11釐米,寬2-4.5釐米,先端急尖或漸尖,稀圓鈍,基部近圓形或寬楔形稀亞心形,邊緣有細密鋸齒,上面暗綠色,無毛,下面淡綠色,無毛,中脈和側脈以及網脈均明顯突起;葉柄長1-2.2釐米,被短柔毛或無毛,通常頂端兩側各具1腺體;托葉膜質,線形,先端漸尖,邊有帶腺鋸齒,早落。總狀花序具多花,長10-15釐米,基部有2-4葉片,葉片與枝生葉同形,但明顯較小;花梗長3-7毫米,總花梗和花梗被短柔毛;苞片膜質,早落;萼筒鍾狀,內外兩面被短柔毛,比萼片長2-3倍,萼片三角狀卵形,先端急尖,邊有細齒,內外兩面近無毛;花瓣白色,開展,近圓形或長圓形,頂端2/3部分齧蝕狀或波狀,基部楔形,有短爪;雄蕊多數,花絲長短不等;排成緊密不規則2輪,長花絲和花瓣近等長;雌蕊1,心皮無毛;柱頭盤狀,花柱比雄蕊稍短。核果卵球形,頂端有短尖頭,直徑6-8毫米,黑色,無毛;果梗被短柔毛;萼片脫落。花期4-5月,果期6-10月。[1]
本種無論葉形、先端和基部以及毛被等方面變異均很大。E. Koehne根據四川西部康定標本發表了Prunus pubigera Koehne in Sarg. Pl. Wils. 1:67. 1911.,其區別特徵是葉片長圓形、倒卵長圓形或倒卵形,先端短漸尖,基部楔形、圓形或近心形,葉邊有極細鋸齒,齒尖常帶腺體。又根據同地標本發表了[Prunus bicolor Koehne in Sarg. Pl. Wils. 1:69. 1911.,其區別特徵是葉片倒卵狀長圓形,基部圓形或近心形,先端短漸尖,或有短尾尖,邊緣有細鋸齒,齒窄、伸展或稍內彎,上面在中脈上有白粉其餘部分無毛,上面深綠色,網脈略下陷,下面明顯變白色,中脈和側脈帶黃褐色,網脈明顯帶黑色。經過觀察比較大量標本以後,我們發現上述所列舉的區別特徵,在這個類群的標本里均可找到,而且可以看到一系列過渡型別,因此合併成為一種。[1]
生長環境
產甘肅、陝西、河南、安徽、浙江、臺灣、江西、湖北、湖南、貴州、雲南、四川等省。生於山坡雜木林中,密林中或疏林下以及山谷、溝底和溪邊等處,海拔840-3600米。[1]
主要價值
植物科學研究。
栽培技術
-
5 # DayDayGreen
看圖,此樹幹光滑應該是紫薇樹。在北方老家公園街道等有多種植,現在居住南方城市則更甚,幾步抬頭就可見到紫薇。
紫薇,千屈菜科紫薇屬植物,中國本土的一種小喬木,適應性強且長壽新生樹皮後舊皮脫落,故樹幹光滑;
紫薇還有個別稱叫癢癢樹,據說紫薇樹的樹冠較大,但是樹幹細而長,“頭重腳輕”,因而就容易搖晃,所以稍一觸動就會花枝亂顫。
紫薇花從白到紅都有,每年夏至秋季可持續開花不間斷。夏季滿樹開花,頂生圓錐花序,,花瓣皺縮如同皺紋紗,花色有白色、紅色、紫色、淡藕荷色等多種顏色,邊緣有不規則缺刻,基部具有長爪,非常美觀。
最常見到兩種
大葉紫薇:葉子大,樹型也較高大,是中型喬木。樹皮灰色,平滑。花也比小葉紫薇大,花色多為粉紅中帶紫色,成片開花呈現高貴的紫紅色。大葉紫薇開花時間比細葉紫薇稍早。
小葉紫薇:葉子較小,枝條較細,花絮密集,樹幹相對而言較小,多為粉紅色花。抽枝較多,所以花也較多。
紫薇具有較強的抗汙染的能力,能抗二氧化硫、氟化氫、氯氣等有毒氣體,故又是工礦區、住宅區美化環境的理想花卉。
-
6 # 阿牧大叔愛多肉
山茱萸(學名: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落葉喬木或灌木;樹皮灰褐色;小枝細圓柱形,無毛。葉對生,紙質,上面綠色,無毛,下面淺綠色;葉柄細圓柱形,上面有淺溝,下面圓形。傘形花序生於枝側,總苞片卵形,帶紫色;總花梗粗壯,微被灰色短柔毛; 花小,兩性,先葉開放;花萼闊三角形,無毛;花瓣舌狀披針形,黃色,向外反捲;雄蕊與花瓣互生,花絲鑽形,花葯橢圓形;花盤無毛;花梗纖細。核果長橢圓形,紅色至紫紅色;核骨質,狹橢圓形,有幾條不整齊的肋紋。花期3-4月;果期9-10月。[1]
產中國山西、陝西、甘肅、山東、江蘇、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北韓、日本也有分佈。生於海拔400-1500米,稀達2100米的林緣或森林中。在四川有引種栽培。該種(包括川鄂山茱萸)的果實稱“萸肉”,俗名棗皮,供藥用,味酸澀,性微溫,為收斂性強壯藥,有補肝腎止汗的功效。(概述圖片來源:[2])
中文學名
山茱萸
拉丁學名
Cornus officinalis Sieb. et Zucc.
別稱
山萸肉、肉棗、雞足、萸肉、藥棗、天木籽、實棗兒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傘形目
科
山茱萸科
屬
山茱萸屬
種
山茱萸
分佈區域
中國、北韓、日本
命名者及年代
-
7 # 街飲文化
種名:喜樹
學名:Camptotheca acuminata
別名:旱蓮木、千丈樹
科屬:藍果樹科喜樹屬
1999年8月,經國務院批准,喜樹被列為第一批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保護級別為Ⅱ級。
藥用價值
喜樹全身是寶,其果實、根、樹皮、樹枝、葉均可入藥。主要含有抗腫瘤作用的生物鹼。具有抗癌、清熱殺蟲的功能。主治:胃癌、結腸癌、直腸癌、膀光癌、慢性粒細胞性白血病和急性淋巴細胞性白血病;外用治牛皮癬。臨床多提取喜樹鹼用。每日10~20毫克。
喜樹葉:主治癰瘡癤腫、瘡癰初起。喜樹嫩葉一握,加食鹽少許(搗爛)外敷。
喜樹皮:治牛皮癬:喜樹皮(或樹枝)切碎,水煎濃縮,然後加羊毛脂、凡士林,調成10~20%油膏外搽。另取樹皮或樹枝一至二兩,水煎服,每天一劑。亦可取葉加水濃煎後,外洗患處
喜樹果:抗癌,散結,破血化瘀用於多種腫瘤,如胃癌、腸癌、絨毛膜上皮癌、淋巴肉瘤等。
此外還有抑制腫瘤的作用,全身是寶哦
-
8 # 關注美好事物
鹽膚木別名:膚連泡 鹽酸白 鹽膚子 膚楊樹 角倍 倍子柴 紅鹽果 酸醬頭 土椿樹 鹽樹根 紅葉桃 烏酸桃 烏煙桃 烏鹽泡 烏桃葉 木五倍子 山梧桐 五倍子 五倍柴 五倍子樹Rhus chinensis株:小喬木或灌木狀,高達10米。枝:小枝被鏽色柔毛。葉:複葉具7-13小葉,葉軸具葉狀寬翅,葉軸及葉柄密被鏽色柔毛,小葉橢圓形或卵狀橢圓形,長6-12釐米,具粗鋸齒,下面灰白色,被鏽色柔毛,脈上毛密;小葉無柄。花:圓錐花序被鏽色柔毛,雄花序長30-40釐米,雌花序較短。果:核果紅色,扁球形,徑4-5毫米,被柔毛及腺毛。花果期:花期8-9月,果期10月。產地:遼寧、河北、山西、河南、山東、江蘇、安徽、浙江、福建、臺灣、江西、湖北、湖南、廣東、海南、廣西、貴州、雲南、四川、甘肅及陝西分佈:分佈於印度、中南半島、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日本和北韓功能:本種為五倍子蚜蟲寄主植物,在幼枝和葉上形成蟲癭,即五倍子,可供鞣革、醫藥、塑料和墨水等工業上用。幼枝和葉可作土農藥。果泡水代醋用,生食酸鹹止渴。種子可榨油。根、葉、花及果均可供藥用。下級分類:
鹽膚木 (原變種) Rhus chinensis var. chinensis
濱鹽膚木 Rhus chinensis var. roxburghii
-
9 # 大林151735755
應該是山楂樹。其成熟的果實 .可入藥或食用。
山楂是薔薇科植物。在商品中.分北山楂和南山楂。
北山楂:主產山東.河南.河北.遼寧。此外黑龍江.吉林 .山西等地均有產。以山東益都.監朐的質最佳。
南山楂 :主產浙江.江蘇.雲南.四川✔。此外廣東.廣西.湖北.貴州等地均有產。
山楂性味酸.甘,微溫。歸脾.胃.肝經。有消食健胃,活血化瘀的功效。
山楂的應用:1 .內服能增加胃中酶類的分泌,促進消化,故有消食健胃之功;又因所含解脂酶能促進脂肪類食物的消化,故以消化肉食積滯見長,尤宜用於內積不消.腹脹腹痛之證,治食肉不消,可單用煎服,亦可與行氣消帶的木香.只殼等同用, .......。
2.又有活血化瘀之功,適用於血滯瘀阻的多種證候。如產後瘀滯腹痛.惡露不盡者,內服能收縮子宮,使宮腔內血塊易於排出,促進產後子宮復原而奏止痛止血之效,可單用煎水加沙糖服;如與行氣活血的當歸.川芎等同用,則功效更著。治瘀滯出血,多與蒲黃.茜草根相須為用。
此外,對疝氣偏墜脹痛,山楂又能消脹散結。並常與橘核.小茴等同用。
3.現代用治高血壓病及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而有心悸.胸悶隱痛者,單用有效。但以配入複方為多。如治高血壓病偏於肝陽上亢者,可配夏枯草.黃芩等;治冠心病屬瘀血阻滯者,可配丹蔘 .桃仁.瓜婁之類。
一般用量10一15克,大劑量30一120克。
野山楂含山楂酸.鞣質.皁甙.果糖.維生素c.蛋白質.脂肪油。
山楂含山楂酸.酒石酸.檸檬酸.黃酮類.內脂.甙類 .解脂酶及糖類。
山楂是消食藥。
-
10 # 看景不如聽景
法國梧桐樹。
以前家裡有棵長了十幾年的法桐,春天綠葉,這個小球球也是綠色的;
然後到了秋天,葉子變黃,小球球也會隨之變成黃色,不過這個時候,小球球很脆弱,一捏就碎成好多絨毛狀的,粘到人身上會很癢很癢,小時候常拿這個捉弄人,哈哈。
冬天葉子掉光後只剩下這個小球球孤零零的掛在樹上,而且這個時候的會比較硬!
回覆列表
應該是鹽膚木。
鹽膚木,是漆樹科植物;其根.葉和種子亦入藥。又名鹽麩木。除陝西北地區外,中國分佈甚廣。夏季採葉,秋季釆集種子。
鹽膚木.是一味“抗瘧一藥。”
【性味.歸經】酸,微寒。歸肝,肺經。
【功效】治瘧,清熱涼血,化痰止咳。
【應用】
1 .鹽膚子古時已用作防治瘴瘧藥物。民間至今仍有應用而主要根及根皮。(近代實驗,進一步證實有抗瘧作用,但生藥煎劑易引起嘔吐,而其根皮的提取物則較少副作用。)
2.鹽膚子.根和葉都可用於肺熱痰嗽及血證,有清肺熱.涼血止血.化痰止咳等功效,通常單用作散劑或煎劑。又用於肺熱所致的喉部腫痛,能清熱散腫。
此外,本品的根皮和葉可治外感發熱,及熱病發斑疹之證。民間經驗多用於麻疹初期,以解毒透疹,有一定療效。
【用量 】根.葉 10一15克;種子3一6克。
附: 《嘉祐夲草》 : “鹽膚子除痰飲.瘴瘧.喉中熱結.喉痺,止渴,解酒毒,黃疸...蠱毒,天行寒熱。 ”又云: “取子於搗為末食之,嶺南人將以防瘴。 ” “樹白皮主破血,止血,蠱毒,血痢,殺蚘 ...並煎服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