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使用者塔里木河
-
2 # 窗含西嶺千秋月
我個人的見解恰恰相反。如巴金的《海上日出》、《鳥的天堂》等散文,通篇都是淺顯易懂的文字,甚至連個成語都難得一見。
寫作大體上可能要經歷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詞不達意或無詞可用,第二階段是故弄玄虛、堆砌詞藻,第三階段是返璞歸真,喜歡用一些平實易懂的文字。
第一階段往往是技窮,第二階段是故意賣弄,第三階段是求真求實。
寫文章是讓人看的,寫得艱澀高深就違背了這個初衷。你看多少流傳於世的詩作,今天讀來絲毫沒有違和感。特別是白居易,每每得句,必先頌與婦儒聽,不懂必改,這才是一個大儒應有的態度。
-
3 # 汪叔華
看你工作性質和生活環境,比如我,天天接觸的是老家譜,最早是明朝萬曆年間“剞劂”成書的,最遲也是民國,雖然平時說話一般肯定隨大眾走,甚至罵人比世俗還難聽,但寫文章因為嚴謹的關係,我一般用書面語言,很少用一些網路語,特別是一陣風似的刮來,但轉瞬即逝的垃圾語言,如果這些文字不慎寫在傳世的家譜文章裡,就給後代的續修帶來不必要的麻煩。而且續修家譜講究傳承,有時還要特意用文言參白的文字來襯托上輩的“蔭庇”,於是也像魯迅小說的孔乙己一樣,大量“之乎者也”了。
說話、寫文章喜歡用一些普通人不常見詞語的人,他肯定對中國的“文字學”感興趣。中國是歷史悠久的文明古國,創造了輝煌燦爛的文化,漢字作為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已經有了數千年的發展歷史,對中國文化的傳承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對漢字系統化的學習和研究,無論是過去、現在和將來都具有重大意義和價值。巴黎當地時間7月7日下午4時47分,二冊永樂大典在巴黎知名德魯奧拍賣公司二號拍賣廳舉拍,經過11分鐘的激烈競拍,最終由現場的一位中國女士以640萬歐元的淨價拍得,加上27%的拍賣佣金,二冊永樂大典的最終成交價為8128000歐元,可謂一字千金。永樂大典其價值就在於正統性,明永樂大帝朱棣一統江山,政治穩定後,對文化領域的一次標準化彙總。
我們平時用的漢字約有3500個,東漢的《說文解字》收字9353個,清朝《康熙字典》收字47035個,當代的《漢語大字典》收字60370個,所以就不難理解中國許多著名的漢文字大家,畢其一生,也是壯志未酬,當然,這裡邊有著無盡的樂趣,字、詞、成語、典故,哪一個背後都有一段動人的故事,就像我們常人和哲學家看到的是不同的二個世界,至少作為常人的你不會對哲人妄作非議吧。
經常接觸古代國史和地方誌的人,他肯定也是一個生活嚴謹的人,在古代紙張、刻版、裝幀的成本超乎我們現代人的想象,所以那些文章絕沒有現在這麼多的“無病之呻呤”,增一字繁,減一字殘,而我的家譜學領域,雖然其代表的也是整個家族的經濟和文化的行為,但良萎不齊,大凡一部好家譜傳承的家族,他們往往詩書傳家,世代簪纓,社會地位高,而那些沒譜或者不靠譜的,文字不規範,東拼西湊成書的家譜,毫無文化和儲存價值,他們後代的文化價值取向肯定會大打折扣。
我們在生活中不要刻意去做現代孔乙己,但偶爾“甩甩文”,闡釋中國傳統文化的經典能很好的提升自己的形象。一個學漢語言的小夥子追求一個小姑娘,女的正在開放水域學習游泳,他在網上買了個充氣橡皮艇送給她,也是安全意思,其實一個“跟屁蟲”就能解決問題,於是眾人就一致起鬨他迂腐,他卻大聲說:“我買的是蘭舟,在古代是專門用來談戀愛的小船”,並當眾朗誦有“蘭舟催發”句的著名宋詞,求婚成功。這不是笑話,實如我所見。當然,因為本人水平有限,在題主這麼博大精深的漢語言學大題目下,權當妄自非議,僅聊作一笑。
(完)
回覆列表
這就是為顯示自己與眾不同。用大家都用的詞語,如何顯示自已文化的高深和淵博?只有用大家都不懂的訶語,才能顯露自已是權威,自己是專家。話說有一富貴女,脖子上掛的項鍊價值千金,忽然有一天見小保姆脖孑上金光閃閃,掛著和自已同樣的項鍊,大驚,一問才知,是小保姆花五十元在地攤買的仿製品。富貴女立馬取下自已引以為豪的,:出門社交必戴的純金項鍊,鎖進櫃子,再也不戴了!為什麼?因為她不能忍受一個小保姆脖孑上的項鍊,和自己掛在脖子上的項鍊,在外觀上是相同的!這種小女人心態,和前述那些所謂文化高深者的心態是一致的。現在一些略有名氣的學者,專家,藝術家,一旦有人批評他們理論或作品苦澀難懂,他們就會說,我的理論或作品,是給那些能看懂的人寫的,你不懂,是因為你不配!這些故弄玄虛的人,實際上都是一瓶子不滿,半瓶子咣噹的人,真正有學問的人,會是這樣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