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農村山裡紅

    圍著鐵爐子烤手,爐子上炕著紅薯,土豆,花生,吃的滿嘴黑呼呼,說著笑著。

    下午拿玉米秸提前把土炕燒熱,晚上睡在土炕上暖和和。

  • 2 # 趙哥聊生活

    那個年代,最不缺的就是乾柴,在立冬之前,帶上砍刀和繩子,半天砍得乾柴可以堆成一柴垛,到了冬天拿一些放在炭盆裡點上火,整個屋內都暖烘烘的。如果家裡有小火爐,就燒煤塊。

  • 3 # 金長老21

    我們那個年代小時候基本上晚上莊裡人都出來烤火,因為農村不缺木頭,熱熱鬧鬧的啦啦家常多好,還挺老年人講講故事

  • 4 # 何姐手工

    我就是70後的,記得小時候的冬天很冷!

    記憶中每個冬天的早上,媽媽會很早就把那火盆搬廚房,;那時燒飯都是土灶,媽媽一邊燒早飯,一邊把灶裡的火紅的柴火灰剷出來放到火盆裡,再在火盆裡放上夏天曬乾的牛糞;這樣等到飯也熟了,火盆的火也弄好了!吃完飯一家人就會圍坐在一起烤烤火聊聊天,興致高的時候再拿幾個紅薯或餈粑來烤著吃

  • 5 # 東北人78451

    小時候,東北的冬天很冷,住在農村冬天取暖就是靠燒炕和燒爐子。

    那時還有生產隊呢,所有的糧食秸稈要靠分,一家分多少。玉米杆分幾壟,大豆杆分一車或幾家一車,好像是這樣,那時還小,也不是很清楚。分的不是太多,要保證冬天不挨凍,就得割柴火。我們一家人在農閒時去野外割柴火,還是青的野草。割好了先不捆,晾幾天幹了再捆,再搭成人字形,放在那裡等生產隊有了閒工夫找個車拉回來。每年冬天都要在家院子裡堆一個大柴火垛,這樣一冬天不用去割柴火了。聽父親說以前家裡冬天沒了柴火,大冬天出去在雪地裡割柴火,想想都不是滋味。那個年月袋子裡有米,有燒火做飯的柴火才會心安。

    炕有燒的,爐子的煤可不容易弄,那要花錢啊!一年到頭也見不到錢的年月,我就記得只有一年工分變了幾十塊錢。少買點,幾袋煤,太冷了點著爐子熏熏,大多時是冷的,要不出去砍些樹墩,好歹有點木頭燒燒爐子。還好,住在煤礦的親戚家給了車煤,自己找個車拉回來。小時候的冬天是比現在冷得許多,爐子可以燒的少些,但炕要燒的滾燙,被子上壓了被子大衣等等,儘管聽著外面北風呼嘯,屋裡被窩裡還是暖乎乎的。不過頭頂上可是一層冷氣啊,早晨是不願意起來的,摸哪都冰涼,棉衣是涼的,賴了一會很不情願的穿戴起來,又是一天,小孩子們跑出去在像雪山似的大雪堆上玩耍,完全忘了寒冷。家裡頭燒火做飯,燒火取暖,把炕燒的滾熱,太陽出來照到屋裡更是美了。冷得出奇的年月,卻活得那麼有勁的年代。

  • 6 # 男科醫生李群生

    映象最深的就是冬天在教室裡特別特別的冷,可憐身上衣服單薄,老師在球場上用柴燒很大一個火,下課了一大群學生跑去烤火,所以每逢快入冬學生們都去山上砍柴為了過冬!

  • 7 # 樂天派伊伊媽媽

    現在北方的室外溫度已是零下的低溫,但我們現在有空調、暖氣相伴,室內依舊溫暖如春,暖暖和和的很舒服。回想起兒時在這些極寒低溫沒有空調、暖氣的時候,冬天留個我的印象就是寒冷。

    記得小時候,魯西南八十年代的冬天。家家戶戶都會在冬天儲存大量的蜂窩煤球。到冬天冷的時候,大家會在室內生一個煤球爐子,拖著長長的煙道。不僅可以取暖,還可以燒熱水、做飯。外面大雪紛飛、寒風刺骨,室內一家人圍坐在爐子旁說笑,我還常常記起媽媽在爐子旁做一家人穿的棉鞋,那長長的拉鞋底的線扯出來濃濃的愛。

    冬天燒煤球爐確實暖和不少,但伺候爐子也是比較煩惱的事。早上起來開啟爐子、扒爐灰、把煤球添上。做完飯還要記得添煤球、封爐子,把爐灰給收拾了。最最重要的是晚上封爐子,最考驗人了,封不好火就會滅了。晚上冷不說,一大早起床還得再生爐子,那過程簡直就是到了仙境,一屋子煙霧,嗆的人直不起腰了。屋子裡也弄的很多灰塵。

  • 8 # 隔海憶家

    我是80末的,兒時在農村最常見的取暖就是在地上挖個坑,在裡面放好多樹根一起燒,然後一群人圍著火坑烤火、烤紅薯、烤饅頭。

    那個時候條件有限,一到冬天,媽媽就會把她陪嫁的火盆拿出來用(聽媽媽那時候農村陪嫁都有火盆,代表往後的日子過的紅紅火火),那時候住瓦房,也不捨的買碳,用的都是平時燒柴鍋是攢下的火碳。每次都是早上的時候爸爸早早就把火升起,把我的衣服烤暖和才讓媽媽幫我穿。

    每次烤火的時候爸爸總會搞點小樂趣出來。記得印象最深的是年關前,剛宰了豬,媽媽把醃好的肉掛在廚房,爸爸找來了媽媽的毛衣針,把豬肉切成薄片穿在針上烤來吃,一向不愛吃肉的我從此也開始愛上了吃肉。當然,爸爸也沒少被媽媽唸叨,因為那個時候肉是比較稀罕的。

    兒時冬天在學校的時候,都是爸爸用廢瓷碗幫忙做了一個小火爐,每天上學提溜著,那個時候我也沒少被人羨慕!可是偶爾火滅了,手被凍到疼,回到家媽媽就趕快讓我把手放到她懷裡給我暖著。

    因為爸爸媽媽的細心照顧,即使我家條件不怎麼好,也沒有讓我生過凍瘡。感恩父母!

    朋友們,你們的兒時是否也有類似的取暖經歷呢?

  • 9 # 向陽聊天秀

    70.80後兒時在農村是溫暖取暖的!首先穿的是媽媽做的,棉襖棉褲和棉鞋,蓋的是棉花被子!記得那時候,每個人手裡都拿一個奶粉罐取暖器,把奶粉罐底子用釘子紮了很多洞,然後把點著火的木頭放在裡面!夏天不喜歡燒鍋,冬天特別喜歡,應為鍋門後才暖和,還可以一邊烤火一邊烤花生吃!人多的時候就圍在火柴堆烤火,裡面在放幾個紅薯烤著吃,聽著大人歡笑的聊天!早上衣服太涼,媽媽會把棉褲拿到鍋門後烤熱後在給自己穿,和小朋友一起打陀螺,不一會身上就是汗水,媽媽總是怕著涼不讓脫衣服!想念小時候,想念那時候的快樂,看著現在的父母頭髮白了,時光流逝太快!

  • 10 # 鄉村青姐勝哥

    農村那個時候一般沒有煤爐和電器取暖的,當時好柴火也少,做飯燒的都是一些麥秸稈和樹葉,冷的很了就拿出一點好柴火《豆秸稈、棉花稈等》烤一會。一般時候的取暖是靠衣服。那個時候早上起床時,老人都是把小孩的衣服在火上烤熱給穿上。夜裡冷了就多蓋幾個被子,凍手了就縫個暖袖戴,凍頭和耳朵就戴個火車頭帽子,也可以說取暖都是靠衣物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普通父母,養孩子時,最好不要‘寒門富養’”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