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李蘭頌

    誠然,行文走筆一如行雲流水,不是粗曠的根雕、精細的牙雕,不是恢弘的石刻、精緻的木刻;散文中有質文、特寫、雜文、隨筆,而就是沒有美文,也不應該有美文的劃分,甚至領域。

    為什麼?戴上這一光環,先別說假不假,接下來寫不出怎麼辦?所謂的美文,怎樣來定義,凡文學藝術作品均以真善美示人為佳構,散文寫作亦即如此。詩人必須說真話,真即是善和美。

    但是,這裡一定要說但是,絕對不是《論語》一般所云:“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若追溯到百家爭鳴春秋戰國時期,我始終感佩先聖先賢的智慧,雖冠以封建制度,卻實行廣開言路。

    可以認為,百家爭鳴從來就不是什麼純文學,在春秋(前770年-前476年)、戰國(前475年-前221年)。其時在知識分子中間,湧現不同學派及各家族流派之間爭芳鬥豔的大好局面。

    《漢書· 藝文志》記載,記住名字的一共有189家,4324篇著作。而後《隋書·經籍志》《四庫全書總目》記載“諸子百家”實有上千家。但是流傳較廣、影響較大、較為著名的不過十家而已。

    即所謂十家九流者都不是純文學。春秋戰國時期,以孔子、老子、墨子為代表的三大哲學體系,形成諸子百家爭鳴的繁榮局面。是在漢武帝時期,推行了“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的政策。

    隨之而來的是,以孔子、孟子為代表的儒家思想成為正統,統治中國思想、文化兩千餘年。然孔子曰:"詩三百,思無邪。不學詩,無以言",詩三百即指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

    初稱《詩》,漢武帝始稱《詩經》。它收集自西周初年到春秋中期各地詩歌,含愛情、戰爭、風俗、祭祀、動植物等風致。那美而又純如何界定呢?僅憑一個人稱第一代詞“我”字足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楊維楨的書法為何獨樹一幟,仍能被稱為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