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人駿生於清朝晚年,他19歲中甲子科舉,此後開啟了自己的入仕之路。張人駿一生歷經三朝皇帝,他本人也算是清朝最後一代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後被迫棄職。張人駿在職期間算是一位好官,他為人清廉,並維護了國家領土主權。不過在民間是流傳著一個有關張人駿不太光彩的事情,今天正好跟大家講講有關張人駿的生平故事,對他有一定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看看。
1、湛存居士張人駿
張人駿在兩江總督任上一共幹了兩年左右,做了不少實事,然而他卻有一個被人恥笑的“籮筐總督”的稱號。
張人駿出身書香家庭,從小發奮讀書,後來考取了進士,做了官。由於他的堂叔張佩綸因馬尾海戰失敗被貶,擔心受到牽連的他,行事非常低調。
到了光緒朝,張人駿被外放,曾先後在多地擔任巡撫,也算是一方大員。
鑑於他的表現,在1907年張人駿實授兩廣總督兼南洋大臣。從客觀角度講,張人駿並不是一個毫無作為的封疆大吏,他在兩廣任上,做了不少好事。
首先,他曾兩次派遣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到南海巡視,有力地維護了祖國領海主權。當時日本侵佔東沙群島,張人駿親自明察情況,蒐集證據,與日本駐粵領事交涉談判,以理相爭,又派遣水師登島,維護了國家主權。
他還是近代教育的支持者,他曾委派留美歸國的農學博士籌建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及其附設的農業講習所,而這也是華南農業大學的前身。此外,張人駿還在廣州建立過一所無線電報學校。後來張人駿離任,再移兩江總督。
兩年時間裡,張人駿親自籌辦了自來水廠。還批准建造了江寧電燈廠,也正是由於他的開創性舉動,在周邊城市居民還生活在煤油燈等設施照明的年代,南京人早早就用上了電燈。
2、晚年情況
雖然他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但這個時候,他卻遇到了一個大麻煩。革命黨咄咄逼人,已經不容清廷繼續作威作福了,而作為清廷的一個官員,他的命運註定是悲劇的。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坐鎮南京的張人駿心急火燎。他的心裡也不踏實,南京城外的革命黨早就鐵了心的要攻進南京城。
而張人駿並沒有向革命黨低頭,順應潮流,反而親自帶兵炮轟革命軍。
本來,張人駿依仗張勳的兵力,準備頑抗到底。但看到形勢嚴峻,覺得有點守不住,所以他便委託美華人出面接洽,而他則趁機和江寧將軍鐵良,將籮筐一頭用繩索固定在城樓上,兩人坐在籮筐裡面縋下城牆。
逃出了南京城,乘坐一艘日本軍艦逃往上海。此後,張人駿再也沒有出仕為官。隱居生活。
張人駿在晚清可不是一般人,他還和袁世凱是結拜兄弟,袁世凱的長女袁伯禎嫁給了張人駿第五子張允亮,兩人又成為了兒女親家。
不過兩人後來反目,他甚至不願意和袁世凱待在同一個城市。
值得一說的是,後來大紅大紫的才女張愛玲是他的堂侄女,在自己的書中,張愛玲也寫下了童年時期看望“二大爺”的情景。
1927年,張人駿病逝於天津,享年82歲。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張人駿死後,民間還流傳著他當時逃出南京城的故事。
張人駿生於清朝晚年,他19歲中甲子科舉,此後開啟了自己的入仕之路。張人駿一生歷經三朝皇帝,他本人也算是清朝最後一代兩江總督,辛亥革命爆發後被迫棄職。張人駿在職期間算是一位好官,他為人清廉,並維護了國家領土主權。不過在民間是流傳著一個有關張人駿不太光彩的事情,今天正好跟大家講講有關張人駿的生平故事,對他有一定興趣的朋友可以瞭解看看。
1、湛存居士張人駿
張人駿在兩江總督任上一共幹了兩年左右,做了不少實事,然而他卻有一個被人恥笑的“籮筐總督”的稱號。
張人駿出身書香家庭,從小發奮讀書,後來考取了進士,做了官。由於他的堂叔張佩綸因馬尾海戰失敗被貶,擔心受到牽連的他,行事非常低調。
到了光緒朝,張人駿被外放,曾先後在多地擔任巡撫,也算是一方大員。
鑑於他的表現,在1907年張人駿實授兩廣總督兼南洋大臣。從客觀角度講,張人駿並不是一個毫無作為的封疆大吏,他在兩廣任上,做了不少好事。
首先,他曾兩次派遣廣東水師提督李準到南海巡視,有力地維護了祖國領海主權。當時日本侵佔東沙群島,張人駿親自明察情況,蒐集證據,與日本駐粵領事交涉談判,以理相爭,又派遣水師登島,維護了國家主權。
他還是近代教育的支持者,他曾委派留美歸國的農學博士籌建廣東全省農事試驗場及其附設的農業講習所,而這也是華南農業大學的前身。此外,張人駿還在廣州建立過一所無線電報學校。後來張人駿離任,再移兩江總督。
兩年時間裡,張人駿親自籌辦了自來水廠。還批准建造了江寧電燈廠,也正是由於他的開創性舉動,在周邊城市居民還生活在煤油燈等設施照明的年代,南京人早早就用上了電燈。
2、晚年情況
雖然他是一個一心為民的好官,但這個時候,他卻遇到了一個大麻煩。革命黨咄咄逼人,已經不容清廷繼續作威作福了,而作為清廷的一個官員,他的命運註定是悲劇的。
1911年武昌起義爆發後,全國各地紛紛響應。坐鎮南京的張人駿心急火燎。他的心裡也不踏實,南京城外的革命黨早就鐵了心的要攻進南京城。
而張人駿並沒有向革命黨低頭,順應潮流,反而親自帶兵炮轟革命軍。
本來,張人駿依仗張勳的兵力,準備頑抗到底。但看到形勢嚴峻,覺得有點守不住,所以他便委託美華人出面接洽,而他則趁機和江寧將軍鐵良,將籮筐一頭用繩索固定在城樓上,兩人坐在籮筐裡面縋下城牆。
逃出了南京城,乘坐一艘日本軍艦逃往上海。此後,張人駿再也沒有出仕為官。隱居生活。
張人駿在晚清可不是一般人,他還和袁世凱是結拜兄弟,袁世凱的長女袁伯禎嫁給了張人駿第五子張允亮,兩人又成為了兒女親家。
不過兩人後來反目,他甚至不願意和袁世凱待在同一個城市。
值得一說的是,後來大紅大紫的才女張愛玲是他的堂侄女,在自己的書中,張愛玲也寫下了童年時期看望“二大爺”的情景。
1927年,張人駿病逝於天津,享年82歲。可令人沒有想到的是,張人駿死後,民間還流傳著他當時逃出南京城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