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坦克T90
-
2 # 專注做事兒
言論皆是自由。 你不看好的專案,自然有人去做。 最重要的是落地,刷臉專案能有結果。 我就在做刷臉支付,目前已經鋪了40多家商戶。
-
3 # 海納百川丶丶丿
現如今靠“臉”吃飯不再是問題,靠“臉”吃飯的時代真正來臨,小到超市購物、公司考勤大到養老基金的領取等等,蜻蜓F4與青蛙刷臉產品已經襲來,大規模的人臉識別技術已經走入各個領域,它已經悄無聲息的融入到我們的生活,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有了它,沒有手機沒有現金沒有銀行卡照樣可以衣食住行,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服務了大眾、影響了大眾。
@支付寶
據研究統計中國2017年人臉識別產值佔據全世界29.29%的市場份額,2023年將達到44.59%,2017年中國計算機視覺市場規模為68億元,預計2020年市場規模達到780億元,年均複合增長率達125.5%。資料就是最有力的證據,這些資料清楚地說明了人臉識別的在中國的市場發展,短短三年的時間市場規模就有可能增長700多億,這不是一個小的數字,它在帶領中國又步入了一個新的時期的同時,也將會影響全世界。外國友人把中國比作是一個神奇的國家,一部手機無所不能的國家,慢慢的我們又將成為沒有手機我們也無所不能的神奇國度。
科技的力量不能被低估,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顧客透過到超市掃碼,超市系統就會自動進行資料匹配,然後超市系統就會自覺篩選出顧客平時挑選頻率比較高的商品,那麼這樣下來超市擁擠事件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改進,幾乎所有的問題將會在幾秒鐘之內完成,刷臉支付必將成為大勢所趨,人心所向。刷臉支付作為目前人臉識別技術運用最常見的場景之一,將迎來全面的爆發!
恕我直言,支付寶搞刷臉支付,註定會以失敗告終。
不是說一種技術最先進,它就一定能取代技術相對落後的。還要看便利性和成本。
無論是刷臉還是刷指紋,都會涉及到生物資訊採集和安全儲存,並且沒有行業標準,手機安全晶片目前只儲存指紋資訊,還沒有儲存人臉資訊。要人臉識別,只好把人臉資訊上傳給支付寶。
其次,生物資訊識別需要額外投入裝置,如果沒有補貼,不會有商家採用的。就算白送識別裝置,還得解決裝置的擺放、供電、維修等。根本就是無底洞。
第三,使用真不方便。杭州一些飯館即使支援刷臉,不是說刷了就走,而是還得讓顧客輸入手機號確認,說白了,支付寶對自己的刷臉缺乏信心,萬一出什麼紕漏就得賠死了,只好加一道認證。
而刷臉刷指紋,顧客什麼都不用帶,顧客是輕鬆了,可商家就苦了,裝置都在商家這邊。實際上顧客什麼都不用帶是個偽命題,顧客必然會帶手機。
順便說一下,銀聯還搞了雲閃付,為了推廣雲閃付,銀聯還用了行政手段強壓各家銀行做活動推廣。這種靠行政命令強推的模式,註定也要失敗的。
所以說,刷臉根本就不會改變支付格局。甚至刷臉支付本身就沒有生命力,不可能推廣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