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唯家至珍
-
2 # 方老夫子
我不贊同這個觀點,教育孩子固然重要,也不至於把家庭大部分收入用在孩子補習上。教育孩子要與學校、老師緊密配合引導孩子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端正學習態度,掌握學習方法!
-
3 # 阿玫的寶貝
補課是每個有孩子上學家長心中的一個梗。不知從何時起,補課機構遍地開花。補課費用愈來愈高,年級越高補課費越貴,家長的擔憂越來越多。這些既有社會問題,也有家長問題。就說減負吧,初衷是好的,可是一刀切,高三也減負,不上自習,週六週日不上課,家長急啊,不能眼看著孩子浪費時間啊,怎麼辦?補課唄,給補課的大把掙錢的機會,如果學校再上課,補課的就給教育部門打匿名電話,告發學校,學校領導挨批,停課。又把孩子推向校外補課……,那個家長願意大把大把花錢補課?又沒有辦法自己補,又不想孩子落下,只能忍痛割愛了。勞民傷財!班級裡五六十人,第一名不是隻有一個嗎?其實找到屬於自己的學習方法,認真聽課,不用補課。
-
4 # 使用者104162819991
這裡我們先要理解一個概念,什麼是補課?補課就是學生因為耽誤正常上課之後,而造成缺課現象後,需要進行補習功課的過程。學生在正常上課的情況下,學習成績還未達到自己的理想高度,有償找老師進行教學活動的過程。
那麼問題就來了,需要補課並不是一味的代表著孩子智力不佳或者學習能力很差,應從幾個方面去尋找原因,只有正視問題才能根本解決問題,而不是片面的認為花錢補課就能解決所有學習上的問題。
一個家庭的支出不僅僅只是補課支出,還有食品支出,公共支出,娛樂支出等,一項支出的比重大就意味著其他的支出要減少,補課只能說是一箇中性詞,既不是褒義也不是貶義,只有一個家庭的教育支出佔最大的比重才說明一個家庭重視教育文化,如果把造成補課的原因一一解決,就不需要把一個家庭的收入大部分放在補課上。比如孩子愛逃學,上課注意力不集中,家長不監督完成作業,學習習慣差等等問題,一一調整改正,也許也就不需要補課了,可以換成培養孩子興趣的學習班,發展孩子的特長。
希望大家都能重視的就是,孩子的成長進步是需要多方一起努力的,而不是依賴著花錢補課。在孩子的學習上強制性的要求補課,也許適得其反。
-
5 # 芝晴媽媽私房筆記
先上來明確表達一下個人態度,當然不可以哦。
一個家庭的收入不管多寡,如果孩子有補課的需要,的確需要花費一定金錢比例給孩子培優補差,畢竟這個年代大家都在學,我們自己的孩子也不能免俗。
可是如果把家庭收入的絕大部分都投入補習中,則就走得太極端了。這麼說吧,讓孩子補習的真正目的是什麼?想必我們這些為人父母的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未來能考上心怡的學校,人生收穫幸福。既然最終目的是為了幸福,我們把家庭的大部分收入都放在補習上,那麼其它部分都支出肯定是大幅度下降,那肯定會影響家庭的生活質量對不對?那孩子和家庭其他成員獲得的幸福感也相應少了。
說到底,把眼光放到整個人生緯度,我們就不難發現自己做每件事的動機了。補課可以,但千萬不要太過。
回覆列表
把大部分收入花在孩子補課,這話其實過於籠統了。應該說,該不該把大部分錢,花在孩子的教育上。
該不該 ?如果僅僅只是補課,我覺得不該 。因為一個孩子在校內掌握不了應學的知識,就算上了校外的補習班,他也未必能學會。排除先天智商的原因。很多好的學習,是有好的學習習慣。父母們沒有幫著孩子建立好的學習習慣,而寄託在校外的補習班上,收效甚微。
但是,在滿足家裡的基本生活以外,不降低目前的生活標準,把家裡的大部分收入投入到孩子的教育上,這沒什麼錯。各種興趣班,各種培優班,各種冬夏令營,可以讓我們的孩子在校內的基礎學習之外,能有更多的提高和收穫,何樂而不為。未來的孩子,不光有一個高分考上大學,他的眼界,格局,能力,都是左右他未來成長的關鍵,一個無趣的人,是很難融入未來的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