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9月份董明珠還先後透過上交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大舉增持海立股份,最終董明珠佔海立股份總股本超過了5%。當時,被上交所要求解釋格力舉牌海立股份的緣由。此事也印證了董明珠對海立股份的喜愛,當然董小姐也有戰略佈局的考慮。
應該說,董明珠舉牌海立股份並不是純粹為了財務投資,而且還有想把海立股份的控制權收歸囊中的意圖。那麼,董明珠為啥對海立股份這麼“情有獨鍾”呢?
首先,海立股份作為上海市國資委下面的國有企業,其業績表現非常靚麗。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88億元,同比增長40.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4億元,同比增長214.37%。本身這家上市公司的質地是非常不錯的。
同時,海立股份被稱為中國空調壓縮機雙雄之一,乃是格立空調的上游供應商。一旦董明珠獲得了海立股份的控制權,就能夠把自己的產業鏈向上延展,進而促進自身空調整機業務,就能夠更好的壓低成本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此外,如果格力電器能夠控制海立股份這個上游壓縮機企業,就會對海爾、海信、奧克斯等沒有自己的上游壓縮機工廠的競爭對手,產生壓倒性的優勢,這足以讓格力電器在空調領域保持長期霸主地位不失。
再者,早在今年8月份,海立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上海電氣想出售部分控股股權,此舉也得到了上海國資委的批准,但上海國資委對海立股份的受讓方提出了十三項資格條件,最後由於各種原因,海立股份轉讓之事也被擱置起來,這讓董明珠深感痛心,因為董小姐認為格力最有資格獲得海立股份的股權轉讓
為此,今年9月份董明珠就試圖在二級市場上舉牌海立股份。這一方面想試探一下上海電氣方面的反映,希望得到各方的認可,順利完成海立股份的認購轉讓。另一方面,董明珠也是霸氣的向外界傳遞出,格力對控股海立股份志在必得的決心。
最後,海立股份的多元化發展,讓董明珠非常著迷。海立股股旗下有一家海立新能源的子公司,2017年上半年投資額為1億元,海立股份的持股比例為75%。主營新能源汽車製冷、制熱、冷凍、冷藏的技術開發,製造上述相關的環保型、節能型壓縮機及其電機、驅動控制裝置。董明珠覺得海立新能源,能夠幫助其完成新能源汽車開發之夢。
之前,董小姐本人曾佈局一汽夏利,就是要讓格力從家電行業轉型至新能源汽車業。因為新能源汽車是董明珠眼中的未來朝陽行業。而海立新能源帶來的技術和人才,能夠更好的幫助格力電器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轉型。
今年9月份董明珠還先後透過上交所以集中競價交易方式大舉增持海立股份,最終董明珠佔海立股份總股本超過了5%。當時,被上交所要求解釋格力舉牌海立股份的緣由。此事也印證了董明珠對海立股份的喜愛,當然董小姐也有戰略佈局的考慮。
應該說,董明珠舉牌海立股份並不是純粹為了財務投資,而且還有想把海立股份的控制權收歸囊中的意圖。那麼,董明珠為啥對海立股份這麼“情有獨鍾”呢?
首先,海立股份作為上海市國資委下面的國有企業,其業績表現非常靚麗。2017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2.88億元,同比增長40.46%,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4億元,同比增長214.37%。本身這家上市公司的質地是非常不錯的。
同時,海立股份被稱為中國空調壓縮機雙雄之一,乃是格立空調的上游供應商。一旦董明珠獲得了海立股份的控制權,就能夠把自己的產業鏈向上延展,進而促進自身空調整機業務,就能夠更好的壓低成本搶佔更多的市場份額。
此外,如果格力電器能夠控制海立股份這個上游壓縮機企業,就會對海爾、海信、奧克斯等沒有自己的上游壓縮機工廠的競爭對手,產生壓倒性的優勢,這足以讓格力電器在空調領域保持長期霸主地位不失。
再者,早在今年8月份,海立股份的實際控制人上海電氣想出售部分控股股權,此舉也得到了上海國資委的批准,但上海國資委對海立股份的受讓方提出了十三項資格條件,最後由於各種原因,海立股份轉讓之事也被擱置起來,這讓董明珠深感痛心,因為董小姐認為格力最有資格獲得海立股份的股權轉讓
為此,今年9月份董明珠就試圖在二級市場上舉牌海立股份。這一方面想試探一下上海電氣方面的反映,希望得到各方的認可,順利完成海立股份的認購轉讓。另一方面,董明珠也是霸氣的向外界傳遞出,格力對控股海立股份志在必得的決心。
最後,海立股份的多元化發展,讓董明珠非常著迷。海立股股旗下有一家海立新能源的子公司,2017年上半年投資額為1億元,海立股份的持股比例為75%。主營新能源汽車製冷、制熱、冷凍、冷藏的技術開發,製造上述相關的環保型、節能型壓縮機及其電機、驅動控制裝置。董明珠覺得海立新能源,能夠幫助其完成新能源汽車開發之夢。
之前,董小姐本人曾佈局一汽夏利,就是要讓格力從家電行業轉型至新能源汽車業。因為新能源汽車是董明珠眼中的未來朝陽行業。而海立新能源帶來的技術和人才,能夠更好的幫助格力電器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快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