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夏雨風
-
2 # 二曲人
明成祖朱棣
先來算個賬:太子朱標死於洪武二十五年(公元1392年),朱元璋死於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其間六年,朱標晚死十年,應是公元1402年,也就是說,朱元璋死時,朱標還在,不出問題的話,可以再做四年皇帝。
然後,再談朱標的為人與威望。元至正二十四年(公元1364年),朱元璋為吳王,設定百官,立朱標為世子。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建立大明,立朱標為太子。朱標為人忠厚恭謹,在大儒宋廉的教導下,一腦子的儒家仁義道德,溫、良、恭、儉、讓思想,在將帥、大臣及兄弟親族中享有第二威望,朱標做皇帝,順理成章,內外鹹服,剌頭兄弟寧王、燕王,也不會鬧什麼麼娥子。
話又說回來,如果朱標做皇帝了,性格有變化,或以前一直是裝仁義,此後恢復本性,也要削藩,那麼,以朱棣的性格,也是有可能要造反的。然而,此造反雖彼造反,以朱標的人生履歷、社會經驗,斷不會給部下下達不要殺死朱棣的命令,可能懸賞朱棣人頭,動員天下清除之,有可能兵馬未動,朱棣人頭已到了南京。就是說,朱標在朱棣不會造反,就是造反,也不能成功。
題目給朱標續十年生存期限,也就說在公元1402年朱允炆仍然是要接班的,如果朱標在時,朝廷內外晏然的話,而朱允炆上臺後,仍然是齊泰、黃子澄主持朝政,方孝儒給皇帝出主意,則朱棣的造反還會來,而且仍然會靖難成功,只不過時間推後四年而已。數千年來,八卦算命盛行不衰,靠的就是推斷天下大勢。這種推斷,時有應驗,就是看準了勢,其勢已成,區域性改動是動不了大勢的。所以,朱標晚死十年,朱棣造反仍然有可能發生,並能成功
。
朱元璋是成功的,從奴隸到皇帝。朱元璋又是不幸的,太子死在了前頭,而列太孫是值得商榷的。
假如朱標多活十年,就是說太子繼位了,也許太子的仁慈和兄弟情深,也許朱標的排程有方和治國才幹,都可能讓燕王佩服得五體投地,一心一意鎮邊戍。
朱棣以打著"清君側"的旗號大軍南下,直逼京城。而朱標在,他熟悉政務,會相應處理好各兄弟王的關係。而太孫畢竟稚嫩些,在逐漸削去各叔父兵權的行動中,怡怡讓燕王毫髮未損,先是隱忍,後是怕朝不保夕,決然以"清君側"為名,公開攻打京都了。
最後,朱棣打贏了,皇帝下落不明,朱棣"清君側"變成了做君主。並遷都北京。而朱棣遷都,卻幫助北京成為了中國封建社會最後三朝連續一貫的大都(元明清),標誌著北京成為了世界第一京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