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哈哈哈蜜瓜

    我認為有兩種心理可能性,一是她不是內向而是謹慎,在微信沒有面對面交流中,他可以謹慎的思考做出回答進行優質的溝通,是聊天暢快。在現實與人面對面交流時,傾聽大於講述不一定就是內向的表現, 聽是資訊的獲取,如果多說會損害雙方的感情與利息,不如就少說。二是他的心理素質不好,在面對面交流時過於緊張,過於害羞,在眾多人面前,或是對方面前就會大腦一片空白。心裡有一個邁不出去的坎,不願意在自己認為不夠隱私的場合分享自己。

  • 2 # 紅人館柳岸

    1. 高敏感

    文章《為什麼有些人比大多數人更敏感?》裡提到:

    每一個高敏感的人都不同,有些人對聲音和色彩更敏感,也有一些人對氣味更敏感。在人際情境中,有些人對拒絕更敏感、有些人則對忽視或者批評更敏感。你需要了解那些最容易觸發自己的敏感的事物。這對於你而言通常不是一件難事,但更關鍵的是掌握應對這些事物對自己造成的刺激和影響。

    個人感覺,提問裡所說的這種人更多的是在人際交往中比較敏感。比如說,在現實中,你和這個人以及其他的人以及吃飯,然後你和其他人說話卻不理TA(不是故意的),但是TA就覺得你們不喜歡甚至厭惡TA。總之就是各種內心戲上演,最後就索性一個人待著或者少說話。而在微信中,TA看不到真人,可能還覺得舒服自在點,所以把現實中憋了一肚子的話可以說出來,而不會覺得會得罪他人還是怎麼的。

    2. 現實中壓力比較大

    每個人的壓力都很大。外向度高的,傾向於呼朋喚友,一起出去high來釋放壓力;而內向度高的,可能會習慣獨自承受。

    3. 陌生人面前比在熟人面前更自在

    也許是隨便選的陌生人,也許是透過某個群加的一個人等等原因。這個人和陌生人從熟悉到不熟悉其實用不了多久。在這個陌生人面前,TA不用小心翼翼,過於擔心自己說話不得體;也不用遮遮掩掩,大大方方的吐槽現實。在陌生微信友人面前,他們是一個熱情洋溢,喜歡分享,什麼都聊的起來的人。然而只有他們自己知道,他們只是需要去發洩,而並非去交新朋友。在這一過程中,他們覺得快樂和自信。而一旦回到現實,就直接變成了悶葫蘆。

  • 3 # 曉心理學者

    我可以說這就是悶騷嗎?

    其實這樣的心理行為有很大的原因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很大的關係。這個後面補充

    身邊太多這樣的例子了還有更多的其它心理表現:在網上聊天很快就會變熟,喜歡發各種搞怪的表情包,說話喜歡打擊別人,沒有惡意的那種。聊熟了之後,喜歡自戀,她最美,他很帥經常掛在嘴邊,不過僅限於在網上。

    一回到現實中,話會比較少,經常都是透過眼神交流。有時候一個簡單的眼神,他就表達了很多意思,內心戲很足,儘管我們可能沒想這麼多。現實生活中,他可能會看到和她網上聊的來的異性‍♀️‍♂️,突然和其他異性玩的好。就會吃醋。甚至開始懷疑他們在社交軟體上建立的關係。所以這種型別的人,有時會給人感覺情緒飄忽不定,但有時候又會很多忍讓。

    這種人的心理是一個矛盾體,和他的原生家庭有很多關係。這是缺乏安全感的表現,內心有很多活動,但是害怕暴露在大家視野中,給自己帶來不確定的傷害,所以透過網路的外衣去保護自己。這樣的人,原生家庭有個共同點,就是父母雙方的關係也是不穩定的,在孩子童年時期,對待同一件事的態度經常變化,試兒童內在活裡不敢表現出來,總是害怕被傷害。也導致長大後,內心喜歡在暗處表達自己,而對外則選擇默不作聲來保護自己。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一線城市生活無望,選擇回老家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