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國曆史上,有一本記錄了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的史書,就名曰《春秋》。這本由魯國完成的史書經孔子據其歷史作了修訂(一說是書本就出於孔子之手),成為中國首部編年體史書;故舊時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說。全書記錄了自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這一歷史時代因之稱為“春秋時代”。由於它的編年史特徵,後亦稱列國之史為“春秋”,成為編年史的通稱;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吳越春秋》、《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之類。春秋時代(前770~前476)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分晉這段歷史為界。經孔子修訂後的《春秋》成為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其最大特點是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幾乎每個句子都以一字一語暗含褒貶,寓以大義;故後世稱此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對《春秋》記述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之作都統稱為“傳”;其中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較為有影響。“春秋”一說自此也就愈發深入人心。
撇開歷史不說,從春夏秋冬四時來說,四時分陰陽,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陽始於春終於夏,陰始於秋終於冬;陽氣自古視為正氣上升,陰氣視為邪氣下沉;始為生,終為暮;自然取宜為正而生者,不宜邪而暮者,故言“春秋”,不言“夏冬”;就“春秋”而言,始於春,暮於秋,己有四時暗含之意,可謂是“春夏秋冬”四時之簡稱。
在中國曆史上,有一本記錄了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這段歷史的史書,就名曰《春秋》。這本由魯國完成的史書經孔子據其歷史作了修訂(一說是書本就出於孔子之手),成為中國首部編年體史書;故舊時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說。全書記錄了自魯隱公元年至魯哀公十四年止、共二百四十二年的歷史,這一歷史時代因之稱為“春秋時代”。由於它的編年史特徵,後亦稱列國之史為“春秋”,成為編年史的通稱;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吳越春秋》、《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之類。春秋時代(前770~前476)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分晉這段歷史為界。經孔子修訂後的《春秋》成為古代儒家典籍“六經”之一,其最大特點是記事的語言極為簡練,幾乎每個句子都以一字一語暗含褒貶,寓以大義;故後世稱此為“春秋筆法”、“微言大義”。後對《春秋》記述的歷史進行補充、解釋、闡發之作都統稱為“傳”;其中稱為“春秋三傳”的《左傳》《公羊傳》《穀梁傳》較為有影響。“春秋”一說自此也就愈發深入人心。
撇開歷史不說,從春夏秋冬四時來說,四時分陰陽,春夏為陽,秋冬為陰;陽始於春終於夏,陰始於秋終於冬;陽氣自古視為正氣上升,陰氣視為邪氣下沉;始為生,終為暮;自然取宜為正而生者,不宜邪而暮者,故言“春秋”,不言“夏冬”;就“春秋”而言,始於春,暮於秋,己有四時暗含之意,可謂是“春夏秋冬”四時之簡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