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山好水,才能孕育好產品
與義烏其他鎮街相比,這些年,大陳鎮生態環境保護成果顯著、區位優勢明顯:森林覆蓋率超75%,溼地保有量近100畝;八都-東塘飲用水源區作為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公佈的義烏境內唯一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承擔著義烏市區絕大部分的飲用水來源;工業企業較為單一,以襯衫產業為主,工業汙染小而可控;地處義烏“上風口”,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5%以上……
正是如此,道人峰綠茶在此生根發芽,躋身國家級生態示範園區;“少籽金義”獼猴桃在這裡改良成功,並一舉斬獲“世界園藝博覽會銅獎”;應季果蔬全年不間斷上市,征服了遠近村民的味蕾。
可以說,這是大陳鎮透過全方位生態環境治理攢在手上的“好牌”,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也給打好這副“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破傳統農業盲耕啞種、多小散弱的格局,必須打造品牌聯盟、抱團發展,讓大陳好產品產得出,更走得出。”2019年豐收節,在大陳鎮黨委政府的主導下,“大陳小集”應運而生。
僅1年多時間,“大陳小集”不僅成為了大陳豆製品、高粱酒等9個品類、25個品種農產品的展銷平臺,更成為村集體、農戶和農業企業抱團發展的典範,為當地農業增收超6000萬元。
採訪中,龔丁帥直言,國內熱門的未來生活網、河馬鮮生、中糧我買網等都是渠道品牌,這些品牌由於本質是一個電商購物渠道,背後有大量財力物力支援,使得這個渠道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品牌勢能都遠超某一單類農產品的品牌。
“大陳小集作為區域公共品牌,我們要靠的是產品優勢,只有過硬的產品質量,避免盲目地貼牌貼標,才能真正鞏固口碑,這一定是優先於打造渠道優勢的。”龔丁帥說,為此大陳鎮對每一件進入“大陳小集”的農產品都進行嚴格檢測,確保優質生態,並邀請專家組成服務隊,累計開展各類培訓10餘場,培訓500餘人次,建成農業“標準地”7220畝,形成了獼猴桃、大紅桃、黃精等13個特優品種。
在此基礎上,“大陳小集”透過上線淘寶店鋪、微信有贊商城、抖音店鋪等方式,拓寬大陳農產品銷售渠道,並以鎮政府掛帥,帶領農戶和農業企業組團參加森博會、年貨節等大型展會,疫情期間還邀請大陳鎮長做客直播間,短短2小時銷售額便突破80萬元,成為義烏電商助農的突出成果。
美食博主搶駐“大陳小集”
微信暱稱是“欣欣媽”的村民來自大陳鎮北金山村,業餘時間酷愛做點小吃,清明粿、麻餈都是她的招牌手藝,在朋友圈“曬”了之後越來越多人來“求食”,她也帶著一腔熱情推出了五彩麵條、米酪等更多美食。久而久之,她的手藝傳開後,給她帶去了穩定客源和可觀收入。
“還有酒店月薪8000來請我過去,但我更享受自己製作、與人分享的感覺。”但苦於一人制作、推廣、銷售,精力有限,“欣欣媽”只能在夢想與現實間徘徊。而大陳小集推出的特色農戶孵化計劃,對她來說頗有種“量身定做”的感覺。
“大陳除了果蔬、糧食品質好,還是義烏小吃最為集中的鄉鎮。義烏婦聯曾有統計,全市60%以上的‘舌尖巧娘’都在大陳。”龔苗英告訴記者,手藝好的“巧娘”們都可以個人加入大陳小集,鎮裡會協助審批相關經營證件、尋找合適生產場地、提供線上銷售渠道,“讓巧娘們只需要專心做小吃”。
距離義烏市區超30公里的大畈村,有一種名為“頭梗餅”的特色小吃隱藏於此,甚至連不少義烏本地人都未聽過,但美味卻讓人垂涎不止。如今,透過大陳小集的孵化計劃後,越來越多人接觸到這一深山裡的美食,該村製作“頭梗餅”的農戶從零星幾人達到了一個小群體,銷量更是翻了幾番。
櫻桃100元一大盒、桑葚45元一籃,禮盒裝的大紅桃10元/斤……有意思的是,大陳小集的各個平臺上,除了高品質農產品,還有兩個虛擬卡通IP——“陳陳”和“集集”,不斷分享著大陳深厚的人文底蘊、生動的發展故事及醉人的生態景象。
“在大陳,農產品不止是農產品,更是一種對外展示大陳農旅文化的媒介。”在大陳鎮黨委書記丁豔麗看來,國內消費者其實對農產品的品牌認知是比較弱,不像衣服、手機等會認牌子,因此不能盲目推出高溢價的產品,大陳小集展現的,更是大陳的好山好水好產品,帶來的其實是巨大的旅遊資源。
沿著這條思路,大陳小集上線後,該鎮透過舉辦白酒開撥節、南瓜節等一系列活動,讓農產品上線、吸引城裡人下田,截至今年一季度累計吸引遊客150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超1.5億元,真正實現農旅結合帶來的聯動發展,為產品提質、為體驗升級。
生態打基礎,抱團拓新路;農戶廣受益,遊人蜂擁至。如今,大陳小集的鮮活動力,不僅向世人展示著大陳“稻花香裡說豐年”的生動景象,更呈現出一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欣向榮,令傳統農業在青山不改中實現轉型,農旅文章在綠水長流中經久傳頌。
好山好水,才能孕育好產品
與義烏其他鎮街相比,這些年,大陳鎮生態環境保護成果顯著、區位優勢明顯:森林覆蓋率超75%,溼地保有量近100畝;八都-東塘飲用水源區作為省水利廳、省生態環境廳公佈的義烏境內唯一縣級飲用水水源地,承擔著義烏市區絕大部分的飲用水來源;工業企業較為單一,以襯衫產業為主,工業汙染小而可控;地處義烏“上風口”,全年空氣質量優良率95%以上……
正是如此,道人峰綠茶在此生根發芽,躋身國家級生態示範園區;“少籽金義”獼猴桃在這裡改良成功,並一舉斬獲“世界園藝博覽會銅獎”;應季果蔬全年不間斷上市,征服了遠近村民的味蕾。
大陳獼猴桃產業基地可以說,這是大陳鎮透過全方位生態環境治理攢在手上的“好牌”,但新時代鄉村振興的背景下,也給打好這副“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打破傳統農業盲耕啞種、多小散弱的格局,必須打造品牌聯盟、抱團發展,讓大陳好產品產得出,更走得出。”2019年豐收節,在大陳鎮黨委政府的主導下,“大陳小集”應運而生。
僅1年多時間,“大陳小集”不僅成為了大陳豆製品、高粱酒等9個品類、25個品種農產品的展銷平臺,更成為村集體、農戶和農業企業抱團發展的典範,為當地農業增收超6000萬元。
採訪中,龔丁帥直言,國內熱門的未來生活網、河馬鮮生、中糧我買網等都是渠道品牌,這些品牌由於本質是一個電商購物渠道,背後有大量財力物力支援,使得這個渠道無論是品牌知名度,還是品牌勢能都遠超某一單類農產品的品牌。
“大陳小集作為區域公共品牌,我們要靠的是產品優勢,只有過硬的產品質量,避免盲目地貼牌貼標,才能真正鞏固口碑,這一定是優先於打造渠道優勢的。”龔丁帥說,為此大陳鎮對每一件進入“大陳小集”的農產品都進行嚴格檢測,確保優質生態,並邀請專家組成服務隊,累計開展各類培訓10餘場,培訓500餘人次,建成農業“標準地”7220畝,形成了獼猴桃、大紅桃、黃精等13個特優品種。
大陳鎮鎮長蔣俊做客大陳小集直播間在此基礎上,“大陳小集”透過上線淘寶店鋪、微信有贊商城、抖音店鋪等方式,拓寬大陳農產品銷售渠道,並以鎮政府掛帥,帶領農戶和農業企業組團參加森博會、年貨節等大型展會,疫情期間還邀請大陳鎮長做客直播間,短短2小時銷售額便突破80萬元,成為義烏電商助農的突出成果。
美食博主搶駐“大陳小集”
微信暱稱是“欣欣媽”的村民來自大陳鎮北金山村,業餘時間酷愛做點小吃,清明粿、麻餈都是她的招牌手藝,在朋友圈“曬”了之後越來越多人來“求食”,她也帶著一腔熱情推出了五彩麵條、米酪等更多美食。久而久之,她的手藝傳開後,給她帶去了穩定客源和可觀收入。
“還有酒店月薪8000來請我過去,但我更享受自己製作、與人分享的感覺。”但苦於一人制作、推廣、銷售,精力有限,“欣欣媽”只能在夢想與現實間徘徊。而大陳小集推出的特色農戶孵化計劃,對她來說頗有種“量身定做”的感覺。
“大陳除了果蔬、糧食品質好,還是義烏小吃最為集中的鄉鎮。義烏婦聯曾有統計,全市60%以上的‘舌尖巧娘’都在大陳。”龔苗英告訴記者,手藝好的“巧娘”們都可以個人加入大陳小集,鎮裡會協助審批相關經營證件、尋找合適生產場地、提供線上銷售渠道,“讓巧娘們只需要專心做小吃”。
距離義烏市區超30公里的大畈村,有一種名為“頭梗餅”的特色小吃隱藏於此,甚至連不少義烏本地人都未聽過,但美味卻讓人垂涎不止。如今,透過大陳小集的孵化計劃後,越來越多人接觸到這一深山裡的美食,該村製作“頭梗餅”的農戶從零星幾人達到了一個小群體,銷量更是翻了幾番。
讓農產品不止是農產品櫻桃100元一大盒、桑葚45元一籃,禮盒裝的大紅桃10元/斤……有意思的是,大陳小集的各個平臺上,除了高品質農產品,還有兩個虛擬卡通IP——“陳陳”和“集集”,不斷分享著大陳深厚的人文底蘊、生動的發展故事及醉人的生態景象。
大陳小集卡通IP——陳陳和集集“在大陳,農產品不止是農產品,更是一種對外展示大陳農旅文化的媒介。”在大陳鎮黨委書記丁豔麗看來,國內消費者其實對農產品的品牌認知是比較弱,不像衣服、手機等會認牌子,因此不能盲目推出高溢價的產品,大陳小集展現的,更是大陳的好山好水好產品,帶來的其實是巨大的旅遊資源。
沿著這條思路,大陳小集上線後,該鎮透過舉辦白酒開撥節、南瓜節等一系列活動,讓農產品上線、吸引城裡人下田,截至今年一季度累計吸引遊客150萬人次,帶動旅遊收入超1.5億元,真正實現農旅結合帶來的聯動發展,為產品提質、為體驗升級。
生態打基礎,抱團拓新路;農戶廣受益,遊人蜂擁至。如今,大陳小集的鮮活動力,不僅向世人展示著大陳“稻花香裡說豐年”的生動景象,更呈現出一派“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欣欣向榮,令傳統農業在青山不改中實現轉型,農旅文章在綠水長流中經久傳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