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苦口清茶
-
2 # 刁博
坐月子是一種風俗文化。十里一風,百里一俗,歐美的風俗不同於中國肯定很正常啊。
有些人對歐美人不坐月子表示詫異,那是因為覺得自己的坐月子是科學。其實恰好相反,坐月子是一種陋習,是一種迷信。
-
3 # 80八零後小白
關於這個問題,我也有一些看法!在這裡說說,有不同意見的朋友可以一起來探討一下!
其實國內一樣有不坐月子的(發生在身邊的真例項子,放在最後說),國外也不一定就肯定沒有產後修養!
我認為這裡面有幾個方面的原因!
首先,體質上的差異!這一點不用懷疑!畢竟亞洲女性,對比歐美女性來說,身材是相對比較嬌小的!
有這麼一句俗語,大屁股的女人好生養!這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假設嬰兒出生重都是6斤(三公斤),亞洲女性骨架相對歐美女性而言,不管是骨架,還是骨盆口都比較小。同樣大小的嬰兒,透過骨盆口的難度的時候,自然是寬大的更加容易。
生產難度大,身體消耗也就大,自然需要更多時間來修養身體!
第二個,嬰兒本身差異,記得曾看過一些資料(歐美嬰兒發育度不如東亞,也就是出生體重比較小),歐美嬰兒出生重相對於東亞嬰兒,都比較小,大個子生小嬰兒,小個子生相對較大的嬰兒,也是造成產後身體虛弱度不同的原因!
第三個,習慣和理念不同!華人都受到傳統醫院的影響,認為生孩子是很消耗氣血的,生產過後,要調養一段時間,以求補充身體消耗的氣血!歐美的醫學知識,讓她們覺得,生完孩子,就沒有什麼事了,身體不舒服,那也是哪裡不舒服,就治哪裡!
第四個,咱們現在都很重視懷孕這件事,一旦懷孕,就各種補,最後造成巨嬰!只能剖腹產,這一點上,全世界的女性都是一樣的,只要是剖腹產,都會修養一段時間,只是國外叫術後恢復,國內依然叫坐月子!
說說發生在我身邊的一個事,我的老家原來有好幾家紅磚廠,裡面有很多外地人打工,其中一個女工懷孕期間一直都在幹活,直到生孩子的前一天,然後,生完孩子的第二天,就扎個頭巾,上班去了,把她老闆嚇壞了,追到磚坯場,讓她回去休息,她不去,最後老闆說,你回去休息一個月,這個月工資照開。她才回去!
所以說,國內女人,其實也沒那麼脆弱,坐月子更多的時候就是一個習慣!
最後再說幾句,其實國內生孩子,也不一定是都要坐月子!只是每個人的體質不同而已!
-
4 # 咖啡年華19
不是不做月子,只是說法不一樣,歐美人有產後恢復期,這個時間孩子爸爸、社群、醫生都會給予新媽媽幫助讓她獲得充足睡眠,為什麼沒有我們認為的做月子呢?躺著不下地、不吹風、不吃鹽等等。總結幾個大原因如下:
1飲食習慣,生完孩子需要補充大量蛋白質恢復,歐美人牛奶、牛排、黃油、蛋糕飲食習慣會讓他們蛋白質充足,看華人做月子,小米粥,湯
2環境,中國做月子是世世代代總結經驗傳下來的,以前窗戶都不嚴實漏風,保暖不好,才會有不下地不了風的習俗,看歐美人幾乎家家暖氣都有
3社會環境,歐美的超市有很多半成品,會讓新手媽媽減少大部分的家務,做飯用半成品加熱下就好,家庭一般都有洗衣機烘乾機,要不然附近有洗衣房,奶粉也便宜,各種有利於生活便利的物價便宜,加上政府補貼,養孩子很簡單
回覆列表
外華人是一般不坐月子的,但也不會有月子病。因為體質不一樣,地域不一樣,習俗也不同,他們很注意產後的修復或者是營養,有專門的人來照顧寶寶,如果住在國外可以按照我們的習俗來做月子,要注意產後的營養。我們中國女人坐月子,就是老老實實躺床上而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