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調心為上

    個人認為,作為子女為報答父母即便做牛馬也報答不盡,唯有努力實現三種境界。

    第一種境界是養父母之身。即在物質生活上供養父母,滿足他們衣食住行等方面的需要。包括給父母買衣服、買營養品、買禮物,給父母錢花,給父母洗腳等。

    第二種境界是養父母之心。就是在精神生活上順從父母的意志。常給父母打電話問候,不讓他們擔心。不和他們頂嘴,惹他們生氣,努力讓他們在精神上保持順心。  

    第三種境界是養父母之志。就是讓父母有事做,這也是孝順父母的最高境界。包括培養父母的志趣,陶冶他們的情操,比如讀書、練字、下棋等;幫助父母實現他們的願望,完成他們的夢想,讓他們老有所依,臨終安然無掛礙!要知道“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孝而親不待”,希望我們行孝要及時。

  • 2 # Makun馬上贏

    孝敬父母從點點滴滴做起,父母年紀大了,不奢望孩子們有什麼太大的建樹,總是希望孩子們能夠健健康康平平安安的,家庭和睦幸福快樂,這些都是父母們希望看到的,常回家看看,常打電話問候,讓父母們放心!

  • 3 # 谷翁敘事

    昨天出門辦事,路經公交車站,看見一位老人,下車時踩空跌倒,身邊幾個人同時跑過去,扶他起來。我問他高壽了?他讓我猜,我說有70多了?他苦笑地說,今年正好86歲,1936年出生的。真看不出來,他與實際年齡至少要年輕十年,而且他很健談。

    他說去醫院拿藥,心臟不好,一個人獨居13年了。兒子也退休了,中風在床。孫子是中學班主任,不能請假。他說孫子照顧自己的父親就夠嗆,我不能再添亂了。我靜靜地聽著老人平靜無怨地訴說,心裡很難過:老人太需要子女陪伴了。

    最近在網上看到一個計算公式:父母與子女生活在國內的不同城市,一年之中只有春節7天假期,回家與父母相聚,就算一天不出門,與父母相處最多不過11個小時。

    按照父母現在60歲,活到80歲,兒女陪伴父母的時間,只有1540個小時,大約是64天,9個星期,2個月而已。

    看看這組數字,不禁讓人毛骨悚然,惶惶不安。這是在國內的子女,算算在國外的子女與父母相處時間的數字,更讓人感到悲哀無助!

    年輕的子女們,在國內國外每天都為生活打拼著,回到家能安穩地坐下來,不接打手機電話,靜下心來,心無旁騖地陪伴父母說說話,聊聊天,機會很少,早已成了老人的奢望。

    孟子說:“大孝終身慕父母,唯孝順父母可以解憂。”當你發現父母已步履蹣跚,耳聾眼花的時候,老人的去日已經不多了。對父母孝順,不是簡單地奉養,不是凍不著餓不著。最不能接受的是,一家幾個子女,像傳鼓擊花一樣,讓老人輪流到每個子女家裡住一段時間。

    老人剛剛適應新環境,又要搬家,過著吉普賽民族那樣不定居生活,像老式火車站的寄存處被小件寄存。老人感覺不到安穩安定安全安心,每天惶恐不安,噩夢不斷。

    這無疑對老人敏感的心靈造成重大傷害,對老人健康長壽百害無一利。每年都有這樣惴惴不安的老人,自認為是累贅是包袱,想不開自盡身亡。真正的孝順,需要長久在父母身邊陪伴。現在有幾個子女能做到呢?

    你陪我長大,我伴你到老。一句簡單的說辭,如同珠穆朗瑪峰一樣難以攀登跨越。

    父母是陪子女長大了,很多父母為了孩子辭職捨棄工作,去國內國外陪讀。鋼琴家朗朗的父親,有一份不錯的工作,為了兒子的前程,年輕時就辭職,全天候陪同兒子在國內外讀書學琴。

    當時看不到前程,孤注一擲,受盡無數的白眼和懷疑的目光。最後朗朗有幸成材了,他父親的付出得到了承認與讚揚。你知道還有多少與郎朗父親相比,有過之無不及的父母嗎?

    因為各種因素的影響,他們的孩子未必能獲得成功,他們陪伴所付出的心血很可能付之東流,失落的子女,也未必能感恩父母的付出。

    離家千里萬里,鞭長莫及的子女和孫輩們,要自覺抽出時間,定期給年邁的老人打電話,上影片,體貼關懷,噓寒問暖,心靈和情感的陪伴也很重要。

    孝順父母,是一個人最好的德行。對父母最直接的回報,就是能陪伴在父母身邊,讓老人生活在自己的視線裡,過一個幸福的晚年。

    假如父母長眠時你能在病榻前盡孝,那是你人生最大的功德圓滿,也是對父母最深情最極致的報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和男友快結婚了,還沒過門,男友父母找我借錢還貸款,我該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