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的搞丸
-
2 # 愛生活的糖果
首先題主問的是中國的近三十零差評電影,中國電影還在起步階段與國外電影還是有一定差距,但不是沒有好看電影《十二公民》
改編自1957年的美國影片《十二怒漢》,是由北京聚本傳媒出品,由徐昂執導,何冰、韓童生、錢波、趙春羊聯袂主演的犯罪懸疑片。
該片講述了當代中國一個由富二代“殺人案”引發了最為激烈的法庭智斗的故事,隨著審判的進行,疑點出現,每個人背後的故事也浮出水面。最後真兇是誰,相信每位觀眾都有自己的答案,十二個人,有十二種偏見。很不錯的電影。
-
3 # 石小星
個人覺得紅海行動是最完美的一部電影
《紅海行動》是一部由林超賢執導,張譯、黃景瑜、海清等主演的動作片,於2018年2月16日在中國大陸上映。 該片主要講述了中國海軍“蛟龍突擊隊”8人小組奉命執行撤僑任務,突擊隊兵分兩路進行救援,但不幸遭到伏擊,人員傷亡;同時在粉碎叛軍武裝首領的驚天陰謀中慘勝的故事。 2018年10月26日,榮獲2018美國亞洲影視節金橡樹獎最佳電影獎。11月10日,獲第34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故事片獎。11月21日,獲中國文娛指數盛典2018年度最佳電影宣發營銷熱度獎。12月8日,獲得第十七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故事片獎。12月16日,杜江憑藉該片獲第一屆海南島國際電影節年度最佳男配角獎。12月30日,該片入圍中國電影評論學會2018十大中中國產影片第2名。2019年1月11日,該片獲得2018微博之夜微博年度電影。1月14日,林超賢憑該片獲得第25屆香港電影評論學會大獎最佳導演提名。2月12日,該片獲得第3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提名。6月12日,蔣璐霞憑該片獲得第25屆華鼎獎中國電影最佳新銳演員獎
-
4 # 村頭的玉米哥
要說最近三十年有哪些零差評的電影,零差評的可能沒有,一步電影總會有人看的出它的好壞。
但是有部片子它獲得了極大地誇讚,他就是(我不是藥神)
徐崢憑藉該片獲得最佳青年男主角,王傳君獲得最佳男配角,徐崢憑藉該片獲得金馬獎影帝。
有人可能就要說了,這部片怎麼會成功,我認為是以下幾點:
1.
“世界上只有一種病,就是窮病。”
這的確是一部完成度很高的電影。幾個細節說明《我不是藥神》的用心。
比如:為了體現徐崢飾演的“藥神”程勇如何深得病友之心,導演安排了一個病友送別程勇時,全體自覺摘下口罩的鏡頭。呼應電影前半段,程勇讓病友脫下口罩時,譚卓飾演的思慧提醒,他們只有在無菌環境才能脫。
又如:幾個關於章宇飾演的“黃毛”彭浩的情節。“黃毛”想開程勇的車,程勇不給,他說:“開一下又不會死。”後來“黃毛”見警察來到,自己駕車,吸引警察視線,助程勇逃離,“黃毛”因此車禍而死。生前,“黃毛”曾經學狗叫嚇程勇,死後,程勇去到他住的地方,只有一隻狗孤獨地看著程勇。
《我不是藥神》是一部節奏感很好的電影,全程下來,廢鏡頭很少,少數幾個廢鏡頭,還可能是政治上的任務。人物的背景,電影開場幾分鐘就交代明白了,比如程勇,賣神油,窮底層,離婚,有時暴脾氣,愛孩子,家裡有個老人重病,在印度有渠道,開場幾個鏡頭,就把他的背景、走私印度高仿藥的動機講明白了。
又比如週一圍查案的過程,電影的跳接也十分出色,該省略的省略,該突出的突出。這個時機點很關鍵,因為坦白講,藥神的懸念部分都經不起鋪墊太深,程勇做這比買賣,後面會如何,觀眾心裡有數,這時候就看你如何透過人物的表演、故事的剪輯等抓住觀眾,不能一直太緊,否則密度太滿,也不能鋪得過多,否則容易鬆弛。
所以電影安排了幾個小高潮——程勇決定賣藥、程勇擔心坐牢,停止賣藥,小團隊散夥、呂受益病危,程勇二度賣藥、呂受益死、小黃毛死、程勇被抓……這些小高潮之間,又有不少黑色幽默或黃段子,給觀眾緩衝空間。題材沉重的電影,不宜用更沉重的方式表達。“卻道天涼好個秋”,這是成熟的表達方式。
所以,電影幾個很沉重的地方,文牧野導演都用凌厲簡潔的方式處理,一句沒了,勝過鬼哭狼嚎。呂受益離開的那場戲,更見導演和剪輯功力。一般導演拍,可能要配上煽情音樂,安排程勇目睹呂受益的死亡,恨不能讓程勇的眼淚溢位螢幕。但文牧野沒有,他索性安排程勇見不到呂受益最後一面,也不直接呈現王的死亡,只是鏡頭1(呂受益化療後頭發稀少)、鏡頭2(見到熟睡的妻兒)、鏡頭3(切到程勇在印度買藥出來,遇到的溼婆神和迦梨女神的儀式,前者是毀滅之神,後者是黑暗之神,再在印度,毀滅之神也有再生之意,黑暗之神也有生命起源的闡釋,這段很有宗教感的情節,直接寓言了程勇的命運(違法救人),也暗示了他未來的抉擇。
同時,將此與呂受益的離開結合來看,更是別有一番滋味。多少事後酸楚,源於一剎錯過。同理是黃毛的死亡,上一刻還有說有笑,下一刻人怎麼就沒了?這比事先知道的死亡更折磨人。
2.
呂受益很可能是自己尋死的,他滿懷深情地看著妻兒,自知自己的重病,已經拖累他們太久。他用“毀滅”,換妻子經濟上的解脫,是為一種重生。在此,的確要給王傳君的表演獻上掌聲,一個有一絲怯弱和市民氣的上海男人、一個飽受折磨的白血病人,雙重身份都被他演繹地惟妙惟肖,尤其是呂受益與徐崢吃散夥飯的那場戲,他的分寸感很穩。
這部電影很大程度上依靠演員的表演撐起來,徐崢、王傳君、章宇、譚卓、楊新鳴等人,都在水準之上。當然,好演員與好角色相輔相成,他們的出色與角色型別合拍也有關係,徐崢演的是他最擅長的一類角色,有股打破規矩的“混”,有中年男人的計較,也有時不時抖露的詼諧。他在電影中動作戲很多,與之相對,譚卓和章宇相對是“靜”的,但他們的沉默中有力量,尤其是章宇,他飾演的“黃毛”臺詞不多,但自有一種底層孤兒的力量。他的眼神,恰如陀思妥耶夫斯基所描繪:“窮人總是用另一種眼神看世界,用惶惑不安的眼睛在內心向四周張望。”
相比之下,以週一圍為代表的警察,受限於角色,只能中規中矩。但週一圍在有限的空間裡,也有自己對細節的敏感。比如:在面對病友時,他這個煙癮者,在不被人注意的狀態下熄滅了菸頭。在面對上司的憤怒時,他的一個側身讓路,也道出了一個警察內心的無奈。
3.
華人活得苦,事關醫藥治病,更是如此。所以當一位老人說:“我吃了三年的藥,吃掉了房子,吃垮了家人。可我還是想活。誰家還沒個病人了?”許多觀眾因此淚目,就連週一圍飾演的警察,也因此動容。法與情的矛盾,就此橫亙於每一個人心中,他的上司說“法大於情”,他也知道這樣那樣的難處,但他心中的良知,終究讓他放棄追查。這是一種消極的正義。
《我不是藥神》本可能在法與情矛盾的路上挖得更深,可惜,劇組最終沒有繼續深究,而是以一個“國家隊救場”式的主旋律結局,消解了複雜的矛盾。本片被譽為媲美南韓“改變國家的電影”。
-
5 # 三四五影視
基本沒有零差評電影,每個人的鑑賞能力、喜好都不一樣,就像一道菜不可能滿足所有人的口味一樣。
個人認為《我不是藥神》是近乎零差評電影。
《我不是藥神》由由文牧野執導,甯浩、徐崢共同監製的劇情片,徐崢、週一圍、王傳君、譚卓、章宇、楊新鳴等主演 。改編自印度抗癌藥“代購第一人”的真實事件,講述了神油店老闆程勇從一個交不起房租的男性保健品商販,一躍成為印度仿製藥“格列寧”獨家代理商的故事 。
該片於2018年7月5日在中國上映。
有這樣一部現實主義批判題材的優秀電影,是中國電影的一大進步,為以後更多的優秀電影打開了一扇無限可能的大門。鏡頭無限拉近他們的生活。骨肉如柴、喜歡給大家橘子的老呂,平日裡幾乎不說話但是一說話就擲地有聲的黃毛、喜歡彪兩句英文的牧師、為給女兒治病無奈去夜總會的單親媽媽,透過這一個個真實鮮活的小人物,高度還原了病患們真實、無助、任人宰割的形象。
這不僅僅是一部電影,更向觀眾表現了各種社會現實和存在的問題。幾萬塊的救命藥有昂貴的研發成本,普通的家庭甚至是賣房賣車也消費不起,這看似無解的問題被擺上檯面,問題被發現再等待解決,這也是電影藝術角度之外令我們為之期待的。
-
6 # 我也不知道za弄了
近乎無差評,可能就是商業藝術兼得的《霸王別姬》了吧。
當年金球獎最佳外語片,戛納金棕櫚獎,《時代週刊》百大最佳影片。
張國榮人生最佳演技,一個“人戲不分”的優伶如何走向巔峰,又如何在時代大潮沖刷之下,傷的千瘡百孔。
真正的“不瘋魔,不成活”
-
7 # 茶飯娛樂
第一,我覺得這個問題應該是階段性的解讀。文化在變動,歷史在發展,電影也在進步。一部好的電影確實可以影響一個階段,但這個階段很難被保持30年。就比如80年代被廣泛認可的收視神話《西遊記》,這不是電影咱們就做個比方,在當時環境來看讓人驚歎不已,回味無窮,歎為觀止,在當時被稱為零差評也不為過。不過拿到十五年後也是褒貶不一,到了現在,經典依舊是經典,不過議論也不少。
第二,時代成就傳奇。咱就拿2017年的《戰狼》來說,影片本身如何咱們先不評論,在中國影史上票房第一,第一部超過50億的電影。如果說從商業價值來說,這部電影是零差評。可是電影本身真的有那麼突出麼,在豆瓣評分只有7.1分。之所以擁有這麼高的票房,是因為當時中國的國情。2017年中印衝突大家一搜便知。
第三,燕瘦環肥,眾口難調。《哪吒》火了,作為中中國產動畫片,2018年宛如黑馬橫空,110分鐘的片長也開創了一個先河,很多人在影院感動至留下了眼淚,票房成影史第二,成了有一個神話。可這部電影是零差評麼?也不是,小朋友們都很喜歡了,可有些大朋友不喜歡,當然,我不是影黑,我們也不需要迎合所有人的胃口。可標題是有沒有“零差評”的電影,這個真的太難了。做一部好的電影,真的太難了。
-
8 # 光影剪刀手2019
電影是一項眾口難調的藝術,每個人的生活環境、認知水平不同,對看到的情節就有不同的理解,這很正常。零差評太難了,比如昆汀的電影,喜歡的人很喜歡,不喜歡的則覺得太暴力、太做作。
回覆列表
有一部電影。小眾。而且算是沒什麼投資,所以差評很少很少就算有差評也只是無關緊要個人的問題。電影叫做叫做 《我們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