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蜀中全哥

    戲劇裡,白綾一般是送給官員夫人,給官員的一般是一壺鴆酒。

    正史上一般沒有這麼玩的,大多是恩准其告老回鄉,由地方官解決,所以有“破家的太守,滅門的縣令”。

    聖旨一般是黃色。

  • 2 # 純鈞RHGL

    古代聖旨本就可以用白綾作為材料,但至少是成品,不能只有一張白綾子。以白綾寫聖旨屬於很正常的情況。

    規格再低的聖旨也要經過裝裱。完全沒經過裱褙的聖旨除非是批示,否則是不存在的。

    針對低階官員的聖旨可以用白綾,但那種情況並不多見。一般來講還是用黃紙,比如清代是用是將紙放入黃檗汁浸染至滅白為止,所以聖旨又稱“詔黃”。純白色的聖旨大都是普通公文,大多不針對個人。

    聖旨其實有很多種類,基本分為制、詔、誥、敕、旨、冊、諭、令、檄。用白綾所寫的,一般是針對五品以下官員的冊、諭、令。

    冊。

    即冊書,主要分兩種,封冊和黜冊。封冊不會用白綾,畢竟要圖個吉利。黜冊用白綾,基本是針對從四品以下的官員,作用簡單說就是罷官通知。

    以清代為例,這種白綾黜書,實際上只針對五個職位,分別是文職外官的知府、武職外官的宣撫使,以及入旗的包衣副護軍參領、包衣副驍騎參領、包衣佐領。

    諭。

    沒什麼特殊的,只不過是簡單的指示性公文。目前,中國歷史博物館就有各朝代的上諭原件大概兩萬多件,都是白色的,但都是白擢紙以楷體書寫。用綾子的都屬於抄錄件,是由上級衙門往下級衙門傳閱,不是針對個人的。

    為什麼要用抄錄件?因為原件上可能有皇帝的硃批,這個東西就不能隨便傳到底層衙門了。下級衙門只配看抄錄件。

    令。

    令與諭的不同,在於令是更詳細的指派。諭只是在方向性上做指示,令就可以具體到某事。

    此外還有檄。其實檄也可以用白綾來寫。古代緊急公文統稱“檄”,只不過檄不僅僅是白綾所寫,還要配飾羽毛,以示緊急。

    聖旨以白綾發,也不代表死亡。但如果不裱褙,並且什麼字都不寫,那的確只有賜死才會見到。只不過,賜死不會只有白綾。

    古代皇帝准許死刑罪臣留全屍,可以賜綾,但不能只有綾,一般同時包括毒酒和一把匕首,三樣,由罪臣自己選。

    聖旨是所有種類詔書的統稱,不止有黃的白的,也有石頭的金屬的。

    換了材料的,基本都是檔次更高的了,不用布帛紙張,最著名的就是石頭的和金屬的,叫“制”。

    石頭的,就是石碑。把聖旨刻在石碑上,這也很常見,古代帝王要去泰山祭天,祭一次就刻一筒碑,然後等下一個政權把它滅了,再到泰山祭天,把前朝的石碑一砸。

    金屬的,主要就是鍾,這也不少見。大部分鐘制也都是祭天祭地祭祖罪己那一套,比如元代時在薊州,也就是今天天津市的薊縣北少林寺,為當時的總僧統雪庭福裕築過一口,“雪庭福裕救天下”嘛,文革的時候被砸了,現在只有碎塊了;再就是河南嵩山少林寺,裡邊有一口1336年所鑄造的大鐵鐘,那個也是以聖旨築的。與一般聖旨相比只是形式不同。

  • 3 # 聰明如夢如幻

    白綾是一種布料,是古代君王賜與罪臣自裁用的道具,三尺指長度,其實不一定是正好三尺,只要夠上吊用就都可以叫“白綾三尺”。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的假仁假義間接害死了多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