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曉旭,1990年6月5日出生於遼寧葫蘆島市,2002年1月,由時任少年隊教練崔萬軍慧眼識珠,從葫蘆島選拔到遼寧少年隊,一年後,李曉旭進入了遼寧青年隊,2005年遼寧男籃一線隊青黃不接,急需更新換代,他由此升入入遼寧男籃一線隊,身披22號戰袍,以令人吃驚的15歲年紀,開啟了CBA職業生涯。
李曉旭身高2.08米,司職大前鋒,在CBA籃板優勢明顯,防守範圍大,機動性強,號稱中中國產“魔獸”。由於在家排行第二,遼寧隊內暱稱為“小二”。
在2005年進入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賽季,便在當年11月21日遼寧盼盼客場以96-78戰勝陝西東盛男籃俱樂部的比賽中,代表遼寧盼盼替補出戰12分鐘,得到10分、4個籃板、1次蓋帽和1次助攻,15歲出色的實現了個人CBA生涯首秀。
李曉旭出道以來,就以籃板見長,其敏銳的籃板感覺,以CBA版中中國產“魔獸”而著稱。2013年1月30日,在遼寧客場98比83大勝東莞的比賽中,李曉旭拿下了6分19個籃板,其中有9個前場籃板,這讓他的個人前場籃板總數達到1000個,在CBA歷史前場籃板榜上位居第三。在CBA18年曆史榜單中,能搶到1000個前場籃板的只有三個人,唐正東,奧盧米德·奧德傑和遼寧的李曉旭。
李曉旭於2007年4月入選了尤納斯帶領的國家隊,開啟了長達7年的國家隊之旅。他參加國家隊的首次大賽是2007年斯坦科維奇盃,代表中國隊出場2場,場均僅得到1分。這個得分與他在俱樂部的首場比賽表現有天壤之別。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與國家隊的同位置隊員競爭中不佔優勢。李曉旭進入國家隊的時候,國家隊三大中鋒:姚明、王治郅、易建聯如日中天,通常是王治郅和易建聯輪番出現在大前鋒位置上,李曉旭從年齡、閱歷、競技狀態等各個方面都難以撼動“移動長城”的統治地位。後期,在與“鬥牛犬”丁錦輝的競爭中,也由於傷病和自身特點的原因不佔優勢。
第二,李曉旭個人優勢在國際比賽賽中受到抑制。李曉旭的主要優勢是籃板和運動能力,但是在國際比賽中,李曉旭2.04米的身高和並不強壯的身體在和歐美隊員比賽中佔不到優勢,功能屬性大大降低。
第三,由於李曉旭進入一線隊太小,其各項基本功不紮實,的個人進攻手段不突出。由於他15歲早早進入CBA一線隊,缺乏基本功的訓練,他的進攻手段並不豐富,在國際比賽中進攻威脅較小。李曉旭在CBA早年以二次籃板得分及快攻見長,之後開發出三分線往裡一步的長兩分。但是在國際比賽中,由於出場時間的限制以及比較高強度的攻防節奏,李曉旭的長兩分命中率不高,而丁錦輝卻憑藉著一手時有時無的三分球佔得先機。在職業生涯中後期,由於小球戰術地位興起,李曉旭也開發了三分球,但是在國際大賽上依然準星不高。
另外,隨著年紀的增長,曾經的48分鐘先生,也飽受傷病困擾,逐漸推出國家隊舞臺。本賽季,李曉旭大傷歸來,他在籃板球和內線防守上對於遼寧隊的幫助依然很大,與付豪、張鎮麟、吳昌澤等年輕球員相比,其出色的防守意識和老道的比賽經驗還是不可或缺的。從當年的“小二”到今日的“二哥”,屬於李曉旭的CBA傳奇仍在上演。
李曉旭,1990年6月5日出生於遼寧葫蘆島市,2002年1月,由時任少年隊教練崔萬軍慧眼識珠,從葫蘆島選拔到遼寧少年隊,一年後,李曉旭進入了遼寧青年隊,2005年遼寧男籃一線隊青黃不接,急需更新換代,他由此升入入遼寧男籃一線隊,身披22號戰袍,以令人吃驚的15歲年紀,開啟了CBA職業生涯。
李曉旭身高2.08米,司職大前鋒,在CBA籃板優勢明顯,防守範圍大,機動性強,號稱中中國產“魔獸”。由於在家排行第二,遼寧隊內暱稱為“小二”。
在2005年進入職業生涯的第一個賽季,便在當年11月21日遼寧盼盼客場以96-78戰勝陝西東盛男籃俱樂部的比賽中,代表遼寧盼盼替補出戰12分鐘,得到10分、4個籃板、1次蓋帽和1次助攻,15歲出色的實現了個人CBA生涯首秀。
李曉旭出道以來,就以籃板見長,其敏銳的籃板感覺,以CBA版中中國產“魔獸”而著稱。2013年1月30日,在遼寧客場98比83大勝東莞的比賽中,李曉旭拿下了6分19個籃板,其中有9個前場籃板,這讓他的個人前場籃板總數達到1000個,在CBA歷史前場籃板榜上位居第三。在CBA18年曆史榜單中,能搶到1000個前場籃板的只有三個人,唐正東,奧盧米德·奧德傑和遼寧的李曉旭。
李曉旭於2007年4月入選了尤納斯帶領的國家隊,開啟了長達7年的國家隊之旅。他參加國家隊的首次大賽是2007年斯坦科維奇盃,代表中國隊出場2場,場均僅得到1分。這個得分與他在俱樂部的首場比賽表現有天壤之別。主要原因如下:
第一,與國家隊的同位置隊員競爭中不佔優勢。李曉旭進入國家隊的時候,國家隊三大中鋒:姚明、王治郅、易建聯如日中天,通常是王治郅和易建聯輪番出現在大前鋒位置上,李曉旭從年齡、閱歷、競技狀態等各個方面都難以撼動“移動長城”的統治地位。後期,在與“鬥牛犬”丁錦輝的競爭中,也由於傷病和自身特點的原因不佔優勢。
第二,李曉旭個人優勢在國際比賽賽中受到抑制。李曉旭的主要優勢是籃板和運動能力,但是在國際比賽中,李曉旭2.04米的身高和並不強壯的身體在和歐美隊員比賽中佔不到優勢,功能屬性大大降低。
第三,由於李曉旭進入一線隊太小,其各項基本功不紮實,的個人進攻手段不突出。由於他15歲早早進入CBA一線隊,缺乏基本功的訓練,他的進攻手段並不豐富,在國際比賽中進攻威脅較小。李曉旭在CBA早年以二次籃板得分及快攻見長,之後開發出三分線往裡一步的長兩分。但是在國際比賽中,由於出場時間的限制以及比較高強度的攻防節奏,李曉旭的長兩分命中率不高,而丁錦輝卻憑藉著一手時有時無的三分球佔得先機。在職業生涯中後期,由於小球戰術地位興起,李曉旭也開發了三分球,但是在國際大賽上依然準星不高。
另外,隨著年紀的增長,曾經的48分鐘先生,也飽受傷病困擾,逐漸推出國家隊舞臺。本賽季,李曉旭大傷歸來,他在籃板球和內線防守上對於遼寧隊的幫助依然很大,與付豪、張鎮麟、吳昌澤等年輕球員相比,其出色的防守意識和老道的比賽經驗還是不可或缺的。從當年的“小二”到今日的“二哥”,屬於李曉旭的CBA傳奇仍在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