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臘梅瑞雪2

    生活中這樣靠母親強勢,夥同母親欺負孃家嫂子或弟媳的真不少。但也有不是欺負,是母親老實軟弱被媳婦欺負。這兩種情形如果你母親是屬於前種,你為母親出頭是正確的。

  • 2 # 敬事敬人

    不對。冤冤相報何時了。以前她錯了,不能跟上她再錯了。寬容、寬厚才是最好的心安理得。其實,你對她越好,她心靈受到的折磨越大。

  • 3 # AnneS

    關鍵你姑姑對你怎麼樣?如果僅僅是她和你媽媽的矛盾,她對你很好(如果對你好,跟你媽媽之間也不會有什麼大的矛盾),我以為你應該對姑姑好些,如果,你姑姑待你不好,你就不用理她了,所謂,人家對你怎麼樣,你應對她怎麼樣!

  • 4 # 冬青木GG

    一般而言,下一代人不參合上一代的恩怨。矛盾無處不在,再好的家庭也免不了有各種的恩怨糾紛,有許多問題是談不上誰對誰錯的,因此有清官難斷家務事之說。晚輩應該有自己的格局視野,應該有自己的判斷觀察。一旦陷入家庭恩怨糾紛,就會終生無法走出來,況且雞毛蒜皮類的矛盾是沒完沒了的,冤冤相報何時了?俗話說家和萬事興,寬容包容些,超脫些,不參與不支援矛盾雙方的糾纏,是最好的選擇。

  • 5 # 丫頭舫

    姑姑這個人像極了我奶奶,強勢又自私,總能於無理中說出道理,讓別人按自己意願做事。

    從懂事起我就能感受到媽媽在被奶奶和姑姑欺負,由於父親屬於盲目孝順父母的人,他不願站出來為我媽媽講話。

    那個時代做人家兒媳婦,可能都有逆來順受心理,被她們欺負了,母親除了爭辯幾句,就只能自己生悶氣。

    後來聽母親說,她不想鬧的雞飛狗跳被外人笑話,要是沒有我們兄妹幾個,她早就不跟我們爸爸過了。

    然而母親越是忍讓就越是被欺負。

    可能人的本性就是這樣,習慣於無理取鬧,根本不管自己要求合不合理,就是吃準對方的弱點。

    你奈我何?我偏要這樣!

    她們最大一次矛盾是由奶奶引起的,做為已經出嫁的女兒,姑姑在當中的參與也“功不可沒”。

    爸爸一共四兄妹,姑姑最小,這也是她被養成刁蠻任性的原因吧。

    大伯和叔叔都沒有成家,他們跟著爺爺奶奶一起住,那年代經濟條件不好,掙錢條件就是給生產隊幹活,算工分發錢。

    奶奶家裡三個男勞力,家裡住的房子卻破爛的要露著天了。

    實在漏雨要翻修,奶奶就提出要我爸爸出錢修,理由是她給爸爸成下家了,爸爸就得報答她。

    我們一家5口人就靠爸爸一個男勞力掙錢養活,奶奶這個提議確實刁難人。

    媽媽不願把苦苦攢下的一點錢交給奶奶,奶奶很生氣。

    剛好過了幾天姑姑回孃家來了,聽說媽媽不把錢拿出來,她就到我們家裡來鬧。

    姑姑指責媽媽不孝敬老人沒教養,錢是她哥哥掙來的,就該給她父母修房子。

    姑姑還嘲笑媽媽不會教孩子,因為我們看到她沒有禮貌的叫人。

    奶奶也跟過來,和姑姑一起數落母親的不是。

    最後姑姑和奶奶自己動手在我們家翻箱倒櫃搜尋,非要把錢找出來。

    媽媽攔又攔不住她們,氣的哭。爸爸還勸她把錢拿出來,沒有了他再掙。

    姑姑得勝的拿錢走了,看著被翻的凌亂不堪的屋子,媽媽氣憤的痛哭一場。

    姑姑和奶奶盛氣凌人,媽媽是那麼無助,躲在角落裡的我對這個畫面記得特別清晰,那種心疼媽媽的感受深深地烙印在我內心深處。

    她們還發生過很多矛盾,只要奶奶一有過分決定,姑姑總能在當中推波助瀾,甚至她還會主動挑起奶奶和母親的矛盾。

    奶奶臨終那一年,是居住在我們家裡的,媽媽細心照顧她,絲毫不提當年受過的委屈。

    也許從小目睹母親的不容易,我才對姑姑有那麼深的成見,我討厭她跋扈的性格和說話方式,更討厭她總是欺負母親。

    奶奶去世很多年了,現在姑姑也老了,我從沒有去她家裡看望過她。

    在我的心裡,已經根深蒂固的認為姑姑就是一個壞人,從而不願去原諒她。

    直到我看到一句話:

    這個世界並不是黑白分明的,它還有灰色。

    我想,或者我應該去看望姑姑,選擇對往事遺忘……

  • 6 # 一介章民

    看完本文對作者家庭主要成員的評價;奶奶小姑,舊封建惡習,強詞奪理,家長作風。爸爸,唉,一味盲目孝順,在小家無正義!媽媽,在封建禮教下就一個字:忍!令人同情!作者,不愧母親子女,護母直言!是對母親的極大安慰。對姑姑,年歲已大不可過分計較過去,是上世紀走過來的人,適當包容。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中書協評委或美院博士生導師寫的字來到頭條會有什麼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