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們豫東農村都用旋耕機,耕的太淺,加上8.9拾年代用小拖拉機犁地,一個輪胎壓在墒口裡,上面耕好了,下面壓實了,形成一個隔離帶,在春天到了地裡用鏟子扒開耕作層就會看到,白白的麥根就在那裡不到20公分,如果有一種機器再多耕深20公分,小麥不是更好嗎?現在有一種大型帶6個鉤子的,也不行,說是能深耕50公分,也達不到。能不能有一種機械像修路用的寶馬那樣,小麥肯定會有好處的。
-
1 # 衛農老頭
-
2 # 生產隊長老楊
問:如果把土地再耕深20公分,對莊稼有好處嗎?
耕地有春耕地,夏耕地和秋耕地。
春夏是播種的季節,春天是旱季,土表乾燥,深層溼潤,深耕把乾土翻到底層,把底的溼土翻到表層,兩三天後溼土被風乾,等於四十公分都是乾土,無法播種,播種也把種子播在乾土裡。春天的雨量小,最大隻能下到二十毫米的中雨,這點降水潤不透深耕的乾土層,如果是淺耕就潤透了,這我都有經歷的,也就是乾旱時中雨對深耕地不管用,對淺耕管用。
所以春耕和夏耕適宜淺耕,淺耕對莊稼有好處,最好是旋耕。
秋天深耕可以保護營養不被風剝飾,還可以把生土翻到土表進行一冬的熟化,這叫埋熟土晒生土到春天上下都是熟土。秋耕地經過一冬的自然彌合,春天也整為一體,成為不怕乾旱的好土了。
秋耕地不適宜旋耕,最好是結合秸稈還田用深犁鏵深翻,這樣的深耕對莊稼是有好處的。
我是老楊,曾經的生產隊隊長。
-
3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的確,現在的整地深度不利於農作物根系的生長,也有礙於肥料利用率的改善。但是,過度深耕的問題也比較明顯,最典型的就是深層的生土層對農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所以,增加耕層的深度也需要根據實際的情況來進行調整。
通常情況下,我們常規的耕層深度都在30釐米以內,如果是稻田的話可能耕層深度只有20釐米。雖然說這樣做能減少整地的阻力以及減少油料的消耗量。但是,較淺的犁底層也對農作物的根系、肥料利用率以及深層土壤的熟化有著直接的影響。
1、生土層對耕種的影響。我們的耕地土壤可以根據實際的情況分為兩層,既犁底層之上的熟土層和犁底層之下的生土層。熟土層,就是我們播種、根系生長深度的土壤,由於常年的耕作、施肥、整地,土壤相對的肥沃、鬆散,也可以將其稱為營養土層;而生土層呢?由於常年沒有整地的過程,土壤相對的黏重、板結。而且,中國大部分耕地的生土層都是黃黏土,吸納肥水的能力差、養分含量低、土壤的質地也較為緊密。如果通過增加翻地深度的方式整地,就會把深層的生土層翻到地表。這樣的黃黏土沒有幾年的時間是很難改善質地變成熟土層。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生土層的土壤特點決定的。
如果增加耕層深度之後能夠採取休耕的方式進行改善的話,或許對生土層的土壤質地改善有一定的作用。只不過,需要較長的時間以及需要幾年的零收入的時間。所以,不建議盲目的增加耕層深度。最好還是進行實地測量熟土層的厚度之後,適當的在翻耕作業時增加5釐米左右的深度,這樣的話經過逐年的增加耕深作業,也能逐漸的改善生土的土質,也能把對農作物生長的不利影響降到最低。
2、盲目的增加耕層深度對農機作業的影響。適當的深耕的確對農業生產有著長遠的正向影響。但是,其所需付出的代價也比較大,比如說對播種、農機作業的影響;比如說增加耕深對整地作業難度的增加以及油耗的增加,都是需要面對的問題。
2.1對農機作業的影響。通常情況下,30釐米左右深度的犁底層,基本不會對播種、中耕等農機作業產生什麼影響。因為犁底層較淺,即便是自重較大的大馬力拖拉機的輪胎碾壓的深度也在30釐米的深度之內,基本不會出現陷車的風險。但是,盲目的增加耕層的深度,就會打破犁底層,使得耕作層之下的犁底層深度增加。犁底層上層的土壤深耕之後相對鬆散,必然會增加農機作業的負荷,也會增加陷車的風險。
2.2整地作業的難度以及油耗的增加。我們都知道,農用車翻耕土地的作業負荷較大、一些輸出馬力相對小的拖拉機經常會出現冒黑煙、打滑的情況,這還是常規翻耕深度作業的情況下。如果增加耕層深度10釐米的話,就會較大幅度的增加拖拉機作業的負荷,也會增加拖拉機的油耗。這也是為什麼租賃農用機車整地的深度都相對淺的原因,就是為了減小作業的負荷和有效,也是為了減少發動機、變速箱的磨損。
3、土壤深層水分對農作物生長的影響。正常的耕層深度下,根系大概只能扎到30釐米深度左右,因為30釐米的位置是犁底層,是類似隔水薄膜的存在。下滲的肥水達到犁底層的時候,下滲的速度和比例就會下降,從而導致生土層的養分較為缺乏。但是,如果增加耕層的深度會發生什麼情況?犁底層被打破,生土層也會有一定的深度因為整地的原因造成土壤質地結構的改變,深層的土壤也能吸納一定量的肥水。看起來是好事,只不過深層土壤的水分很難有效的散發, 深層土壤會一直保持溼潤的情況,這對於農作物的根系生長可能也會有一定的影響。
因此,不建議盲目的增加耕層的深度,最好是逐年的少量增加耕層的深度來逐漸的改良生土層。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4 # 瀟湘啊飛
如果把土地再深耕20釐米,對莊稼是否有好處。這個問題不能一概而論,有一定的相對性。如果是常年耕作的土地,沒有積水的情況下。建議每間隔幾年深耕一次,這樣可以緩解土地板結,把底層肥沃的土地翻上來。這樣莊稼更利於生長。如果是常年積水,土地淤泥很深就不建議了。這樣會越耕越深,不利自己的耕作。
-
5 # 國之強盛1
如果把土地深耕二十至三十公分是對農作物增產有好處的。耕地是為了土層輪換將上層熟化土下翻,以利於農作物的根部生長,農作物只有根深才葉茂,生長旺盛產量才高。向來有麥根扎黃泉之說,根深抗旱。從58年前的農具主要是木犁鐵犁頭,耕深在四指,八公分左右,地層是指溝狀同樣用肥和水比不了58年後裝備的雙輪雙樺犁耕過的地產量高,雙輪雙樺犁耕深在12至15公分左右。65年以後農機有了大的進步,推廣了25犁糸例,耕深達到20至25公分,比原來同等水肥的雙樺犁耕的產量又有提升。跟據地區現有的已裝備30和35重型犁,那絕對對農作物生長是有利的。在對鹽鹼地的試驗中,耕深25至30對壓鹼效果很好,能使表面鹽鹼下滲加快,甜土加厚。現種地只算工夫帳了,為提升產量大量使用化肥,造成土地扳結,反而呼視了精耕細作,雖投入加大了,可農業病蟲害也逐年增多。這與春地無冬耕也有關係。
-
6 # 農合社村姑
原因之二:地表面20公分下面的土為死土,無論你怎麼犁耙,都是沙沙粒粒,就算墒情正舍中,申手也抓不到一塊。
原因之三:種植小麥發頭率低,基本是獨股獨苗。種植紅薯,地下跑鞭多不接紅薯,就是接幾個紅薯,和雞蛋大小差不多,下面長個長尾巴。種植大豆,苗弱苗黃,好啦不一一舉例了。
-
7 # 七星老農
一般情況下來說,咱們挖土深耕土壤時,都是一鋤頭深,土壤層大概是20公分的深度。
20公分的土壤深度,對於種植葉子菜來說,已經是足夠的了,土壤下層既不藏水,又很透氣的。
平時移栽蔬菜苗不能栽得太深了,栽培深了的話,怕咱們下雨天,或者是用鋤頭鋤鬆土壤潑菜時雨水和糞水容易把土壤衝到蔬菜苗菜心上去,壓著菜苗會導致蔬菜長勢緩慢,比不過別人家淺栽種的蔬菜苗長勢良好的了是吧!
-
8 # 拖拉機跑得快
農田耕得深,對莊稼有好處的。不過如何耕深、耕多深,要靈活應用,否則會適得其反,導致莊稼的減產。
先看一下熟土、犁底層和生土的概念:
熟土:
熟土一般指地表有農作物進行生長、10~20釐米內有植物的腐植物、自然有機肥的土壤,也就是經常耕種的土壤部分。
熟土相對於土壤的熟化程度而言,對於耕地來講,耕作層的土壤經過人為的耕作、施肥,土壤的熟化程度高,熟土的土壤結構比較疏鬆,也比較容易耕作,具有良好的通氣透水性,肥力較高。
熟土以下是犁底層,犁底層是位於耕作層以下較為緊實的土層,由於長期耕作經常受到犁的擠壓和降水時黏粒隨水沉積所致。一般離地表12—18釐米,厚約5—7釐米,最厚的甚至可達到20釐米。
生土一般指在地表30-50釐米以下,終年不見Sunny或者土表無植物生長的土壤。也就是未經耕種熟化的土壤。生土的土質一般比較結實,有機物質的含量很低,微生物的活動微弱,不適於農業作物的正常生長。
尤其是在犁底層以下,土壤熟化程度低,結構比較結實,很難以進行耕作,土壤的通氣透水性差,肥力較低的這部分就是生土。
一般來講,也可以說表面分佈農作物根系的疏鬆表層可算熟土,下面緊實的植物根系很難扎入的這層土即是生土。看完了這3個概念,各位應該對土壤分層有了初步瞭解了吧,也就是說,熟土可以種植農作物,而生土不適合直接種植農作物。
我們經常聽到農田旋耕、深耕和深鬆,那麼這三者有什麼區別呢?來看看旋耕、深耕和深鬆的區別:
深耕:
深耕是指當農田要進行播種或者移栽之前,先用犁將農田裡面深層的土壤翻上來,淺層的土壤覆下去。
深耕是農業種植中最常見的耕作方法,它不僅在耕作措施中對土壤的性質的影響較大,同時作用的範圍也廣,持續的時間也遠比其他耕作的措施長,而且其他耕作措施如旋耕、耙地等都是在深耕基礎上進行的。
深耕有哪些好處呢?深耕可以增強土壤對雨水的吸收速度,提高土壤的蓄水能力,避免雨水直接流失,改變墒情。同時可以有效打破犁底層,提高農作物的根系生長髮育。
但不是任何情況下深耕都能增產,也不是愈深愈好,更不是唯一措施。
深耕必須根據當地氣候條件、作物種類以及經濟條件等合理運用,並要與旋耕、中耕等耕作措施相結合,同時還要重視合理施肥、合理灌溉、選用優良品種、合理密植等其他農業增產措施的配套使用,只有這樣提高增產潛力。
有的地方實行深耕深達50多釐米,他們認為最肥沃的泥土在深處,而這些泥土有助於讓植物長出超大根系。
但是,深耕過深,導致土壤底層沒有營養的生土被翻出,而肥沃的表層熟土卻被埋到了下面,直接種植農作物勢必會造成減產。
深鬆土地也叫土地深鬆,是指通過拖拉機牽引深鬆機具,疏鬆土壤,打破犁底層,改善耕層結構,增強土壤蓄水保墒和抗旱排澇能力的一項耕作技術。開展深鬆土地作業有利於農作物生長,是提高農作物產量的手段之一。
深鬆不翻轉土層,使殘茬、秸杆、雜草大部分覆蓋於地表,既有利於保墒,減少風蝕,又可以吸納更多的雨水,還可以延緩徑流的產生。削弱徑流強度,緩解地表徑流對土壤的沖刷,減少水土流失,有效地保護土壤。
同時,土地深鬆後,可增加肥料的溶解能力,減少化肥的揮發和流失從而提高肥料的利用率;深鬆後可減少旋耕次數(一般旋耕一遍即可),減低成本。
一般深鬆在30釐米左右,可以有效緩解長期旋耕帶來的土地板結和硬化。
旋耕是指旋耕機是與拖拉機配套完成的耕、耙作業。農田耕後地表平坦特點,而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能夠切碎埋在地表以下的根茬,便於播種機作業,為後期播種提供良好種床。
旋耕後的土壤相對比較平整,最大的好處是土壤比較碎塊、蓬鬆,有利於農作物的生根發芽。一般旋耕一遍就完成整地(當然也有旋耕2-3遍的),比較省事。
旋耕的弊端:旋耕機的耕深比較淺,一般是12-15公分,這就會影響農田土壤的蓄水保墒功能。
若是每年都使用旋耕機,則會造成土壤的板結情況加深,對後期農作物的生長有影響。對於秸稈比較多的農田,旋耕機作業效果也有影響。
在常見的農作物中,以小麥和玉米為例,小麥的根系可深達2米以下的土層,但主要根系分佈在50釐米以內的土層中;
玉米是須根發達,根系在土壤裡成錐形散佈,一般地下根系達到60釐米,,地下最深80釐米到一米左右。
也就是說,理論上,耕深增加是有助於提高農作物產量的。
總結:
1、旋耕機整地雖然省事也便宜,但是不建議每年都單一用旋耕機進行整地,土壤容易板結。
2、同一塊土地,建議每1-2年用深鬆機深鬆一次,再用旋耕機進行旋耕,對於土壤是比較有利的。
3、若要進行深耕,建議通過用鏵式犁進行深耕後,進行測土配方,通過補充肥料等調整農田的養分均衡。
-
9 # 村民小江
如果把土地再耕深20公分,對莊稼有好處嗎?
1.疏鬆活化土壤。在原耕作的基礎上再行深耕,其深度達到原深度的1.5~3倍左右(一般在15~40Cm)。這樣能深層次的翻土,使土壤蓬鬆;增強透性;增加土壤有機質的活性等。
2.對有害菌進行剔除,增強土壤的吸肥保肥能力。連年的種植、移栽、或重茬等均會滋生有害菌群,使農作物的病蟲害增加,抗性減弱等。而深層次的翻耕,增加深度土壤的透性及光照,對有害菌群有一定的抑滅作用。從而減少減小地塊作物由此引起的減收減產。
3.疏虛化土壤有利於土壤保肥、蓄肥、儲溼、養根、促莖等作用。深耕深翻土壤,從而使其疏虛化,增強土壤的活性;達到保證土壤適宜植物生長的溼度,儲保肥力;促進農作物的根鬚及莖杆的生長,以至提高作物的抗逆性和自生長的能力,至而提高產質量。
三:耕耙有度,並非越深越好。
土壤表層是我們常說的有利於莊稼生長的“熟土”。而熟土層一般地區也就在二十幾公分至三四十公分,最多一般不超過四十五至五十公分的。再往下就是不利於植物生長的黑土層,其土質結構密度要大於土表層許多,且重金屬礦質更多等。所以種地時深耕有度,並非越深越好。
從題主提出的問題,以及對問題的具體描述來看,題主是一個善於觀察和動腦筋的有心人。衛農想對這個問題,談一點自己的看法。
近些年來國家重點推廣的土壤深鬆深翻技術措施,就是為了徹底打破堅硬的犁底層,使土壤結構得到合理優化,從而達到節本增效,增產增收的目的。這就充分說明國家已經很重視對土壤進行深耕改良這個問題了。衛農以為對土壤進行深耕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好處:
一是能疏鬆活化土壤。在原耕作層的基礎上深耕打破犁底層,這樣能使深層次的土壤得到疏鬆活化,能增加耕種層土壤的厚度,以及通透性,有利於土壤的水、氣、熱上下交換,提高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增加土壤的有機質,改善土壤團粒結構,促進微生物的活化,以及礦物質的分解,改善土壤肥力等。
三是有利於促進秸稈腐熟。近年來國家大力提倡作物秸稈還田,但是有些地區可能因為耕作的比較淺,或者採取旋耕的方法,土壤深度達不到要求,因此作物秸稈或者是沒有完全埋入土壤,或者是埋入的比較淺,造成了作物秸沒有完全稈腐爛,或者腐爛不太徹底等現象。而通過深耕打破了犁底層,增加了活土層的深度,提高了土壤蓄水保肥能力和微生物的活性,這樣就有利於促進作物秸稈的腐爛,提高土壤有機質和肥力。
當然深翻土壤也要適當,並非越深越好。耕種層的土壤,就是人們常說的“熟土”或者活土,一般也就在二三十幾公分左右。再往下就是不利於農作物生長的生土層,叫“生土”,其土質結構密度大、堅硬,缺乏有機質和礦物質,不利於農作物生長,如果耕得過深的話,就會把生土都翻到表層上來,勢必影響農作物生長。所以深耕要有個度,並非越深越好,要根據土壤具體情況,在打破犁底層的基礎上,適當逐步增加深度比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