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彬是何人,他可不是永樂年間,因功封豐城侯的那個戰功顯赫的李彬,兩者是同名同姓而已,這個洪武年間的李彬,是朱元璋身邊的貼身護衛,是隨朱元璋起家的淮西勳貴。
劉伯溫殺李彬一事,表面上看是和求雨有關,實際上卻是淮西勳貴與元朝舊派之間的爭奪,幕後則是朱元璋的縱橫捭闔。此戰劉伯溫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贏了一子,輸了全盤。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登基稱帝,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幫舊人青雲之上,掌握了大明朝一半之多的權力,朱元璋對自己的兄弟們很是寬容,可因此造成淮西幫權傾朝野,禍害百姓,連朱元璋的王法也敢違背了。
朱元璋深感淮西幫尾大不掉,於是任命謀士劉伯溫為御史中丞,專門負責彈劾朝中大員的不法之事,劉伯溫為人剛正,不畏淮西幫勢力,因此被彈劾受罰的淮西幫,對他是恨之入骨。
這一年的六月,劉伯溫收集了皇帝秘書李彬種種不法行徑,當著眾人之面彈劾李彬,可朱元璋還在猶豫是否處罰親信李彬時,李彬仗著權勢,居然公然在南京城裡殺人、搶錢,這一下劉伯溫也不給面子了,他立刻將此事報告給了太子朱標,接朱標旨意,將李彬捉拿下獄。
李彬下獄,按朱標和劉伯溫的審判,李彬是死定了,李善長等人都懵了,李彬既是淮西幫舊人,又是皇帝朱元璋心腹、左丞相李善長的直接下屬,如果仍由劉伯溫處斬李彬,那不止李善長,整個淮西幫都顏面掃地了。
為此事,李善長以中書左丞相之尊,三次求見劉伯溫,希望他看在李彬的功勞、朱元璋的面子上,免除斬首刑罰,可處罰,但罪不至死,說到底,李善長還是以整個淮西幫,在施壓劉伯溫,要他放人。
可是劉伯溫自然不聽,說按太子旨意,李彬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李善長知道,這絕對是劉伯溫在背後搗鬼,於是連夜進京見朱元璋,要他想辦法救人,朱元璋罵了李善長一頓,但也不願李彬就這樣沒命。
朱元璋要想辦法救李彬,可劉伯溫擺明了是油鹽不進,加上李彬犯案證據確鑿,還有太子撐腰,要放肯定不是明面放,思來想去,朱元璋開始利用天氣這一招。
當時正值六月,天氣酷熱,已經好幾個月沒下雨了,朱元璋就準備大赦天下,讓這股祥和之氣來沖淡酷熱的肆虐,這在尊奉命理星象的古代,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
何況以前劉伯溫也經常用這招,每逢旱季等災發生,劉伯溫就勸朱元璋禁殺、少殺,多次釋放犯人,結果果然天將甘露,這次再以大赦為藉口釋放李彬,恐怕劉伯溫也不會不同意。
於是朱元璋把意思告訴了李善長,讓他去找劉伯溫想辦法求雨,李善長探得聖意,連夜跑去見劉伯溫,說現在天下大旱,皇帝希望你想辦法求雨,其實就是要赦免犯人。
李善長好話說盡,劉伯溫還是執意要殺李彬,把他逼急了,直接說,劉伯溫你深通象緯之學,以往大旱一來就要求釋放犯人,如今大旱之下卻還要殺人,難道不怕大旱持續,民不聊生嗎?(言外之意,劉伯溫你這不是打臉自己和欺騙皇帝嗎?)
劉伯溫不為所動,他身為御史,只知道依法辦事,回答李善長:“國法不容,只要斬了李彬,天必下雨”。李善長聽後也沒話說了,最後李彬被處死,劉伯溫勝了這一局,卻得罪了整個淮西幫,以及他們背後的靠山——朱元璋。
李彬雖死,可天依舊大旱,一絲雨氣都沒有,劉伯溫預算錯誤,被淮西幫捉住痛點,不斷地在朱元璋面前抨擊,說他是元朝舊臣,殺淮西功臣是蓄謀已久的,說他欺君罔上,以往的求雨成功都是偶然等等。
被種種讒言包圍著的朱元璋,本就對李彬案懷恨在心,加上天氣酷熱,百姓受難、賦稅難收,自己也熱得暴躁如雷,劉伯溫也知道自己已在是非之中,藉口妻子去世請求告老還鄉,朱元璋沒有出言留他,就同意了他的請求。
李彬是何人,他可不是永樂年間,因功封豐城侯的那個戰功顯赫的李彬,兩者是同名同姓而已,這個洪武年間的李彬,是朱元璋身邊的貼身護衛,是隨朱元璋起家的淮西勳貴。
劉伯溫殺李彬一事,表面上看是和求雨有關,實際上卻是淮西勳貴與元朝舊派之間的爭奪,幕後則是朱元璋的縱橫捭闔。此戰劉伯溫是贏了面子,輸了裡子,贏了一子,輸了全盤。
公元1368年,朱元璋於南京登基稱帝,以李善長為首的淮西幫舊人青雲之上,掌握了大明朝一半之多的權力,朱元璋對自己的兄弟們很是寬容,可因此造成淮西幫權傾朝野,禍害百姓,連朱元璋的王法也敢違背了。
朱元璋深感淮西幫尾大不掉,於是任命謀士劉伯溫為御史中丞,專門負責彈劾朝中大員的不法之事,劉伯溫為人剛正,不畏淮西幫勢力,因此被彈劾受罰的淮西幫,對他是恨之入骨。
這一年的六月,劉伯溫收集了皇帝秘書李彬種種不法行徑,當著眾人之面彈劾李彬,可朱元璋還在猶豫是否處罰親信李彬時,李彬仗著權勢,居然公然在南京城裡殺人、搶錢,這一下劉伯溫也不給面子了,他立刻將此事報告給了太子朱標,接朱標旨意,將李彬捉拿下獄。
李彬下獄,按朱標和劉伯溫的審判,李彬是死定了,李善長等人都懵了,李彬既是淮西幫舊人,又是皇帝朱元璋心腹、左丞相李善長的直接下屬,如果仍由劉伯溫處斬李彬,那不止李善長,整個淮西幫都顏面掃地了。
為此事,李善長以中書左丞相之尊,三次求見劉伯溫,希望他看在李彬的功勞、朱元璋的面子上,免除斬首刑罰,可處罰,但罪不至死,說到底,李善長還是以整個淮西幫,在施壓劉伯溫,要他放人。
可是劉伯溫自然不聽,說按太子旨意,李彬不殺不足以平民憤,李善長知道,這絕對是劉伯溫在背後搗鬼,於是連夜進京見朱元璋,要他想辦法救人,朱元璋罵了李善長一頓,但也不願李彬就這樣沒命。
朱元璋要想辦法救李彬,可劉伯溫擺明了是油鹽不進,加上李彬犯案證據確鑿,還有太子撐腰,要放肯定不是明面放,思來想去,朱元璋開始利用天氣這一招。
當時正值六月,天氣酷熱,已經好幾個月沒下雨了,朱元璋就準備大赦天下,讓這股祥和之氣來沖淡酷熱的肆虐,這在尊奉命理星象的古代,是一種很常見的情況。
何況以前劉伯溫也經常用這招,每逢旱季等災發生,劉伯溫就勸朱元璋禁殺、少殺,多次釋放犯人,結果果然天將甘露,這次再以大赦為藉口釋放李彬,恐怕劉伯溫也不會不同意。
於是朱元璋把意思告訴了李善長,讓他去找劉伯溫想辦法求雨,李善長探得聖意,連夜跑去見劉伯溫,說現在天下大旱,皇帝希望你想辦法求雨,其實就是要赦免犯人。
李善長好話說盡,劉伯溫還是執意要殺李彬,把他逼急了,直接說,劉伯溫你深通象緯之學,以往大旱一來就要求釋放犯人,如今大旱之下卻還要殺人,難道不怕大旱持續,民不聊生嗎?(言外之意,劉伯溫你這不是打臉自己和欺騙皇帝嗎?)
劉伯溫不為所動,他身為御史,只知道依法辦事,回答李善長:“國法不容,只要斬了李彬,天必下雨”。李善長聽後也沒話說了,最後李彬被處死,劉伯溫勝了這一局,卻得罪了整個淮西幫,以及他們背後的靠山——朱元璋。
李彬雖死,可天依舊大旱,一絲雨氣都沒有,劉伯溫預算錯誤,被淮西幫捉住痛點,不斷地在朱元璋面前抨擊,說他是元朝舊臣,殺淮西功臣是蓄謀已久的,說他欺君罔上,以往的求雨成功都是偶然等等。
被種種讒言包圍著的朱元璋,本就對李彬案懷恨在心,加上天氣酷熱,百姓受難、賦稅難收,自己也熱得暴躁如雷,劉伯溫也知道自己已在是非之中,藉口妻子去世請求告老還鄉,朱元璋沒有出言留他,就同意了他的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