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愛叨叨的李帥
-
2 # 晨霧1023
那要看因為啥?罵的啥?而且,能當著婆婆面罵老公的女人就是個缺家教的。她在故意挑釁,,挑釁男人的底線,挑釁婆婆的尊嚴。如果我是婆婆,不會走,,而是坐好了聽她罵…看看她能罵啥?錄音,而且,會看看我兒子啥時候能急,,能知道要臉!別管因為啥,媳婦罵人,兒子不急。她罵完後,我會大嘴巴暴揍我兒子。我讓他知道知道男人沒骨頭沒血性是欠揍的。我修理我自己兒子。
-
3 # 遠方六姐
他們夫妻之間的鬧劇,罵的不是什麼難聽的語言,我還會幫著媳婦加把火,要是真的吵架罵什麼難聽的話,我會離開,隨他們去,因為自己也有過這樣的場景和過程,都經歷過,沒必要去幹涉他們。
-
4 # 南國摘紅豆
我的原生家庭就是類似這種的存在,母親性格潑辣,年輕時的父親愛極了母親,成家後才發現母親脾氣很差(當然,當時我的父親年輕,不懂事,天天貪玩,不務正業,典型的被家裡寵壞的小兒子一個),兩人婚後頭一兩年,吵的很厲害,每次吵架,母親都撿各種難聽的話罵父親,父親偶爾也會用難聽的話回罵,但最後都是以父親輸收場,且父親無論再生氣,從未動手打過母親一次。起初,他們小兩口吵架,我奶奶會拎不清,會出來拉偏架,偶爾說一兩句不中聽的,後來,我父親居然和我母親一起兇我奶奶,說她多管閒事,爺爺看到這架勢,一生不善言辭的他,在後來每次我父母吵架的時候,總是把大門關的緊緊的,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樣子,當然,也不許我奶奶出來指手畫腳,有時候,罵的兇了,實在聽不下去了,(畢竟那時候母親年輕氣盛,戰鬥力還是很強的),他就藉口拉著我奶奶回我奶奶孃家,說白了,那時候沒分家,純粹是出去躲個清淨。日子久了,隨著我的降生,父母年齡的增長,他們的關係也融洽了起來。後來,他們無論怎麼吵鬧,母親始終對爺爺奶奶很尊敬,甚至自己獨自照顧先後癱瘓在床的爺爺奶奶,甚至為了照顧爺爺走不開,連外公去世都沒能趕回去看最後一眼,也成了母親一生的痛。後來,我長大了,問過她為什麼,她說,剛結婚那會兒,一個人嫁到我們家,我爸年輕,不務正業,兩人老是吵,有時候氣急了,該說的不該說的,全都往外說,那時候年輕,沒有考慮過後果,甚至把我們家老祖宗都罵完了。但是好在爺爺奶奶大度,不跟她一個小姑娘計較,後來,自己年紀大了,有了我,她更懂得為人媳、為人妻的不易,更慶幸爺爺奶奶雖然沒能把她當自己孩子看,但也確實對她很包涵。所以,她對於爺爺奶奶,是心存感恩的,雖然一生沒有說過一個謝,卻用實際行動說明了一切。
與之對比強烈的是,我另一個阿姨家,是我媽媽的堂妹,兩人嫁的不遠,兩家人一直有走動,聽我母親說,那個年代的婚姻都差不多,條件也不好,女人地位很低;而同樣的事情也發生在了我這位阿姨身上,不同的是,同人不同命,她沒有遇到我母親這樣好的公婆。據說有一年,那時候我阿姨還懷了孩子呢,那個年代老人家迷信,懷孕後就開始找半仙算了,是個女娃,所以公婆也不待見阿姨,後來,一次阿姨和她男人發生口角,阿姨一氣之下,砸了家裡的一張舊桌子,不得了了,早在一邊指桑罵槐的公婆,上來摁住阿姨就是一頓打。也不顧阿姨有孕在身,事後,阿姨的孩子沒保住,夫妻還是一樣過日子,但阿姨對老兩口的恨,算是種下了,直到老兩口去世,阿姨也沒去看一眼。這件事,成了阿姨心裡一根刺,時不時的扎著她,讓她一輩子活在痛苦中,而她的丈夫,最後由於老人彌留之際,阿姨沒去盡孝,也怨上了阿姨,明明是親近的兩口子,最後成了彼此最痛苦的存在。
其實說了這麼說,就是想用現實告訴你,兒子兒媳小兩口吵架,不管罵的再難聽,吵得再兇,作為公婆,你只能教育自己的兒子,兒媳實在過分的話,你聽不下去,大可以出去轉轉,眼不見心不煩,罵你兒子,你兒子受得了就沒問題,若你兒子受不了,他自會反抗,但那也是人家小夫妻的事,夫妻倆,床頭吵,床尾合,沒有隔夜仇的,但倘若你作為一方的長輩牽扯進來了,那另一方必會心存芥蒂,於婆媳關係、夫妻關係都實在是不好的。人在氣頭上,說的話有多過分,事後兒媳想想,也會愧疚,作為長輩,你還是有個長輩的風度,多多包容才有利於家庭團結啊。
回覆列表
別管,他倆是主要矛盾,很容易挽回,一鬨就好了。加上你以後就不好挽回了。想想你怎麼說你老頭兒的,男人都一個熊樣,受媳婦的氣不叫受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