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勇敢的風聲95

    前段時間在玩快手時,看到廣告上的恆溫墊,還有羊羔絨的打底褲,就下單買了,等收到貨時把我氣的,恆溫墊廣告上是鋼化玻璃的,我收到的是膠皮的,還不通電,褲子更氣人,120斤至150斤穿的連70斤都穿不上,也沒有什麼羊羔絨,聯絡商家客服,跟本就沒有,最後給了個差評,要求退款,快手客服同意了,但是要把貨寄回去,買恆溫杯墊才14元,寄費要10元,褲子50元,寄費也是IO元,你說氣不氣人。

  • 2 # 阿尚聊生活

    老婆的閨蜜麗娟工資收入一般,總愛瞅便宜,喜歡網購便宜貨,是一個有名的購物狂,尤其是一年一度“雙十一”,瘋狂“買買買”,成為名副其實的“剁手黨”。每年既有搶購物美價廉東西時的喜悅,也有被騙時的苦惱,有的損失僥倖追回,有的肉包子打狗,有去無回。

    下面我給大家講述她被網路電信詐騙的幾個經歷,希望大家引以為戒,不要重蹈覆轍。

    2019年10月26日,麗娟網購了一盒化妝品,接到快遞兩天後,突然接到一個陌生電話,對方自稱是某電商平臺客服電話,聲稱麗娟在網上購買的“化妝品”出現質量問題,長期使用可能損害面板,現公司要求緊急聯絡顧客,給麗娟進行理賠,退款和賠償。

    麗娟半信半疑,對方花言巧語,她信以為真,對方得寸進尺,以理賠退錢需要下載APP“飛書會議”刷流水才能提現為由,要求麗娟向對方提供銀行賬戶資訊,她根據電話提示,按部就班操作,結果帳戶存款被陸續轉走1.2萬元,麗娟發現後,趕緊撥打騙子的電話,對方已經成了空號,她只好選擇報警。

    2020年10月29日晚上,麗娟正在看電視,突然收到某旗艦店的一條簡訊:店內回饋老顧客贈送優惠券,只要戳連結,支付1元即可搶購滿50-100優惠券。作為老顧客,麗娟被這家旗艦店的活動打動了。

    在優惠券的誘惑下,麗娟點選了簡訊中的釣魚連結,安裝成功後,頁面顯示:支付1元即可領取優惠券。麗娟發現金額才1元,便毫不猶豫地操作,立馬輸入支付賬號、密碼和驗證碼。很快操作成功,令她意想不到的是,結果領到的不是店鋪優惠券,而是銀行卡帳戶存款被莫名其妙轉走8000元,收到轉賬簡訊通知的她欲哭無淚。

    2021年11月6日,麗娟在某寶店網購一箱水果,連續兩天物流被卡在同一個地點,她等不及了,打電話聯絡店鋪,賣家很快回復說請不要著急,快遞正在運輸中。

    三天後,麗娟接到一個自稱是“某快遞公司工作人員”的來電,告知她的快遞在運輸中不慎丟失,將依照有關規定進行賠償,“工作人員”詳細“核對”了她的收貨地址和商品訂單號。麗娟發現確實是自己的物件,毫無戒備把個人賬號、驗證碼等資訊提供給對方。當她結束通話電話後,很快接到手機銀行簡訊提醒,銀行卡上的3000元全部被騙子轉走,氣得一夜沒有睡覺。

    這是老婆的閨蜜麗娟網購被騙慘痛經歷,期間雖然購買了不少廉價實惠的生活用品,但也為此不少遭受欺騙。

    每年的“雙十一”網購狂歡節,網購訂單與日俱增,銷售額激增,2021年竟然達到3723億。在精選低價優質好物的誘惑下,許多消費者蠢蠢欲動,天貓、京東、圓通、申通等公司忙得不可開交。

    許多詐騙分子急功近利,想方設法假冒客服,現實生活中,如遇到“客服”電話,一定要向官方平臺反覆核實,其實每個店鋪都有約束機身,一般購物退換貨款,都會由買家發起,否則,如果由賣家主動聯絡並稱退款的,大都是騙局。

    經常在網上購物的朋友,總會遇到物流緩慢、快遞丟失的問題,許多詐騙團伙盯上了這個漏洞,利用掌握的個人資訊,設計了花樣翻新的陷阱,利用簡訊連結隱藏詐騙平臺,竊取受害人銀行卡中的資金。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天上不會掉餡餅!作為普通購物消費者,不能懷著“貪利”慾望,不要輕信上當。針對不斷出新的騙術,一定要擦亮眼睛,做到“三不”:不聽信、不匯款、不轉賬,遇到好事壞事要保持清醒頭腦,無論騙術如何高明變換,堅持一個原則:不轉款,以不變應萬變。

    “雙十一”熬夜瘋狂血拼,給大家帶來購物實惠的同時,層出不窮的網購詐騙套路正在悄悄逼近。奉勸大家在購買心意東西的同時,提高防範意識,不要輕信所謂的客服,更不能按照對方要求轉賬。

    你有網購被騙的經歷嗎?說說看,讓大家引以為戒。

  • 3 # 吾即o正義

    就在雙十一期間,我居住的小區住戶,一位30多歲女子被騙近4萬元,此訊息迅速在業主群炸開了鍋!

    原來,這為女子前兩天在刷抖音時,被一陌生網友新增好友,隨後該人以可以帶領兼職刷單為由讓其下載指定軟體,接著以需要大額連單為由被騙3萬多元。

    小區物業得知此訊息後,立即把女子受騙上當一事發布群裡,並製作橫幅標語,提醒業主注意防範,引以為戒,遠離電信詐騙。

    現實生活中,電信詐騙層出不窮,他們都以網路、簡訊方式,編造虛假資訊,設定誘惑騙局,對當事人實施遠端、非接觸式詐騙,誘使受害人給犯罪分子打款或轉賬的犯罪行為,計謀得逞後,銷聲匿跡,讓受害者苦不堪言。

    殊不知,詐騙團伙精心策劃設計,針對不同受害群體量身定做,利用人們愛佔小便宜弱點,步步設套。但無論詐騙分子的手段如何花樣翻新,最後都是透過獲取受害人的銀行卡、密碼等個人資訊達到騙錢的目的,切記切記。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拍攝一張讓人眼前一亮的微信頭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