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生命是個過程

    是的,至今沒有發現哪個基金的收益跑贏了大盤,大盤上漲時它們的收益比大盤漲得少,大盤下跌時它們比大盤跌得多,買股票型投資基金是一件沒有意義的事情。

    中國的是這樣,國外的也是這樣,國外流行買對沖基金,穩健的人買指數基金,國外的散戶投資者基本被消滅乾淨了。個人投資股票基本就是虧,十個人投資股票九個人都會虧,但因為還有一個人能賺錢所以股票投資是一種重要的理財方式。十個人有九個人虧錢的行業經久不衰的原因是因為投資者數量龐大,一億人有九千萬是虧錢的,還有一千萬人可以賺錢,投資股票賺錢的機率並不低,普通人也可以在股市中賺到錢,賺錢的機率大概是十分之一。

  • 2 # 佳凱投資

    普通人在股市裡一般100個估計5個左右能攢錢,前提是投入資金要少,超過百萬元就難了,因為這是由A股出貨原始股的本質決定的,像石油股1680億股原始股,1年如能賣給散戶1.68億股,得花1000年個交易日,才能賣光原始股,而且原始股會不斷增加的,定向增發啦,送股啦,而且交易要被收佣金,特別是印花稅 交易幾百次,滿倉操作印花稅都能虧光你本金。基金是收取管理費和提成的,基金是幫助利益團體賣出原始股的,基金經理才不用考慮股票漲跌,那多累。漲了有提成,虧了有管理費收。1只100億規模基金,管理費1年都2億元了!

  • 3 # 花開彼岸自在菩提

    普通人可以在股市賺到錢,關鍵是要有正確的投資策略和穩定的執行力。執行力就是交易你的策略,不要因為連續成功或失敗而輕易改變自己的策略。策略不是不可以改變但不是情緒衝動臨時改變,一定是在深思熟慮之後,而且是老策略持續實行了很長時間後,確實發現有改進的地方。

    當然,最核心的是交易策略,這個策略不僅包括選股定勢選時以及開平倉和加減倉。還要包括資金管理,比如最錯誤的策略是永遠滿倉而且都是一次性開倉或者平倉,中庸者天下恆久之道,投資也是如此,極端策略雖然可能大賺但也必然有大虧,而長期生存的核心是小虧大賺最忌諱的就是大虧。基於這個原因個人不僅反對使用槓桿而且反對滿倉,因為滿倉交易會增加持續盈利的難度,比如你滿倉交易了兩次,一次賺80%一次虧50%,看起來小虧大賺但實際還是虧的,假如入市資金100萬賺80%是180萬,虧50%則變為90萬,同理先虧再賺也一樣。而如果你以一年為週期,永不滿倉無論盈虧每次交易都使用同等的金額,一次賺80%一次虧50%定然是賺錢的。如果滿倉交易每次投入的資金都有很大變化,無疑人為增加了盈利的難度。

    最後,再談一下選股策略,除非你已實現了穩定盈利技術過硬,否則一個時間段內最好只持續交易一隻股票,這個時間段以半年或者一年為週期較好,除非這隻股票已徹底走壞比如跌破250日均線,否則不要在計劃時間內更換交易的股票。因為從技術統計的角度看,所有技術策略準確率也就在50%左右,如果你堅定的按照一種策略交易持續交易一隻股票,最倒黴的情況也就是連續止損四五次,但必然會等來一次主升浪彌補之前所有的損失,當然前提是正確的資金管理,每次交易都投入等額的資金。還有就是不要頻繁換股票,否則連續交易十幾次,可能一次大行情也沒抓住。因為50%機率針對的是長期跟蹤一隻股票的交易統計。

    這種穩健的策略自然也有缺點,一是一個時間段只盯著一隻股票做降低了交易頻率,二是每次交易都使用固定金額不滿倉限制了盈利幅度。但我想說凡事循序漸進,對於仍在持續虧損的朋友而言,先學會走再開始跑吧,藝高人才膽大,真的讓市場證明你的能力後再松條件限制吧。

  • 4 # 王慶元

    中國股市三十年來從老八股到目前的四千多隻股,只做了一件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事情,那就是將股市不斷擴容做大、還來不及考慮各類投資人的收益問題,如何從各層面考慮將股市做強、做成“鼎立於世界資本市場之林”的強市是當務之急也是今後的目標,但是這需要各個層面認知和行動。基礎制度是決定一切的、基金也就是個大散戶、在基礎制度尚沒發展到優先考慮投資人投資收益以前、誰也無能為力改變大量投資人虧損的狀態,基金也一樣、普通人更不行、因為他們資金比基金少得多、訊息來源更匱乏。

  • 5 # 柴犬R

    看如何定位,若作為投資者,自然有虧有賺;若是作為一個以盈利為目的的股民,應該會賺到錢!我就是以盈利為目的的小股民,每年目標10~15%,見利就跑,APP評價擇時能力差,盈利能力強!

  • 6 # CH171819

    當然能啊!基金經理與散戶各有各的長處與短處:基金經理擁有更多更靈敏的資訊,資金量更大,但由於資金量太大,調頭太不容易,需要較長時間。散戶資訊方面處於劣勢但資金量少,容易調頭。散戶盯住大資金的動向,快速反應,能掙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足球比賽的越位規則對中國免除,中國隊可以戰勝歐美國家隊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