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盆郭峰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孤獨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夜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唯美

    關山正飛雪,烽火斷無煙——邊塞

    青海長雲暗雪山,孤城遙望玉門關。——征程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大氣

    再說一首喜歡的宋朝的:

    雪照山城玉指寒,一聲羌管怨樓間。——有畫面有聲音,回味無窮

  • 2 # 老謝82788466

    學習唐人寫雪景有啟迪,發節前臘月寫的雪景。

    雪中登終南山

    銀裝素裹雪滿天,

    冰清玉潔山中仙。

    登臨仙蹤何處去,

    峰頂常娥己下凡。

  • 3 # 建築模擬遊戲巴布

    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劉長卿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柴門聞犬吠,風雪夜歸人。

    劉長卿自詡“五言長城”,而他的五言詩也確實不愧此稱,這首《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便是他的代表作之一。這首雖非刻意詠雪,但雪景蒼涼,天寒屋白,風雪夜歸,描繪出一派蒼涼荒寂的山林風雪圖,著墨雖少,卻句句如畫,蒼山雪景如在眼前,意境悠遠韻味無窮。

    2、《終南望餘雪》

    唐·祖詠

    終南陰嶺秀,積雪浮雲端。

    林表明霽色,城中增暮寒。

    祖詠的這首《終南望餘雪》才是為詠雪而作,據載這首詩是祖詠科舉應考時所作的應試詩。當時科舉文題是"終南望餘雪",要求必須寫出一首六韻十二句的五言長律。但祖詠僅僅寫了四句就覺得意象具足,詩意在言外,再多些就畫蛇添足了,於是擱筆不寫。結果那一年祖詠沒有考中,而這首詩卻成為詠雪的千古名作。

    題目既為“終南望餘雪”,也就是從長安願望終南山的雪景。第一句“終南陰嶺秀”已然先表出遠望終南之景,唯有“陰”嶺,方有餘雪。緊接著此句便承接而來,“積雪浮雲端”,並非滿山大雪,而是雪後晴天所餘的“積雪”,山頂積雪,如浮雲端。

    第三句“林表明霽色”,則以夕Sunny照入景,將終南之秀、積雪浮雲在光照下的“霽色”描繪而出,雪之形態、雪之色彩盡皆描繪出來,同時夕陽之照又引出下句“暮寒”,雪之寒意也順勢而出。短短四句,句句承接,將終南之形,餘雪的形、色、寒全部寫出,正如祖詠自己所說:意盡矣!

    3、《問劉十九》

    唐·白居易

    綠蟻新醅酒,紅泥小火爐。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祖詠的雪詩極盡餘雪形態,而白居易的這首《問劉十九》雖並非描寫冬雪的詩,卻於字裡行間感受得到大雪之寒。一句“晚來天欲雪”,那大雪紛飛,寒冬凜冽的場景如在眼前。新釀的酒、溫暖的爐、將下的雪、遠方的友!一個“雪”字寒意盡出,襯托出小詩中暖意融融、煮酒問友的心情!

    4、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極端的沉寂,“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極端的靜態。柳宗元的這首詩雪景蒼茫,幽冷孤僻。僅僅“江雪”二字就已概括雪景之蒼茫遠闊,而“絕”、“滅”“孤獨”更是將此雪襯托的冷極、幽極,讀之便有寒意,可謂絕矣!

    5、《和張僕射塞下曲·其三》

    唐·盧綸

    月黑雁飛高,單于夜遁逃。

    欲將輕騎逐,大雪滿弓刀。

    邊塞冬季早而長,雪花大而多,因而邊塞詩中常見雪景。譬如岑參的《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就極為經典。而短詩中這首《和張僕射塞下曲》也極為經典。這首詩中,雪並非主角,但雪景卻是高潮。

    前兩句刻畫出月黑雁飛的肅殺夜景,點出“單于夜遁逃”的事件,後兩句則寫將士們豪邁頓生“欲將輕騎逐”,一句“大雪滿弓刀”將茫茫夜色,雪花紛飛的的蒼涼之景描繪出來,將士們在夜雪之下集結追敵,雪之靜謐、兵之熱血豪氣,互相襯托,更覺雪之大,心之壯!雪雖非主角,但在將士們豪情壯志的襯托下,雪下的愈加大,紛紛不止!

  • 4 # 光明磊落v

    孤獨簑笠翁,獨釣寒江雪。很有詩意,此情此景讓人深景。一個披著簑衣,戴著斗笠的老人,獨自在白雪茫茫的江邊忍受著冬日刺骨的寒風垂釣,讓人傷感,生活是多麼窮困潦倒,也許是吃了上頓沒下頓,為了生計只好垂釣!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小孩7歲了,吃飯必須要看手機才肯吃,這樣的小孩怎麼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