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憶壺老酒
-
2 # 生活就是學問
監獄就象是一個小社會,有著自己的一套規章制度和管理方式。
犯人經過漫長的改造生涯,在各監區各大隊做著每天都重複而繁重的工作,當刑期只剩兩年時間時,就會被提升為寬管犯人,這需上報監獄批准,批准後就正式成為寬管犯。
寬管犯要比其他犯人寬鬆自由的多,主要從事打雜幹零活及自由度更高的工作不會再被固定在車間一角內,也不會被所謂的大組長盯得死死的,更不會為了每天的任務額而拼命的幹了,偶爾還有機會開個小灶,吃頓大餐。
當刑期只剩一個月時,監獄內設有出監隊,所有刑期只剩一個月的犯人都會被集中在這裡,有的監獄只會讓這些人在院內院外乾點打掃衛生,除草,修枝剪葉等工作,住宿條件也相對高一些,除樓房大門夜間上鎖外,其他的門都不在上鎖。
據有的犯人講就是太費煙了,這是一種炫耀也是事實,究其原因,就是工作不繁忙了,多年的媳婦要熬成婆了。
多說一句,雖然刑期只剩一個月了,但依舊還是犯人,監規還是要遵守的,千萬不能得意忘形自我放縱。
有過例子,在出監前一天,和要好的幾個犯人在一起吃飯,大家為他慶祝,這本事好事,可是卻樂極生悲,吃完飯回到監舍就和同監犯人打了起來,結果把對方打死了,被判了十三年甩到了別的監獄,可惜不?好日子楞是被他過得稀爛。
所以,只有當拿到放票走出那道大門時,才算一個真正自由的人。
在監獄即將被刑滿釋放的犯人在最後一個月是最難熬的,尤其是在監獄服刑時間較長的犯人這最後一個月對於他們而言簡直就是一種煎熬。
早在八九十年代,我曾在東北某老改支隊(監獄)從事犯人的管理工作。作為一名監獄的管教掌握在監服刑人員的改造情況是必修課,但若想把這項工作做到極致其難度是非常大的。那個年代勞改隊是以大大隊,中隊,分隊進行劃分的。每個分隊的服刑人員大約在三十名左右,由兩名管教(分隊長)對其進行加以管理。隨時掌握並瞭解每一名服刑犯人的家庭及婚姻狀況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對於那些服刑人員出現父母病重或亡故以及妻子提出離婚的這樣的思想工作做起來難度比較大一些,因為他們在這期間的思想波動會很大。
只要是人都是有感情的其中包括在監獄服刑的犯人也亦是如此,他們(犯人)同樣有著情感與良知也同樣有著辨別是非的能力,只要管教的思想工作做到位(談心)他們也同樣會知到感恩。中國的司法政策是人性化的,主要是以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為原則。那麼作為一名管教又該如何的去感化他們?這才是身為一名管教人員真正的職責所在。我們都知道既然是在“監獄”服刑的犯人都是對社會存在有極其嚴重的危害性,只有在監獄對他們進行勞動與思想改造洗滌他們的靈魂將來出獄成為一名遵紀守法的人。
我們再回到主題,為什麼說服刑人員在刑滿釋放前的一個月會備受煎熬?因為在這段時間內,他們的思想活動是極其複雜的。在監獄有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作為分隊長(管教)有權對於即將刑滿釋放出獄的犯人在勞動方面給予適當進行調節,如,對新入監的犯人進行培訓組織學習各項監規紀律,或者是做一些搞衛生之類的簡單雜物。另外,他們在出監(刑滿釋放)的頭一天夜晚還有一項相對較優厚的待遇,那就是對於就寢時間給予適量的寬限。比如說規定的就寢時間為8:00。那麼對於即將被釋放的人員基本寬限為兩個小時。因為他們畢竟在監獄服刑了十數年,那麼在這段漫長的時間內與同監犯人相處有三五知己也在情理之中。所以說在這兩個小時內他們可以在一起訴說一些離別之情也可以進行一頓簡單的晚餐。前來送行的獄友也會隨身攜帶一些如,午餐肉罐頭,泡麵,花生米,糖果之類等食物以示送行並送上祝福。
釋放當日由本分隊的管教(分隊長)親自為其送行, 並最後一次給予他們希望與囑託。希望他們在今後的人生道路上能夠“鼓起生活的勇氣,揚起理想的風帆。蕩起旅途的雙槳,走向新生的彼岸”。黑色的鐵門為他們徐徐開啟,等他們還過監獄警戒線的那一刻就已經是一名合法公民了。但就在那一刻無論是刑滿釋放人員還是管教人員的心情都是極其複雜的,多數走向新生的刑滿釋放人員都會回眸一望。尤其是當他們噙滿淚水的雙眸像管教揮手道別的一瞬間,作為一名監獄的管教也會為之所動容,因為畢竟近距離的接觸了數年之久。
國之良策,法治當先。
案例警鐘, 時刻敲響。
在法制日益健全的今天,只有去學法,懂法,守法,才能夠遠離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