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影視全視角

    當孩子犯錯時,父母應該使用正確的語言,來對孩子進行教育,若只是一味地責罵,只會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對孩子的教育起不到任何作用。而且父母的話對孩子的影響很大,心理學家建議,父母可以用愛的語言,這樣能使孩子終身受益。

    你可曾對著遊樂場的哈哈鏡看自己扭曲歪斜的模樣?你怎樣想?很不自在吧?因為那是哈哈鏡顛倒了你的形象,假如你見過自己的這副模樣,你也許會相信,哈哈鏡反映出來的確不是自己,並懷疑鏡子是不可靠的,或責怪鏡子歪曲了你的形象。

    孩子同樣不會懷疑從父母談話中所看到的自己的形象,即使父母批評他不好,他通常也深信父母說得對,很容易認為自己確是愚蠢、懶惰、笨拙、自私或不負責任。當父母對孩子說“你真難看”,“你什麼都做得不對”時,並不會使孩子覺得自己真的難看,什麼也做不好,其實孩子需要的不是批評,而是不要把他貶低的意見。

    13歲的斯蒂芬用羹匙幾乎把一鍋巧克力布丁都舀進自己的大碗裡。母親正要責備他:“你真自私,只顧自己吃,家裡不止你一個人呀!”幸而她明白,光指出孩子的缺點幫不了他,不會令他關心別人。於是她說:“斯蒂芬,這個布丁要分給4個人吃的。”“噢,對不起,”他回答說,“我舀些回去吧。”

    我們不知道自己每天說話用的字眼影響有多大,只管恣意對孩子嚷叫。我們發命令、提意見、橫加干涉,想到什麼便說什麼,時常說得不清楚,甚至說得不對,沒有察覺有些字眼可能會傷害孩子的心靈。我們聽不見自己的嗓子和語氣,不講究說話的技巧和禮貌。

    孩子受到傷害,不是由於沒人愛他,而是無法和他們溝通心意。我們缺少一種能夠傳達愛心,使孩子覺得有人需要他、尊重他、欣賞他的語言。

    我們知道應該用什麼字眼,那是我們父母跟客人或陌生人談話用的字眼,既不傷害感情,也不挑剔別人的行為。我們跟最親愛的人交談,當然應該用產生愛而非產生恨的話;減少爭議,而非打破願望的話;令人生氣勃勃,而非挫人銳氣的話。

    一天下午,8歲的葛瑞格放學回家,垂頭喪氣。“我恨老師,”他尖聲叫,“她向我大聲呼喝。我以後再也不回校上課了!”許多家長會這樣說:“這是你上課不留心聽課的結果,希望你受到了教訓!”

    幸而葛瑞格的媽媽明白,孩子生氣時,需要人諒解而不是批評。她說:“這搞得你多難為情!在朋友面前受申斥,真丟臉!難怪你這樣生氣。誰都不喜歡受人這樣對待!”

    作為母親的既不怪老師,也不怪兒子,反而在乎兒子被老師責備時的感受,人人都似乎注意孩子的行為,關心他的成就,可是孩子更希望父母能關注他心裡的感受。

    孩子對於心裡的感受不能自已,告訴大人需要勇氣。我們不要令他畏縮,不敢說出痛苦的經歷。

    四歲的黛碧告訴媽媽:“我討厭奶奶。”媽媽大吃一驚,急忙回答:“不,你不會的,你喜歡奶奶!她送禮物給你,帶你到處玩,你怎麼可以說這樣的話?”黛碧還是堅持:“我討厭她!”

    現在媽媽真惱了,決定用更嚴厲的“教育法”:打黛碧的屁股。但孩子很聰明,不想再受罰,就改變語氣說:“媽,其實我愛奶奶。”於是媽媽抱著她,吻她,稱讚她是好孩子。

    黛碧得到了什麼教訓呢?說真話有危險,屁股會捱打;說謊會討人喜歡。媽媽喜歡說謊的小孩子,只能說些她喜歡的話。如果要鼓勵黛碧說真話,她媽媽應該這樣說:“我明白你的感受。你不一定要愛奶奶,可是我希望你尊敬她。”

    我是心理治療專家,知道用不同方式跟病人說話有不同的效果。言語是我的工具。幾年前我就發現,說話不講技巧的父母傷害了孩子,再由我們這些受過訓練的心理治療專家去挽救,實在毫無道理。這是我無意中發現自己怎樣跟子女說話時感悟出來的。原來我就像母親跟我講話一樣:責備、使人羞愧難堪、憤怒狂喊。我決意在今後對待子女猶如對待病人一般,不能讓我幼年時期在父母家中受過的委屈重演。

    我們總以為只有心理失常的父母才會傷害子女,不幸的是,仁慈而好心的人也會說出令人氣餒的話,甚至稱讚孩子時都常常引起反感。正面批評孩子的個性或成績,即使是嘉許,孩子聽了總有點懷疑,還不如說,表示尊重他。

    每逢我試圖鼓勵做父母的學習說些關懷的話時,他們總是大聲嚷道:“我的子女都十幾歲了!木已成舟,無可挽救!”

    教育孩子,會不會太遲?對青少年來說,肯定不會。事實上他們特別幸運,因為他們有第二個機會。青少年看來似乎雜亂無章,拿不定主意,其實正在改造自己,以適應環境,我們做父母的可以影響他們所選擇的方向,用愛的語言和他們交談,效果自然不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三十多歲的人在街上撿費品賣丟人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