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英雄不問出處,可某些方面的出處卻決定了英雄的結局,看看曹操的命運,再看看劉關張三人,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三國演義》對劉備的描述第一句就是不甚讀書,也就是說沒什麼文化,但常以中山靖王之後裔自居,在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盛行,這也算是給自己鍍了層金,皇室宗親無論做什麼事,算起來也叫師出有名了吧!做為末落貴族的劉備也只能以賣草鞋為生,勉強渡日,碰上同在一個小鎮上賣豬肉的張飛,和殺了鄉紳四處逃亡的關羽,因國事紛亂,加上自身的不如意,三人借酒消愁相談甚歡,隨後在桃園三人結為異性兄弟,決定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時值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劉關張三人從軍鎮壓起義,雖有功,但在那個官場黒暗任人唯親的時代,沒有背景靠山的三個人得不到重用,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其間雖有“三英戰呂布”,關公騎赤兔馬萬軍叢中斬顏醜文良的佳話,最終一路拼死相搏卻還是難有作為。
直到“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才有了大戰博望坡,火燒新野之勝,無奈人少地稀無力對抗曹操大軍的掩殺,在趙子龍血戰長板坡,張飛一騎嚇退千軍萬馬之餘,也只能再退至江夏,才算有人喘息之機容身之所,在諸葛亮三寸不爛之舌戰東吳群士,取得了聯吳抗曹的外交勝利,最終以少勝多在赤壁之戰大勝曹操,從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也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基業!
在赤壁之戰之後穩住東吳和曹操,劉備開始帶著兄弟們進軍川地,其實這都是些偏遠野蠻未開化的少數民族地區,曹操佔據了中原主要之地,孫權佔據了江南魚米之鄉,劉備進取西川也是無奈之舉。在面對嚴顏和黃忠這樣的老將,反觀後來同為五虎之將的趙雲和馬超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張飛和關羽的表現可謂差強人意,士代夫那種任人唯親的作風無處不在,這也是時代的侷限性。
在完成霸業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後,關羽鎮守荊州防範東吳,但傲慢的柄性讓關羽除了“單刀赴會”,“剔骨療傷”的個人英雄主義之外,最後落得個“敗走麥城”,葬送了荊州和諸葛亮再三叮囑的聯吳抗曹的重託,致使蜀吳反目成仇,更葬送了張飛和劉備的性命,江湖上因為關羽“千里走單騎”送嫂嫂迴歸,敬他是條義薄雲天的漢子,尊稱關公,個人品格沒問題,只能做個衝鋒陷陣的戰將,但在亂世的年代難堪大任,做到帥位,鎮守荊州可能有劉關張結義之嫌,也是諸葛亮做出的最無奈和最痛苦最艱難的決定之一。
因為驕傲自大而丟了性命的關羽,卻搞的劉備差點丟了萬世基業,張飛在聽聞此事之後,本來奢酒如命,現在更是變本加厲,耍酒瘋隨意毆打他人,酒品如人品,要不是劉備罩著,像張飛這樣的人估計都死了十回八回了,這次終於栽了,劉關張三結義,兩顆頭顱都沒了,在三國名將裡,關羽張飛如此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
“妻女為衣裳,兄弟如手足”,發出如此重男輕女,唯利是圖的劉備,怎麼能錯失以仁義道德治天下的機會,不聽諸葛亮聯吳抗曹的苦苦勸告,一意孤行起兵伐吳,其中或許有藉此機會吞併東吳的私利,帝王之術不是一般人能懂的,卻在白帝城被人家火燒連營,幾十萬大軍如赤壁之戰一樣慘淡而歸,劉備氣絕身亡託孤諸葛亮。
劉關張自桃園三結義起,戎馬一生,有傳奇,是英雄,但在性格使然和時代侷限下,只是被無限放大罷了,比起張郃,張遼,夏侯淵,陸遜,呂蒙等一班知進退懂謀略,在配合戰略戰術以及顧全政治大局的情況下,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才能,封侯拜相名留青史不為過,關羽張飛沒有什麼文化,和鄉野匹夫沒什麼區別,在戰略層面還是差了點,多少經過了藝術的加工,更沾了劉備做為帝王的光。
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起事之初,到後來如喪家之犬般疲於奔命碌碌無為,直到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輔佐,才成就魏蜀吳三足鼎立的霸業,不喜歡讀書的劉備用同情天下的心抓住一無所有的民眾,對諸葛亮無比信任顯示出他的王者氣慨,所以劉備可以成為王者,而不適合為帥,關羽義薄雲天卻不懂的:所謂兵者,詭道也!敗走麥城是他的宿命,只能為將,難堪大任,張飛喜歡喝酒而且耍酒瘋,自古名將裡掰著手指頭也找不出他這一號,所謂的猛張飛只是酒壯慫人膽的一種表現罷了,封侯拜相絕對輪不到他。
真正的帝王將相還是要如曹操那樣: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雖然不如桃園三結義般的近人情,可歷史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鬥爭,都是殘酷無情的!作為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知識決定命運!
我是赤水的外婆橋,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就當是做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談,希望多多給我支援和鼓勵哦!
所謂的英雄不問出處,可某些方面的出處卻決定了英雄的結局,看看曹操的命運,再看看劉關張三人,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三國演義》對劉備的描述第一句就是不甚讀書,也就是說沒什麼文化,但常以中山靖王之後裔自居,在當時的社會等級制度盛行,這也算是給自己鍍了層金,皇室宗親無論做什麼事,算起來也叫師出有名了吧!做為末落貴族的劉備也只能以賣草鞋為生,勉強渡日,碰上同在一個小鎮上賣豬肉的張飛,和殺了鄉紳四處逃亡的關羽,因國事紛亂,加上自身的不如意,三人借酒消愁相談甚歡,隨後在桃園三人結為異性兄弟,決定開創屬於自己的天地!
時值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劉關張三人從軍鎮壓起義,雖有功,但在那個官場黒暗任人唯親的時代,沒有背景靠山的三個人得不到重用,先後投奔過公孫瓚,陶謙,曹操,袁紹,劉表等諸侯,其間雖有“三英戰呂布”,關公騎赤兔馬萬軍叢中斬顏醜文良的佳話,最終一路拼死相搏卻還是難有作為。
直到“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才有了大戰博望坡,火燒新野之勝,無奈人少地稀無力對抗曹操大軍的掩殺,在趙子龍血戰長板坡,張飛一騎嚇退千軍萬馬之餘,也只能再退至江夏,才算有人喘息之機容身之所,在諸葛亮三寸不爛之舌戰東吳群士,取得了聯吳抗曹的外交勝利,最終以少勝多在赤壁之戰大勝曹操,從此形成三足鼎立的局面,也開始了屬於自己的基業!
在赤壁之戰之後穩住東吳和曹操,劉備開始帶著兄弟們進軍川地,其實這都是些偏遠野蠻未開化的少數民族地區,曹操佔據了中原主要之地,孫權佔據了江南魚米之鄉,劉備進取西川也是無奈之舉。在面對嚴顏和黃忠這樣的老將,反觀後來同為五虎之將的趙雲和馬超攻城拔寨所向披靡,張飛和關羽的表現可謂差強人意,士代夫那種任人唯親的作風無處不在,這也是時代的侷限性。
在完成霸業魏蜀吳三足鼎立之後,關羽鎮守荊州防範東吳,但傲慢的柄性讓關羽除了“單刀赴會”,“剔骨療傷”的個人英雄主義之外,最後落得個“敗走麥城”,葬送了荊州和諸葛亮再三叮囑的聯吳抗曹的重託,致使蜀吳反目成仇,更葬送了張飛和劉備的性命,江湖上因為關羽“千里走單騎”送嫂嫂迴歸,敬他是條義薄雲天的漢子,尊稱關公,個人品格沒問題,只能做個衝鋒陷陣的戰將,但在亂世的年代難堪大任,做到帥位,鎮守荊州可能有劉關張結義之嫌,也是諸葛亮做出的最無奈和最痛苦最艱難的決定之一。
因為驕傲自大而丟了性命的關羽,卻搞的劉備差點丟了萬世基業,張飛在聽聞此事之後,本來奢酒如命,現在更是變本加厲,耍酒瘋隨意毆打他人,酒品如人品,要不是劉備罩著,像張飛這樣的人估計都死了十回八回了,這次終於栽了,劉關張三結義,兩顆頭顱都沒了,在三國名將裡,關羽張飛如此的結局不禁令人唏噓!
“妻女為衣裳,兄弟如手足”,發出如此重男輕女,唯利是圖的劉備,怎麼能錯失以仁義道德治天下的機會,不聽諸葛亮聯吳抗曹的苦苦勸告,一意孤行起兵伐吳,其中或許有藉此機會吞併東吳的私利,帝王之術不是一般人能懂的,卻在白帝城被人家火燒連營,幾十萬大軍如赤壁之戰一樣慘淡而歸,劉備氣絕身亡託孤諸葛亮。
劉關張自桃園三結義起,戎馬一生,有傳奇,是英雄,但在性格使然和時代侷限下,只是被無限放大罷了,比起張郃,張遼,夏侯淵,陸遜,呂蒙等一班知進退懂謀略,在配合戰略戰術以及顧全政治大局的情況下,發揮出自己應有的才能,封侯拜相名留青史不為過,關羽張飛沒有什麼文化,和鄉野匹夫沒什麼區別,在戰略層面還是差了點,多少經過了藝術的加工,更沾了劉備做為帝王的光。
從劉關張桃園三結義起事之初,到後來如喪家之犬般疲於奔命碌碌無為,直到三顧茅廬求得諸葛亮輔佐,才成就魏蜀吳三足鼎立的霸業,不喜歡讀書的劉備用同情天下的心抓住一無所有的民眾,對諸葛亮無比信任顯示出他的王者氣慨,所以劉備可以成為王者,而不適合為帥,關羽義薄雲天卻不懂的:所謂兵者,詭道也!敗走麥城是他的宿命,只能為將,難堪大任,張飛喜歡喝酒而且耍酒瘋,自古名將裡掰著手指頭也找不出他這一號,所謂的猛張飛只是酒壯慫人膽的一種表現罷了,封侯拜相絕對輪不到他。
真正的帝王將相還是要如曹操那樣:寧叫我負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負我!雖然不如桃園三結義般的近人情,可歷史無論是軍事還是政治鬥爭,都是殘酷無情的!作為詩人,政治家,軍事家的曹操,讓我們明白一個道理:知識決定命運!
我是赤水的外婆橋,以上僅是個人觀點,就當是做為大家茶餘飯後的笑談,希望多多給我支援和鼓勵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