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十項全能斜槓青年

    對於登山者來說,雪崩是頭號大敵。

    1922年,由吉·布魯斯帶領的英國第二次珠峰探險隊中七位夏爾巴因雪崩喪生,這是人類首次喪生珠峰。即便是日後南北兩側的傳統路線也不斷地發生雪崩慘劇;1970年4月5日,日本隊的八名夏爾巴因雪崩遇難;1974年9月9日,法國隊的六名夏爾巴被雪崩奪去生命;1989年5月27日,波蘭隊五人也不幸遇難1991年在吉爾吉斯斯坦境內的列寧峰5,300米二號營地,43位登山者因空前大雪崩而喪命,釀成登山運動史上最大的雪崩慘劇;1999年,號稱美國有史以來最全面性的登山家Alex Lowe,在攀登希夏邦馬峰時因雪崩喪命:2003年7月,安第斯山脈中部海拔5,800米的美麗的Alpamayo峰奪去了十個登山者的生命。1957年,中華全國總工會登山隊攀登貢嘎山,一人在行軍時因雪崩遇難;1961年,國家登山隊攀登公格爾九別峰,四人因雪崩遇難;1979年,中日聯合攀登珠峰偵察組王洪寶等三人遇難;1991年,中日聯合登山隊攀登卡瓦格博峰,17人因特大雪崩遇難。

    在貢嘎山死於雪崩的登山者多達十幾人

    貢嘎山是青藏高原到康滇褶皺過度帶上最高的山峰,金字塔形的主峰三面都是圓滑的坡度極大的坡面,惟有一面是稍微緩一點的凹進去的圓錐面,這是攀登貢嘎山的必經之路。

    而此處恰恰就是貢嘎冰川發育的地方,由於坡度太大,這裡經常發生雪崩,冰雪衝擊而下,將攀登者埋沒。同時,因為貢嘎地區靠近四川盆地邊緣,潮溼的盆地裡的水汽使冰雪積累很厚,所以雪崩發生非常頻繁。

    1980年,美國隊攀登貢嘎山,隊中有世界著名登山家、第一個無氧登頂K2的Rick Ridgeway,Patagonia創始人Yvon Chouinard和著名高山向導Kim Schmitz,遭遇雪崩,隨行的攝像師遇難;

    1981年,日本隊攀登貢嘎山,登達海拔7,450米,七人全部因雪崩遇難;一年後,另一支日本隊再攀貢嘎山,在海拔7,500米處,兩人遭遇雪崩,一人遇難,另一人奇蹟生還;

    1994年,日本隊攀登貢嘎山東北山脊,四人遇難;

    1998年,南韓隊四人攀登貢嘎山東北山脊路線,一人因雪崩遇難。在貢嘎山死於雪崩的登山者多達14人。

    1957年,中國全國總工會登山隊攀登貢嘎山時,一人遇難

    雪崩同樣發生在青海和新疆的山區

    1984年,武漢地質學院和日本長野縣聯合組隊攀登阿尼瑪卿二峰。

    9月11日,中日雙方11人攀登至海拔5,800米的U形谷地形,前方有一堵高約三百米、45度的冰雪坡,日本隊員斜切雪坡時發生了雪崩,曾曙生與下山真理枝等隊員被埋在雪裡。

    萬幸的是,最後一個結組的四個隊員沒有被埋,他們迅速沿著結組繩挖掘。這是一個非常典型的、依靠集體力量的雪崩自救互救的案例,十分鐘後全部脫離了危險。其中,曾曙生在危機中急中生智從小洞中向外扔出紅色太陽帽,給尋找者指明瞭遇險具體地點的做法廣為流傳。

    但1990年攀登托木爾峰的日本隊就沒有這麼幸運,三名先遣隊員與後方失去聯絡,志願隊員上山救援發現出事地點發生了大規模雪崩,他們連續尋找了五天,仍未找到失蹤隊員,也被風雪圍困在山上。

    大本營隊員向當地政府求救,後來緊急調動直升機,救了兩名志願隊員,經分析,三名失蹤隊員可能因雪崩而遇難。

    慕士塔格曾發生的小型雪崩

    雪崩主要型別

    積雪的山坡上,當積雪內部的強度(粘結強度)抗拒不了它所受到的應力(擠壓、拉伸、剪下)時,向下滑動,引起雪體滑動、崩塌,這種自然現象稱為雪崩。

    最常見的雪崩是聚積的雪突然滑下斜坡。當山自身的一部分突然垮掉,導致岩石、礫石和沙的混合物一起滑下時,會發生雪崩。當暴雨、地震或積聚的壓力達到某一點(此時結構突然變得不穩定)時,也可能引發此類現象。

    雪崩的形成原理(簡單分析)

    落下的雪花結構會影響雪的堆積方式,決定了雪層之間的穩固程度。山坡上的積雪一直處於變動之中,最初是天空降雪下來形成積雪層,這些積雪層在冬天不斷變化,有些變硬、有些變軟,兩者持續迴圈。壓在上面的新雪迅速冷凝,因而比下面的雪層更密更重,使得覆蓋在整個山坡上的雪不穩固而容易塌陷下滑,從而造成了雪崩。

    根據這個原理, 可由山坡的角度來判斷髮生雪崩危險程度的高低:

    在平緩不超過30度的山坡上,重力會把積雪固定住,不太可能發生雪崩。而在陡峭超過60度的山坡上,雪還未堆積成塊便已滑落,也不易形成雪崩。介於30度~60度的山坡上的積雪,既有一定的重力又沒到可以滑落的地步。

    橫圖 | 雪崩通道示意圖

    每一片雪花都堆積凝結,數百萬噸的積雪僅能暫時維持平衡,隨著氣溫的變化,部分雪層軟化成顆粒狀的“糖雪”。此時,任何響動都可能觸發雪崩。積雪一旦鬆動,“糖雪”就會像無數小鋼珠般滾動,越滾越大,越滾越快,並最終讓下滑的雪塊加速到高達240公里的時速。

    全面評估雪崩的危險性,需要從四個方面入手:地形、雪層、天氣、人的因素。

    當你在冰雪地活動時,無論是選擇前進路線還是尋找營地時,必須隨時注意以下四個問題:

    地形是否容易產生雪崩?雪層穩定與否?天氣是否容易造成雪崩?人的決定是否合理?是否有足夠的知識決策?

    一、地形因素

    你必須辨識出雪崩的崩塌區、可能的行進路徑與終止區;大型雪崩還會產生煙雪區,在崩雪前方會有一段區域充滿急速移動的雪塵氣流,乾的冰崩特別容易造成這種煙雪。有的雪崩會經過一段峭壁,有的雪崩其區域界定不明確,特別是小型雪崩。

    你必須隨時注意較陡的雪坡,即使路線上方只有十米高的雪坡,仍有可能產生致命的雪崩。雖然辨識雪崩地形是評估雪崩危險的第一步,但許多雪崩生還者都未能辨識出地形的危險,常有的誤解是“這一段小山坡不會有雪崩”,或是走在一個谷地,卻對遠方的陡峭雪坡毫無戒心。評估地形的危險需要從以下六個要素認識:

    二、雪層因素

    1、雪坡坡度

    當坡度增加時,積雪承受的壓力也較大。一般雪層滑崩的坡度介於25度~60度,最常發生的坡度介於35度~40度。在安全狀況下,你可以挖開雪層,測量下方冰層或是岩層的坡度,這樣可以知道表面雪層與底部岩床坡度的差異,評估雪層的受力。

    2、雪坡特點

    雪坡的特點包括向風面或背風面、向陽面或背陽面(北半球北面都是背陽面、南面都是向陽面)。向風面的雪層較硬,背風面則可能發展出雪簷,背陽面的雪況因低溫而相對穩定,向陽面雪況受Sunny影響而變化較大。雪坡若早上被周圍山峰的影子遮住,接著又直接被接近中午的Sunny加溫,其不穩定的程度更雪坡上的支撐

    3、雪坡上的支撐

    包括突出的巖堆、樹木、建築物等。這些支撐物會使雪坡處於穩定的狀態,但必須注意的一點是,如果積雪超過支撐物的高度,則仍有雪崩的可能。

    4、雪坡外形

    這片雪坡落差很大?距離很遠?或只是個小雪坡?一片兩公里寬、落差500米、坡度30度的大雪坡,新近降落的松雪可能無力支撐整片雪坡而容易發生雪崩;同樣的坡度與新雪,但只有50米寬、10米高的雪坡,就可能支撐得住。有個陷阱要小心,你所處的位置若為平緩的雪崩終止區,通常看不出任何危險,但一個行進數公里的大雪崩可能從你想不到的方向直撲而來。

    5、植物生態

    樹林或草原在雪崩常發生的路線上無法生長,即使有些先驅植物,但也與兩旁的植物生態系不同。樹木若有傾斜、折斷、連根拔起的現象,可能是雪崩造成的。

    6、雪崩歷史

    雪崩總是在同一個山坡上一再發生,問題在於何時發生與規模大小而已,因此多從熟悉當地環境的人處收集資料,如巡山員、當地居民、老山友等,會很有幫助。但要記得,人類對雪崩的知識與經驗累積不過百年,相比大自然的悠久歷史與千變萬化,仍有許多未知的危險靠你自己小心注意。

    粉狀雪崩常常會形成巨大的氣流

    7、雪層穩定度測試

    有數種方法可以測試雪層的穩定度,這些方法都是對雪層施壓,以檢測其反應。這些測試不會花很多時間,但十分有幫助。要進行測試前,應先有條理地審視每一個關於雪層穩定性的因素,建立基本資訊,這有助於正確解釋你的測試結果。另外,應隨時觀察最新的環境變化更新評估。進行評估時,你必須常常離開行進路線,去看、去聽、去感受雪的狀況是否存在不穩定的因素;只要你這樣做,多少都能得到一些有用的資訊。

    除了以上這些基本評估,還有進一步的測試方法,最基本的就是用冰鎬或是登山杖(先取下阻雪託),刺入雪地試試雪層的穩定。其他的測試方法需要比較多的專業知識與時間,簡單的為薄弱層測試方法,在雪層70釐米深處,挖掘直徑30釐米的“雪餅”,觀察雪層各層的薄弱程度。

    8、使雪坡不穩定的典型天氣

    短期大雪:增加了雪層的重量。大雨:增加雪層的重量,但對雪層之間的結合力沒有幫助。融化再結冰的過程反而使雪層變得脆弱。長期的低溫晴天之後的大雪:長期低溫的好天氣使底部雪層形成硬冰或白霜狀態,後來降雪無法與底部雪層結合。風暴起於低溫,結束於高溫時,因為低溫幹雪與底部雪層,無法良好結合。強風帶來明顯的風積雪:是雪簷雪崩的主因。長期低溫後,溫度持續快速上升,冬末春初最明顯。整個冬季的積雪,會因脆弱層溫度持續上升,越來越弱而崩塌。強烈的Sunny,加上薄薄的雲層:二次輻射使雪坡表層溫度上升,這時若脆弱層存在,則雪簷崩塌或松雪滾落(Sunny雪球)都可能導致大規模的雪層崩塌。

    三、人為因素

    有的人可以在危險的雪坡中找到安全的路線透過,也有人因為誤闖危險區域而引起雪崩;人的素質也是雪崩危險的因子之一,主要可從人的態度、假設與後果、裝備技術和事前準備這三方面來談。

    通常有兩種人容易遭遇雪崩:新手與老手。

    新手對雪崩危險一無所知且毫無準備,他們不懂評估認知雪崩危險、也沒有雪崩求生能力,對遭遇雪崩顯得驚訝與不解。

    老手則因為對雪況判斷錯誤、高估自己的能力而遭遇危險;這些老手通常在活動能力上很強,可能是個登山高手或是滑雪專家,但許多這類專家都沒有花時間去學習雪崩評估技巧,或高估自己的技術與運氣,登山隊伍通常依賴一兩位老手做決定。若這些老手犯了錯誤,其他成員將無能糾正、與老手一同陷入危機,即使倖存也失去了正確決策能力。

    所有雪崩危險評估都應依據事實資料去做,資料蒐集得越多越完整,你的雪崩知識越豐富,排除個人情感與過度解釋高估或低估,才能做出正確的判斷。例如:你可能聽某人說這條路線很安全,從未發生雪崩,這時你應該做的是收集其他資料去佐證,而非一味相信一面之詞。你不能因為天快黑了趕著回營地,或是自認自己夠強壯、遇到雪崩能處理,或是自己夠幸運、不會遇到雪崩等種種主觀意識,而決定冒險。

    下面幾種狀況會讓登山者遭遇雪崩危機:

    “綿羊型”:盲目地跟著前面人的腳步,而不評估雪崩危險;“公牛型”:在結束一天的路段時,急著衝回營地而忽略雪崩危險;“獅子型”:在一天的開始,急著衝出營地而忽略雪崩危險。

    當你到達一片雪坡時,試著從雪的角度去思考,你的假設是否合理?資訊是否足夠?發生的雪崩機率有多大?萬一發生雪崩值得嗎?是否有何替代方案?想想這些問題的答案!

    四、天氣因素

    天氣狀況從降水量、風、氣溫三要素對雪坡的穩定性造成影響。

    1、降水量

    降水量直接對雪坡增加施力,雖然新雪跟降雨對雪坡的作用並不相同,新雪會累積,降雨則溶進雪層再結冰,但大量的新雪或降雨都會使雪坡極不穩定。低溫乾燥的雪坡對降雨很敏感,大雨容易流進脆弱雪層,融化脆弱層的雪,使雪坡更危險。但是這種溼雪坡一旦再經由低溫結冰,則相對更加穩固。降雨可能形成薄冰層,這對其下雪層可增加穩定性,但對後來堆積的新雪則較不穩因。

    積雪量一向是造成雪崩的一個決定性因素。

    新雪是否穩固,取決於現有雪層表面的狀況,一般來說,粗造、凹凸不平的雪層對新雪會有比較好的結合力。但某雪層到底能承受多少積雪沒有人說得準,歷史性的大雪可能帶來你難以想像的雪量,同時造成嚴重的後果。

    除了單純的降水量外,降水的強度(降雪量除以時間)也是重要的因素。同樣的雪量,時間越長越安全,越短越危險;三小時降一米的雪比三天降一米的雪要危險得多。

    2、風力的影響

    即使是晴天,雪坡也可能因風力影響而不穩定,何況許多週期性壞天氣常以強風開頭、強風收尾。強風會直接對雪坡施壓,有可能增加雪坡所受的壓力;強風會帶來風積雪,風積雪非常容易形成不穩定的雪層;強風也會破壞雪層的結合,使雪層保持在鬆散狀態。

    判斷風力對雪坡的影響,可從風的方向、速度、持續的時間去判斷。

    一般來說,向風面是比較安全的路線。

    3、溫度的影響

    溫度對雪層穩定性的影響重大,其影響因素包括:地表與空氣的溫度、溫度改變的趨勢、太陽輻射、地表輻射、與大氣二次反射的輻射。對雪層加溫往往造成雪層的物理性質變化,雪層溫度升得越快越高,變質作用也越快。

    低溫時來臨的暴風雪,若在高溫時結束,比高溫開始低溫結束的暴風雪要危險,那是因為低溫的幹雪與底部雪層無法產生良好的結合。冬天結束春天來臨時,長期低溫的雪層碰上溫暖的春季天候,就很容易產生雪崩。

    雪崩形成要素:

    合適的環境+不穩定的雪層+力的恐怖平衡+觸發雪崩的外力=>產生雪崩

    環境:坡度、向陽、背風;雪層表層:脆弱層、底層分明;力的平衡:支撐力與壓力差距不大;外力:新積雪、Sunny、登山者。雪崩救援

    雪崩搜救的原則是時間就是生命。

    讓大家水平排開,保持手臂間距,從你懷疑可能掩埋區域的上端開始朝下搜尋。垂直手持探針,同時按左右腳插刺,逐步向前探尋。保持直線,往上一大步,重複操作。讓一個人發令協調,保持有組織地、系統地進行。如果有人探到什麼,在此區域周圍橫向搜尋,用雪鏟挖掘,其他人繼續往上探尋。如果你們人數眾多,按肘距排開,把雙手放在髖前,在你們的正前方插刺探尋。同時系統地,逐步向上探尋。這是個緩慢而且麻煩的搜救方法。挖掘出遇難者應當立即展開急救並使其緩慢升溫,直至清醒後再給予熱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有哪些壞習慣會影響孩子身體和智力發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