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談科論普

    其實你說的應該是科學研究中涉及到的道德和倫理問題。

    科學研究活動本身涉及到倫理道德,身處象牙塔的科研人員也會成為道德主體,科研活動也會成為道德研究之物件。科研人員應遵循科學共同體公認的的行為準則或規範,及時調整自身與合作者(包括其他科研人員、資助者、受試者、社會公眾/消費者)、科研人員與物(包括試驗動物、生態環境等)之間的關係,合乎倫理地開展研究工作。這就引出了“科研倫理”和“科研道德”兩個新的概念。鑑於“倫理”與“道德”的細微區別,“科學倫理”和“科學道德”的含義也各有側重。

    科學研究是一種涉及到科研人員、科技輔助人員、課題資助者、受試者/病人、社會公眾/消費者、政策制定者等諸多活動主體的社會活動。身處於一個開放的、動態的複雜社會人際網路中的科研人員,在科研活動中要獲取受試者的知情同意,尊重隱私、公正地分配負擔和收益,研究方案要有可接受的“風險-受益比”,規避潛在的經濟利益衝突,合乎倫理地開展科學研究活動。

    舉個例子,在克隆羊多利的問題上,就有些科學家反對進行克隆,特別是未來可能涉及到的克隆人,因為這涉及到倫理問題。

    同時,科學研究中的很多方面都涉及到倫理和道德的問題,比如資料的採集過程中,如何確保提供資料的人的具體資訊不被洩露。再比如科研人員不能偽造,捏造和剽竊等等。

    重慶大學研究生院的網站上有一篇題為《科研活動中常見的倫理問題及其根源是什麼》的文章,其中提到了一些倫理問題。具體包括:

    一是生命科學和醫學倫理問題。生命與醫學領域的倫理問題比比皆是,克隆人引發的人類尊嚴和家庭倫理問題、遺傳檢測引發的隱私保密問題、基因增強引發的“扮演上帝”問題、轉基因食品與轉基因農作物引發的人群健康和生態安全問題、新藥臨床試驗引發的知情同意問題,不一而足。

    二是資訊科技倫理問題。一是對個人隱私的挑戰,保護個人隱私是一項社會基本的倫理要求,如何保護個人隱私成為人類社會在網路時代首當其衝的倫理難題。二是智慧財產權保護,網路的普及越來越強烈地要求處理好智慧財產權保護與知識網路資源的共享之間的矛盾。第三是網民的道德人格,部分“網民”可以沒有家庭、工作、親人,但絕不能沒有網路,導致家庭及社會價值觀的改變。

    三是生態與環境倫理問題。由於人類對自然資源的掠奪性開發,使生態環境嚴重汙染,正常的生物鏈遭到破壞,大量的動物、植物面臨滅絕,這就引發了當代人與後代人之間自然資源和生存空間的公正分配問題,危及到人群健康問題,也涉及到動物權益維護問題,更是牽涉到科研人員、政策制定者的社會責任問題。

    四是奈米技術倫理問題。在奈米技術為人類社會帶來各種新的可能與便利的同時,也存有著潛在的風險,主要包括:生態安全和健康危害。奈米材料可能穿越面板等生物屏障,進入人體,從而帶來健康風險。奈米材料暴露在空氣中,可能對生物及環境產生難以預計的危險。

    此外,上海交通大學2017年出版了一套科學文化譯從,其中有一本譯著題為《實驗室法則》,裡面也涉及到了很多科研倫理和道德問題。

    因而應該說科學研究應該有倫理和道德的指導,遵循一定的倫理道德要求和規範。

  • 2 # 公議屬祝光榮

    要回答此問必須搞清楚“科學“用來幹什麼的?誰來做?道理自明!至於“道德“有儒的道德說法也是最常見的。還有“道德經“被人們誤以為是與儒相同的“道德“說,其實道家是不把“道“與“德“連起來用的!因“道“是遵循宇宙自然內蘊而變的!而“德“是隨道玄變的外顯方法都不是獨立的規矩!科學應該與技術關係密切,科學發現還得變成技術且用在勞動創造上變成成果之後才有為社會服務和推動社會進步的價值!故孤立地談“科學“的幾乎對體系觀上至少是存在聯動效應缺陷的。科學為人類社會服務而社會需求很多且很大涉及面很廣。對於一個真正從事科學事業者來說面對的實事存在很告訴ta還有無窮無盡的東西自己不知道而導致心理發虛絕不會出現獨尊科學的事!換句話說那些打著“科學“獨尊旗號的絕非科學工作者和勞動創造者而是別有企圖者,只是許多人不願意自己站起來據理力爭才導致其囂張的!既然是為人類社會服務的必然要有對人負責的良心才會有良行!“上善若水“說:上乘的善於做事者就應該象水一樣將事情作成良性迴圈!大約這就是道家的良心做事的原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手機中的QQ聊天記錄不小心被誤刪了該怎麼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