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火線評球
-
2 # 武陵讀易者
歸化球員完全是俱樂部自己花錢給國家做貢獻,就算全部失敗 ,也沒有誰應該負責。
很多人聽說歸化球員花了多少億,馬上出來罵街,認為浪費了國家的錢,足協負責人應該出來負責。
歸化球員是俱樂部出的錢,沒有花國家的錢,恆大花了近十個億 ,沒有什麼回報,公司都鬧要破產了。
歸化球員加入中國國籍,國籍也是更高層面審批的事情,國家這個政策其實有冬奧會的考量,足球專案只是搭順風車。
-
3 # 即樂思維
不是,能用就用,不能用就放著不影響。反正出錢的恆大國安,他有錢他願意啊,他對自己負責就好了,他花錢當然他承擔了。
-
4 # 二把手朗姆
單純從結果來看,李可和費南多這兩名球員在國足征戰預選賽的關鍵時刻無法為國效力,不管是因為傷病還是其他原因,自然稱不上成功。雖然跟艾克森這幾位相比,李費兩人正值盛年,還能保持幾年較高水準,但以目前國足預選賽岌岌可危的處境,加上國足內部對於如何使用規劃球員的種種分歧,未來兩人在重要比賽中為國建功可能性不大。
李可如果在國足,中場硬度能提升嗎?
從決定規劃球員的時候開始,對於規劃的目的就並不清晰。如果只是“帶動本土球員進步”,那規劃球員跟中超聯賽裡的外援有何區別?前些年中超裡的部分頭部外援,能力明顯超出這幾名規劃球員,本土球員又得到了多少提升呢?當然,防守球員整體跟這些強力外援過招,對抗能力確實有所提高,但是進攻時球權都把持在外援腳下,國內球員很多時候只能作為僚機,一旦沒有外援了,作為核心就能力不足了。
費南多單一爆點屬性很強
所以既然當時拉下臉來搞規劃了,不如就不要搞那些限制,誰強誰上,誰強誰當核心。規劃球員雖然不是最強外援,但比本土球員還是要強一些的,以規劃球員為進攻核心,輔以優秀的本土球員,其實在亞洲範圍內還是蠻有競爭力的。到時候成績上去了,進了世界盃了,也有利於聯賽的關注度,青訓的建設等問題。等到這些都走上正軌,本土球員的實力肯定也都全面提高,到時候規劃政策的目的也就達到了。
目前的情況,失敗的不只是李可和費南多,要想避免整個規劃政策的全面失敗,足協需要認真考慮了。
-
5 # 天與地39
要說到誰負責任,足協肯定是大頭嘍。沒有一個長久統一的規劃,目的性不強,素位屍餐,給人無所事事的感覺。再則就是歸化球員的俱樂部,盲目跟風,抓到手裡就是菜,也不看看歸化了都是些什麼人,要麼人員老化,水平下降,要麼就是些沒有責任心,沒有歸屬感,只想來拿錢的主。
回覆列表
李可和費南多的失敗,看似李鐵責任很大,卡納瓦羅就直接質疑是國家隊的訓練坑了費南多,甚至是懷疑根本就可能不科學,事實上費南多很失敗,從重慶到恆大後,他給俱樂部貢獻很有限,甚至前後反差太大,和俱樂部的關係也很生分,不像阿蘭和隊友的工作一直融洽,李可不被國家隊信任,最終在國安也打不上球,現在房地產週期降溫,除了行業問題和隱患,還有沒人打算玩下去的意思,我們的足球管理還是讓資方看不到希望,甚至是窩火,就拿世界盃來說,真要背鍋的話,那麼物件就很明確了吧? 恆大主導了歸化,甚至花錢很不少,但足協不大重用也只是大家的猜測,當然人家也有不用的理由,說達不到球隊的要求,甚至說連內援水平都不如,事實上此前被詬病最多的就是洛國富,現在看來他上進心很足,那麼現在甚至在所欲歸化裡面都很突出,所以指責能力不足應該站不住腳。
李鐵裡面的許多都有品牌
這二位已經不大可能進國家隊了,在高拉特和恆大解約後,他要回巴西打球,事實上對恆大 也是解脫,不然後續的高薪要給支付,那麼現在有人說魯能看上了蔣光太,還是因為價效比高,不然那幾個高薪的怎麼不垂青呢?李可和費南多都這樣,現在和國家隊和李鐵掰扯就毫無意義了,我們的歸化確實很失敗,因為內部態度都不一致。 李可和費南多現在都幾乎失敗了,李可還是對抗太差,那麼瘦弱打後腰,在塊頭方面和保利尼奧就差太多,後續先是在國安失寵,此後才是被國家隊放棄,現在有傷的他還和國安有合同,在外援大面積解約的當下,他還有回來踢球的可能性,只是費南多在恆大沒錢供養後,他白乾活回來的可能性幾乎沒有了,當然有傷病是理由,現在怕的就是他不解約,在恆大近乎沒什麼貢獻。
費南多打不出來自然有方方面面的原因
即便都沒有到山窮水盡的時候,我們自然沒必要甩鍋找背鍋俠,現在恆大都這樣了,甚至國安也壓力山大,那麼都應該體諒一下俱樂部的難處,至於國家隊不重要,甚至受傷都怪俱樂部的話,現在都沒什麼必要了,國家隊打世界盃磕磕絆絆,本來就被質疑不顧團結,我們現在還這樣吹毛求疵,就是明明白白添亂了,還是善待一切人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