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蝙蝠大大俠

    誰能想到,共享單車從幾年前的風生水起,資本擁躉,到現在江河西下,慘不忍睹,ofo倒閉,客戶鉅額押金退不回來,摩拜風光不再,新生的小青桔,滴滴車,電動腳踏車沒有了往日的資本熱捧和使用者需求,騎行費用越來越高,優惠幅度越來越低,幕後資本阿里巴巴、螞蟻金服、滴滴、騰訊、高瓴、富士康等資本加持力度減弱,作為支付寶、微信支付的重要入口和應用場景,曾經具備無限想象空間的潛力市場,以及解決客戶出行最後一公里的剛性需求,在兩雄爭霸,瘋狂擴張的無序競爭下,終於兩敗俱傷,慘淡經營。可以說,共享單車從資本,到市場,到使用者,到出行都沒有贏家。

    曾經最看好的共享經濟的先行者共享單車處境困難,但兩年前最不看好的共享充電寶目前利潤上升,主要經營共享充電寶的企業如街電等經營良好。東方不亮西方亮!共享經濟的春天還會到來!

  • 2 # 七步知財

    共享單車行業有成功者嗎?答案肯定是沒有。

    前幾年共享經濟誕生,其中共享單車行業最為矚目,巨大的藍海吸引著無數企業投身其中。有500強企業入股,也有初創公司,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事實上剛開始確實接近了成功,共享單車的投放解決了人們最後一公里的出行問題,方便快捷、環保還能健身,對於人們產生了極大的興趣,包括在座的各位,在你們的城市首次投放共享單車時,這必定是一個火爆的話題,並且迫不及待想要去嘗試。

    正是在這樣的契機之下,市場上誕生了幾十家共享單車的企業,但是由於管理不當,這些共享單車嚴重影響了市容,亂停亂放、損壞偷竊問題常有。投放容易,但是投放規模擴大之後就開始燒錢,管理費用也是一筆巨大的數目,加上一直不能盈利,很多實力有限、融資困難的企業率先出局。

    最後剩下的只有ofo、摩拜、哈羅等幾家背靠大企業的公司,在激烈的競爭之後,依然無法彌補燒錢的困境,如今ofo破產連使用者押金也無力償還、摩拜寄身美團虧損嚴重、哈羅放慢了腳步。小編所在的城市現在僅有哈羅和青桔還在苦苦支撐著,從管理情況來看,虧損是無疑的。

    縱觀共享單車整個行業,沒有一家企業是成功的,這麼多年依舊無法盈利,收縮市場,提高出行費用來支撐。如果非要說有成功者,我只能想到一個人,就是摩拜單車的創始人胡瑋煒,在摩拜單車估值高漲的時候,胡瑋煒的身價也水漲船高,最後退出的時候雖然縮水不少,但是她個人也套現了幾個億,比起ofo創始人戴威現在的窘境,胡瑋煒是成功的,但是整個共享單車行業是失敗的。

  • 3 # 馬雲峰

    當前我們見到的“共享單車”專案,本質上不是“共享”業務,而是“分時租賃”。

    所謂“共享”,是指事先物權歸於某主體,但是使用率不高,於是透過分享適用許可權而獲得收益,這是共享。例如,滴滴的“順風車”業務,Airbnb的租房業務,都屬於共享業務。

    先看第一個,是否盈利。如果每單按照1元計算,每輛單車每天使用率平均到達10次,則能夠在30天內,產生300元正向現金流。扣除車的損耗、折舊、日常維護等費用,如果產生利潤,則是可持續的。當然,也要考慮到行業競爭等因素。

    再看第二個,戰略訴求。美團收購摩拜,最重要的原因有兩點,一是美團看重摩拜的會員數量,二是美團需要用摩拜來補充其戰略環節。美團的核心戰略是圍繞顧客的吃住玩,在出行領域是其覬覦已久的領域。

    最後,共享單車一戰,無論從商業上最後鹿死誰手,只要能夠提升效率,為消費者節約時間和提供較好的體驗,同時減少浪費,就是有價值的。

  • 4 # 沈三好

    A輪來的時候 天使投資人成功了 B輪來的時候A輪成功了 B+來了 前面都成功了 C。。。。

    一輪一輪燒錢使用者得到了實惠 公司得到流量搞個氣氛 吸引下一輪 也成功了

    個人以為一件事 不同階段各方角色進行到那一步 都有成功的時候 失敗的是人心 浮躁 快 上市 咋了

  • 5 # 財經生活觀察

    目前來看共享單車商業模式已經很難繼續走下去。此商業模式有致命缺點,不可長期持續。他賺的是投資者和使用者的押金。沒有真正的形成自身的造血能力。

  • 6 # tiger198011

    共享單車行業,成功的是創始人,便捷了百姓出行。只不過,人員素質有待提高,如果都能按規定使用,那成功的是公司和老百姓,但現在損壞太嚴重,很多時候十輛有八輛是有問題的。其實讓人很痛心。

  • 7 # 質量囈語

    這要看共享單車解決了哪些痛點。

    1、隨用隨騎,不用時放指定地點即可,;

    2、費用不高(押金難退啊);

    3、不怕被偷。

    但存在的問題也很明顯。

    1、還要費力地騎,沒人用共享單車鍛鍊身體的;

    2、車況不穩定,騎行的體驗不好;

    3、很多區域沒有停放點;

    4、速度太慢。

    共享單車的顧客大多為年輕人,他們不像上一代,動輒騎車橫跨半個北京城。當然,那時的北京城區也沒現在這麼大。他們比當年的年輕人更會享受,消費觀念有了很大變化,否則外賣不會像現在這樣發達。

    所以,如何徹底解決年輕人“懶”的需求,共享單車似乎沒有做到位,而共享汽車又早了一步,對於月光族們,那些花唄的客戶,甚至套路貸的受害者們,交萬把塊錢押金租車不是要了命嗎?何況還要駕照……。真要租汽車,一般的消費常識是不怕跑幾步的。

    所以共享單車給哈羅、街兔等電動助力車留下了生存空間,只是速度比一般的電動車稍微慢了些,呵呵。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王者榮耀世冠休賽期,職業選手巔峰賽霸榜,那些“吊打職業”的主播哪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