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36
回覆列表
  • 1 # 巨集文

      出師未捷身先死,

      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甫《蜀相》

      寫諸葛亮的詩歌實在是太多了,但最有名氣的就是杜甫《蜀相》的這首。

      出師值得是諸葛亮的《出師表》,包括前出師表和後出師表。諸葛亮為了興復漢室,可謂用盡了一生的力量,然而卻在沒有成功之前就先死了。讓人嘆惋。

      詩人隨後一轉,“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個英雄是誰?諸葛亮,詩人,也可能是你自己。

      誰沒有英雄夢呢?你的英雄夢又在什麼時候華為泡影了呢?沒想到這些,總是讓眼淚溼透了衣服。

      唐代政治家王叔文,在自己革新企圖遭到挫敗時,就曾反覆吟誦此詩,為之流涕不已;南宋愛國將領宗澤臨終時,就是“誦此二語”“三呼渡河”而卒的。這裡的“英雄淚”,是愛國豪傑之淚,因之並不含有任何頹喪氣息;相反地,它還蘊藏著一種令人憤悱啟發的積極力量。

      談英雄而讓人潸然淚下,就像讀一篇你懂的好文,惺惺相惜。在憑弔諸葛亮的時候,也讓自己充滿無限豪情的時候,這樣的詩歌,難道不讓人拍案叫絕嗎?

      然而,在我們這個和平年代,英雄只是一個永遠的夢了!

  • 2 # 秀雲涵天

    自諸葛亮去世後,歷朝歷代歌頌他的詩文不乏佳作,我最喜歡的還是杜甫的《蜀相》,因為這首詩不僅是一首憑弔古蹟、頌揚先賢的詠史詩,而且是一首啟發後人、感人至深的抒情詩 ,千百年來,膾炙人口!

    這首詩明明是詩人在武侯祠弔古,但題目為《蜀相》,而不是《武侯祠》或《諸葛祠》,詩人這樣寫其實是大有深意的。

    內容為主旨服務。詩人寫這首詩,是為了追思、仰慕、欽敬諸葛亮。即便是首句從武侯祠寫起,也是為寫人服務,因此題為《蜀相》。

    詩人寫此詩時,安史之亂已持續五年未曾評定,大唐帝國風雨飄搖,普通百姓流離死亡。憂國憂民的詩人心情苦悶 ,來到武侯祠,對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以及諸葛亮和劉備君臣之間魚水相得的關係,結合自己“致君堯舜上,再使風俗淳”政治理想的落空,不禁百感交集,潸然淚下。側重點在人,而非物。

    結構緊湊,對仗工整,聲調和諧,語言精煉。

    全詩無論寫景、敘事 ,還是議論、抒情 ,都交融著一種深沉敦厚的追尋、憑弔之情。寫景是在憶念蜀相留在今日的蹤跡,論事則是讚頌蜀相當年的功勳,互關互聯,融為一體,營造了一種“骨氣端翔,音情頓挫”的崇高境界。

  • 3 # 劉荊洪

    古代大詩人杜甫李白都有謳歌諸葛亮的詩,印象深的是杜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大意是,諸葛丞相的祠堂,去哪裡尋找?錦城官外,翠柏鬱郁蒼蒼。碧草映照石階,一片春色,密葉間,空有黃鸝的美妙歌聲,顯得幾分淒涼。當年,劉備先主屢次向您求教大計,輔佐先主開國,並扶助後主繼業。可惜您出師征戰,可惜病死軍中,古今英雄,聞之,無不感慨,淚溼衣襟。

    這首七律,筆峰一波三折,情感洶湧澎湃,抒情淋漓盡致,議論蘊含哲理,具有雄渾悲壯的風格,震撼人心的感染力量。

    全篇循序漸進,以尋找瞻仰為徑,追思回盼為緯,工筆描景,大意寫人,字裡行間,睹物思人。感嘆緬懷,最終淚流滿襟。詩表達尊蜀正統觀念的同時,又流露英才早逝的悲嘆與感慨,這是詩人遊覽古蹟,觸景生情,借景抒情,表達了詩人對蜀漢丞相諸葛亮雄才大略、輔佐兩朝、忠心報國的稱頌,也是對他出師未捷而身死的惋惜之情。

  • 4 # 文一多

    諸葛大名垂宇宙,千載誰堪伯仲間”。這兩句詩雖然是杜甫和陸游隔時空的橋接,但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讚美諸葛亮的詩句。看來,二人都是諸葛亮的超級粉。

    《八陣圖》(唐 杜甫)

    功蓋三分國,名成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此詩短小精幹,言簡意賅,是唐代宗大曆元年(766年)杜甫初到夔州時所作,是一首吊懷、詠歎詩。

    名成八陣圖”,是寫諸葛亮卓越的軍事才能。排兵佈陣,推演兵法,發明八陣圖,名揚天下。

    江流石不轉”,寫八陣圖的神奇特徵。據《荊州圖記》:

    永安宮南一里渚下平磧上,有孔明八陣圖,聚細石為之。各高五尺,廣十圍,歷然棋佈,縱橫相當。中間相去九尺,正中開南北巷,悉廣五尺,凡六十四聚,或為人散亂,及為夏水所沒,冬水退,復依然如故。

    遺恨失吞吳”,寫諸葛亮的遺恨,就是劉備為報關羽被殺之仇,起數十萬大軍伐吳,破壞了諸葛亮聯吳抗魏的根本戰略,以致統一大業功虧一簣,成了千古遺恨。

  • 5 # 素雅凝輝

    寫諸葛亮的詩很多,有李白的《讀諸葛武侯傳書懷贈長安崔少府叔封昆季》,有文天祥的《有感》,有陸游的《書憤》,有佚名的《臥龍》。杜甫就有好幾首描寫諸葛亮的詩。尤其是《蜀相》廣為傳誦。且看原詩。

    一一丞相祠堂何處尋?

    一一錦官城外柏森森。

    一一映階碧草自春色,

    一一隔葉黃鸝空好音。

    一一三顧頻頻天下計,

    一一兩朝開濟老臣心。

    一一出師未捷身先死,

    一一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不僅是一首憑弔古蹟、頌揚諸葛亮的詠史詩,而且還是一首富有教育意義、感人至深的抒情詩。千百年來,最膾炙人口,激動人心的就算這一篇。

    一一全詩共八句,上四句寫丞相祠堂,下四句寫丞相本人。詩人杜甫、對諸葛亮無限追慕的心情,訪其廟。碧草自春色,黃鸝空好音,加倍突出詩人對諸葛亮的敬仰之情。春色越美,鳥音越好,越有助於表現這種心情。下一段,由寫景過渡到寫人。劉備三次去拜訪,這在歷史上絕無僅有,雖寫劉備,實則重點仍在讚揚諸葛亮的雄才大略。“兩朝開濟”,諸葛亮先輔佐先主劉備開創帝業,建立蜀漢,後又輔佐後主劉禪鞏固帝業,濟美守城,真是“功蓋三分國”。

    諸葛亮一生中最感動人的地方,是他的死。最後兩句,詩人表現了無限的哀思,對於他未能實現復興漢室,統一中國的天下大計,深表痛惜。

    一一諸葛亮雖然壯志未酬,但是,他所表現的這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崇高精神所給予後人積極影響,卻是無可估量的。

  • 6 # 何老師的筆耕花園

    《嘆臥龍》元縝   

    撥亂扶危主,殷勤受託孤。

    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

    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  

  • 7 # 田中行A

    苟全生命不求名,高臥隆中觀世明。三顧始出助皇叔,蜀漢鼎足立功勳。鞠躬盡瘁死後己,中途絕繩埋荒地。高風亮節傳古今,足智多謀驚鬼神。《諸葛亮》

  • 8 # 我要嘗試一下

    《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 9 # 望鄉wx

    後世描寫頌揚諸葛亮的詩歌很多,我最喜歡被譽為詩聖的唐代詩人杜甫所作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杜詩前兩句寫諸葛亮祠的景色,肅穆莊嚴冷峻,充滿哀思與懷古。第三句高度凝鍊的概括了諸葛亮生前豐功偉績,回顧當年劉備降尊,三顧茅廬,與諸葛亮縱論天下大事,諸葛亮憑自己的聰明才智和遠見卓識預見未來中國會三分天下,並幫劉備實現了自己的戰略構想。劉備去世後,他又輔佐劉備之子劉阿斗經營蜀漢,忠心耿耿,身死出征途中,做到了至死不渝。第四句充滿悲情、遺憾和哀怨,“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成為千古名句,常被引用。縱觀杜詩,可稱為對諸葛亮蓋棺論定之詩,該詩的地位可見一斑。

  • 10 # 媯中夢

    自然是杜甫寫的《蜀相》。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首詩好像上學時學過,很熟悉,能背下來。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這一句最出名。

    詩的意思也很簡單,詩人去武侯祠的路上,感嘆起諸葛亮出山輔佐劉備爭天下,劉備死後沒放棄,又繼續輔佐劉嬋,直到病死在軍中。

    這樣的忠義之士,壯志未酬,滿懷天下的人失意後多半會覺得與諸葛亮同病相憐。

    杜甫正好是這類人中的一個。

    所以,他寫的這首歌頌諸葛亮一生的詩,更能讓人感同身受。

    其他詩人也寫了,比如陸游的《書憤》。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給了諸葛亮很高的評價。

  • 11 # 文字拾荒人

    在文學史上,無數詩人學者創作過大量詠懷諸葛亮的詩歌,甚至為此產生一種詩歌主題—— “懷亮詩”。作為家喻戶曉的歷史人物諸葛亮,歷代文人對其推崇備至,並以詩歌作為媒介表達對其才智的讚美。

    如“諸葛才雄已號龍,公孫躍馬輕稱帝”(《疇昔篇》),駱賓王認為劉備父子之所以能夠建立蜀漢政權是因為有諸葛亮這樣的賢能之士相助;再如“十倍奇才安用書,此臺昔日之有光”(《孔明書檯》宋祁)、“公才與曹丕,豈止十倍加”(《懷賢閣》蘇軾)等。另外,有通過吟詠八陣圖以表達對諸葛亮智慧的仰慕,如“指畫二州收漢燼,安排八陣與天期”(《忠武侯》李覯)、“木牛零落陣圖殘,山姥燒錢古柏寒”(《諸葛武侯廟》章孝標);也有直接讚揚諸葛亮的計策謀略,如李白與杜甫分別在《贈友人三首》和《謁先主廟》中說到“立產如廣費,匡君懷長策”、“復漢留長策,中原仗老臣”,從字裡行間我們可以看出詩人們對諸葛亮的智者形象流露出的敬畏之情。

    詠懷諸葛亮的詩歌,最早見於東晉桓溫(312一373)所作的《八陣圖》,其詩云“望古識其真,臨源愛往跡,恐君遺事節,聊下南山石。”晉穆帝永和二年(346),桓溫率兵徵蜀過魚腹,當作於此時。讚歎諸葛亮所造八陣圖:“此常山蛇勢也”。桓溫是一個兼有文武之才,但又久懷異志的權臣。他徵蜀時曾問諸葛亮事,並有自比之意。這一首五言短詩不見得有什麼深切的寄託,寫得也很平庸,所以一直並不引人注目。

    許多詩人在追懷諸葛亮時,借詠古以抒懷,寄託自己對時事的感慨,抒發身世遭際的憤懣。因此,這些詩作就兼有詠史和抒懷的特點。其間寫得最多,對諸葛亮追念最深切,評價最高,對後世影響最大的,當首推偉大詩人杜甫。他一生創作的懷亮詩達十八首之多,且大都集中在避亂蜀中時期,包括《蜀相》、《武侯廟》、《八陣圖》、《夔州歌》、《詠懷古蹟》、《古柏行》等膾炙人口的詩篇。出於對諸葛亮的品德才能的推崇,對諸葛亮的功業聲譽的仰慕,他熱烈讚頌“諸葛大名垂宇宙”“萬古雲霄一羽毛”。

    1、熱情謳歌諸葛亮的功業才能。諸葛亮是一個有作為的政治家,他以積極進取精神,“由僻陋,而啟雄圖,出封疆以延大敵”,贏得了當時和後世的高度評價。據記載,當他在世時,就有“當世伊、呂”之譽。他死後,劉禪在詔策中稱頌他“建殊功於季漢,參伊、周之巨勳。”後代詩人也就常常將他與歷史上的伊尹、呂尚、周公等相提並論,眾口一詞地歌頌他的蓋世功業,“伯仲之間見伊呂”,“雄名管樂間”,“巍然伊呂配”,“勳業伊周亞”。

    詩人們除直接議論評價外,更多的還是運用想象、比喻、誇張等多種藝術竽法,突出諸葛亮的高大形象“武侯立岷蜀,壯志吞鹹京。”“孔明最後起,意欲掃群孽。”“長驅千萬眾,日鬥天下師。”“氣吞曹馬直庸奴”。還有更誇張的描寫“龍飛渭水中原震,虎嘯祁山司馬驚。”“羽扇揮天搖海月,陣雲滿地拖江嶺。”

    2、讚歎他有經天緯地的雄才大略和超群絕倫的軍事才能。“諸葛才雄已號龍”“三分割據紆籌策”“因機定蜀延衰漢,以計連吳振弱孫。”“鼎分天下一言中”。這就把諸葛亮“運籌帷幄之中,決勝千里之外”的非凡睿智謀略,表現得淋漓盡致。

    如言其善於治軍忠有“用眾有法度”“令嚴部伍寂如水”。言其善於指揮有“指揮若定失蕭曹”,“軍行如意任指揮”。言其善於用兵有“能以奇用兵”,“甫縱奇兵收孟獲,旋乘間道出除倉。”

    3、高度評價諸葛亮的人品道德。歷代詩人不但仰慕諸葛亮的事功,更是十分看重他的為人。唐代裴度說諸葛亮不僅有“事君之節”,還能夠得“立身之道”。明代詩人楊基因此說“向非昭烈賢,三顧猶未許。君子當識時,守身如處女。”清人趙冀贊雲“臥龍當日出山遲,三顧情深始展奇。”

    渝諸葛亮為報答劉備的知遇之恩,在先為其出謀劃策,忘身憂國爹在後輔佐劉禪,竭心盡力,繼之死。他這種忠勤王事,至死不改初衷的節操,極為後代士人看重。杜甫“兩朝開濟老臣心”給予高度評價。還有“臥龍決起為時君”,“許君義氣肝膽裂”,“一片忠誠貫古今”等等

    宋代王安石詩云“崎嶇巴漢間,屢以弱攻強。暉暉若長庚,孤出照一方。”很多詩人熱情地寫道“孔明之心如石堅,欲抉漢室還中原。”“奏書辭後主,仗劍出全師。”“六出祁山志不回”“志決身殲軍務勞”。這些充滿感情的詩句,使人們不禁對諸葛亮謀求統一的精神產生敬意。

    諸葛亮一生雖作了不懈奮鬥,終因歷史條件限制,未能實現其終生抱負。對此,詩人們表示了深切的惋惜之情。杜甫感慨地寫下“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的千古絕唱。千百年來,杜甫的詩句引起無數詩人深深的共鳴““武侯抱遺恨,秦隴竟不通。”“中原未復星先墜,長使英雄慨古今。”“知公抱遺憾,龍臥成千古。”“志決身殲遺憾在,至今忍誦出師文。”人們讀到這感情真摯強烈的詩句,怎能不為之共鳴?這確是“千古憾難收”啊!

    4、頌揚諸葛亮與劉備的“魚水”關係。《論語•八佾》中有云:君使臣以禮,臣事君以忠。君臣倫理觀順理成章地使諸葛亮與劉備親密無間的君臣關係直接衍化成諸葛亮本身忠君愛國的品質,並引起了歷代文人的情感共鳴,於是詩人們感慨“惟有葛公心未死,夜深寒月照孤忠”(項安世《讀三國志》)、“歲久化為墟,白日聚狐兔,惟有忠臣心,風雨不可破”(鄭吾民《諸葛廬》)、“躍馬孤城憐倔強,臥龍八陣想英雄”(郭明覆《題三峽堂》),以此表達自身的一片錚錚誠心。

    裴松之說:“觀亮君臣相遇,可謂希世一時,始終之間,誰能間之?”歷代詩人對此極為推崇:“感通君臣分,義激魚水契。”“君臣似此稀”,“魚水君臣萬古無”。君主的謙恭下士,任賢無猜,臣子的忠心耿耿,效死不渝,這兩方面的結合,成功地演出一幕幕雄壯的有聲有色的活劇“魚水三顧合,風雲四海生。”“魚水從相得,山河遂有歸。”“魚水三顧合,三分鼎足成。”“若非蜀主三顧賢,終只如龍臥南畝。”“當日若非魚水契,草廬抱膝老長吟。”

    除此之外還有李白《君道曲》中的“劉葛魚水本無二,土扶可成牆,積德為厚地。”;元稹《哭呂衡州六首》中的“我投冰瑩眼,君報水憐魚。”;趙孟若《書<漢丞相諸葛武侯傳>後》中的“魚水相歡分最深,肯因生死負初心?”等等。

    在中國的封建政治家中,諸葛亮以其忠貞、勤勉、聰敏、節儉等品質鶴立雞群。無論是文人還是普通民眾都把他視為智慧的象徵,把他奉為封建臣子的典範,其中也不乏封建文人的溢美之辭,但它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後人對諸葛亮的崇仰之情。它表明,諸葛亮在中國,的確是一位“孺婦知名千載少”的傑出歷史人物。

    古人有“詩言志”的說法。歷代詩人如此嘔心瀝血地頌揚諸葛亮,實則是借詠古人以抒胸臆。或表達對傑出人物的敬慕之情,或寄託自己對國事時勢的深沉之感,或排遣自身坎坷遭際的鬱結之憤。

  • 12 # 豫薦你

    撥亂扶危主,殷勤受託孤。

    英才過管樂,妙策勝孫吳。

    凜凜出師表,堂堂八陣圖。

    如公全盛德,應嘆古今無。

    宋代陸游的《書憤五首·其一》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

    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

    出師一表真名世,千載誰堪伯仲間。

    唐代大詩人杜甫,更是諸葛亮的忠實粉絲,他一人就寫個好多首關於諸葛亮的詩歌,經典的也非常多,比如《八陣圖》:

    功蓋三分國,名高八陣圖。

    江流石不轉,遺恨失吞吳。

    《武侯廟》:

    遺廟丹青落,空山草木長。

    猶聞辭後主,不復臥南陽。

    《詠懷古蹟五首·其五》: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肅清高。

    三分割據紆籌策,萬古雲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勞。

    《閣夜》:

    歲暮陰陽催短景,天涯霜雪霽寒宵。

    五更鼓角聲悲壯,三峽星河影動搖。

    野哭幾家聞戰伐,夷歌數處起漁樵。

    臥龍躍馬終黃土,人事音書漫寂寥。

    無疑這幾首都是佳作。杜甫作為一個落魄的文人,對諸葛亮非常的敬仰,遊覽諸葛祠要寫,晚上睡不著覺也要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該詩可以說是寫諸葛亮的巔峰之作,也是本人最喜歡的一首。

    詩的開篇說道,詩人前去尋找諸葛丞相的祠堂,後來在成都城外找到了。諸葛祠堂是一番怎樣的景色呢?

    一番春意盎然:黃鸝在枝頭隔空對鳴,臺階上的碧草相互生輝。

    景色如此美好,詩人卻無心觀景,想到諸葛丞相的一生,三顧茅廬出山後,兢兢業業,輔助了兩代君王,可謂是操碎了心,一代忠臣當之無愧。可惜的是,縱然諸葛亮這樣的大才,北伐沒有成功就先去世了,詩人忍不住淚流滿面。

    其實這首詩雖然出自杜甫,卻引起了無數後代人的共鳴,所以我最喜歡這一首。

  • 13 # 十三哥喂

    老版連續劇《諸葛亮》古箏伴唱的《待時歌》,蒼勁古韻,悲壯深遠,當時聽的我潸然淚下,仰天長嘆不已。

    諸葛孔明鞠躬盡瘁死而後已,也不枉劉皇叔三顧之情了。

    鵬奮飛於北溟兮,擊水千里。

    展經綸於天下兮,開創鎡基。

    救生靈於塗炭兮,到處平夷。

    立功名於金石兮,拂袖而歸。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烏市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