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是一味大宗藥材,在中藥中有“國老”之稱。
古今中醫對甘草都怎麼用?甘草在炮製前後會有哪些變化?
被中醫譽稱為“國老”的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乾燥根和根莖。
甘草生品,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渴,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等功效。
中醫認為,中藥甘者性緩,可以用來使脾胃運化遲緩,導致中焦脹滿,所以有“甘能令人滿”的說法。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使用甘草時要炮製的原因吧。
甘草經過炒制後,借真火之氣,火性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甘草引起的中滿的弊端;
甘草蜜炙之後,功效可變為補脾和胃,益氣復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動,脈結代等症。
如果你去藥店買甘草,他們賣的甘草主要有三種,即甘草、蜜炙甘草、清炒甘草。
但你要是梳理分析估計經本草所載,會發現古今中醫對甘草的炮製方法十分豐富,主要分單純的火制、水火兼制和加輔料炮製。
中醫認為,“凡入藥者必先泡”,藥物的炮製,是為了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也可以提高藥物療效,是中藥應用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甘草生用和炮製以後其功效會出現較大差異,所以如何選擇甘草的生、炮對臨床療效是很重要的。
甘草火制,包括炙、炒、炮、爁(lan’)、焙等方法。
水火兼制,包括水炙和煨兩種。
加輔料炮製,就要根據輔料的不同分為密制、酒制、麩制、酥制、漿水制、膽汁制蠟制等。
甘草入藥時間相當的悠久,最早可見於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書中記載:“甘草,味甘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川穀,《名醫》曰:一名蜜甘,一名美草,一名密草,一名蕗草,生河西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日除日,採根暴幹,十日成。”
可見東漢時期,對甘草的處理還僅僅是簡單地洗淨,曬乾,並沒有起到其他完整的炮製方法。
後來隨著中醫中藥的認知,甘草的各種炮製方法才逐漸增加——
甘草的炒制:
南北朝時期《玉函方》中記載“炙焦為末”。《金匱要略》中記載“微炒”。《雷公炮製論》記載“火炮令內外赤黃"。
唐宋時期的《博濟方》記載“炒存性”、“炒令黃”。
明清時期的《普濟方》記載“炙紫色”、“去皮炙”、“炙令黃”。《得配本草》中記載“有粳米拌炒法”。
甘草的酒制:
《雷公炮製論》記載“用酒浸蒸,從巳至午,出,暴幹。”
甘草的酥制:
《雷公炮製論》記載“用酥七兩塗上,炙酥盡為度"。
甘草的蜜制:
《千金翼方》中記載“治陰頭生瘡方:蜜煎甘草,塗之即瘥(chai)。”《炮製大法》記載“切片,用蜜水拌炒”。
甘草的醋制:
《蘇沈良方》中載:“紙裹醋浸煨。”
甘草的炙制:
《證類本草》中記載:“淡漿水炙”。《聖濟總錄》載“鹽水浸炙,豬膽汁炙、油浸炙”。《炮製大法》中記載“用清水蘸炙”。
甘草的煨制:
《朱氏》記載“黃泥裹煨”。
對於甘草的炮製方式,有淨制、切制、火制和加輔料制四種。
甘草淨制最早可見於《雷公炮製論》中的記載:“凡使,須去頭、尾尖處,其頭、尾吐入:,也就是將蘆頭結合甘草梢棄之不用”。
《本草從新》:“去外赤皮“。
甘草的切制,大都分為“細切”和“銼”,為方便後續炮製和臨床應用。也有部分古籍和應用方提到先炙後銼。
比如《聖濟總錄》中提到甘草湯方時,“甘草湯處方:甘草一兩(炙,銼)”。
除了清炒法外,古中醫對甘草的輔料炮製,《得配本草》重視唯一記載用“粳米拌炒”的加固體輔料的製法。其他都是水、蜜、酒、酥、鹽水、豬膽汁、油、麻油、薑汁等。
總結來看,縱觀歷代中醫對甘草的炮製方法,是一個演變發展的過程,方法由少到多又到少,炮製工藝由粗到精,炮製理論由無到有,最後趨於完善。
而且每個歷史時期發展還不均衡。
發展到今天,人們對甘草的炮製方法已基本趨於完善,常用的炮製方法有切片、蜜炙和單炒。
現代炮製方法如下:
1.切片:
除去雜質,大小分檔,洗淨,分別浸至4-5成透,撈出,潤透,切厚片,乾燥。
2.蜜炙:
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加入淨甘草片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黃色到深黃色,不黏手時取出,放涼。
每一百公斤甘草用煉蜜25公斤。
中藥開方,甘草為什麼分生和炙?
這是因為甘草炮製前後,其藥效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增強了補益功能。
研究證實,甘草蜜炙前後甘草酸的含量沒有明顯變化,蜜炙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減少了20%左右。但是蜜炙甘草在儲存過程中,尤其是基礎醫院儲存條件不高的情況下,常常會吸溼返潮,引起黴變。
蜜炙用的蜂蜜,化學成分主要是還原糖,其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減少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氧化變質。而密字甘草補益作用的增強,可能是長期應用或者大劑量應用的結果。
甘草,是一味大宗藥材,在中藥中有“國老”之稱。
古今中醫對甘草都怎麼用?甘草在炮製前後會有哪些變化?
甘草,有什麼功效?為什麼要炮製?被中醫譽稱為“國老”的甘草,為豆科植物甘草、脹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乾燥根和根莖。
甘草生品,味甘,性平,歸心、肺、脾、胃經,具有清熱解毒,祛痰止渴,緩急止痛,調和諸藥等功效。
中醫認為,中藥甘者性緩,可以用來使脾胃運化遲緩,導致中焦脹滿,所以有“甘能令人滿”的說法。也許這就是為什麼人們在使用甘草時要炮製的原因吧。
甘草經過炒制後,借真火之氣,火性主動,從而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甘草引起的中滿的弊端;
甘草蜜炙之後,功效可變為補脾和胃,益氣復脈,主治脾胃虛弱,倦怠乏力,心悸動,脈結代等症。
如果你去藥店買甘草,他們賣的甘草主要有三種,即甘草、蜜炙甘草、清炒甘草。
但你要是梳理分析估計經本草所載,會發現古今中醫對甘草的炮製方法十分豐富,主要分單純的火制、水火兼制和加輔料炮製。
中醫認為,“凡入藥者必先泡”,藥物的炮製,是為了保證臨床用藥的安全,也可以提高藥物療效,是中藥應用中不可或缺的環節,甘草生用和炮製以後其功效會出現較大差異,所以如何選擇甘草的生、炮對臨床療效是很重要的。
紛繁複雜的甘草藥用炮製方法甘草火制,包括炙、炒、炮、爁(lan’)、焙等方法。
水火兼制,包括水炙和煨兩種。
加輔料炮製,就要根據輔料的不同分為密制、酒制、麩制、酥制、漿水制、膽汁制蠟制等。
甘草入藥時間相當的悠久,最早可見於東漢時期的《神農本草經》,書中記載:“甘草,味甘平。主五臟六腑寒熱邪氣,堅筋骨,長肌肉,倍力,金創,解毒。久服輕身延年。生川穀,《名醫》曰:一名蜜甘,一名美草,一名密草,一名蕗草,生河西積沙山,及上郡,二月八日除日,採根暴幹,十日成。”
可見東漢時期,對甘草的處理還僅僅是簡單地洗淨,曬乾,並沒有起到其他完整的炮製方法。
後來隨著中醫中藥的認知,甘草的各種炮製方法才逐漸增加——
甘草的炒制:
南北朝時期《玉函方》中記載“炙焦為末”。《金匱要略》中記載“微炒”。《雷公炮製論》記載“火炮令內外赤黃"。
唐宋時期的《博濟方》記載“炒存性”、“炒令黃”。
明清時期的《普濟方》記載“炙紫色”、“去皮炙”、“炙令黃”。《得配本草》中記載“有粳米拌炒法”。
甘草的酒制:
《雷公炮製論》記載“用酒浸蒸,從巳至午,出,暴幹。”
甘草的酥制:
《雷公炮製論》記載“用酥七兩塗上,炙酥盡為度"。
甘草的蜜制:
《千金翼方》中記載“治陰頭生瘡方:蜜煎甘草,塗之即瘥(chai)。”《炮製大法》記載“切片,用蜜水拌炒”。
甘草的醋制:
《蘇沈良方》中載:“紙裹醋浸煨。”
甘草的炙制:
《證類本草》中記載:“淡漿水炙”。《聖濟總錄》載“鹽水浸炙,豬膽汁炙、油浸炙”。《炮製大法》中記載“用清水蘸炙”。
甘草的煨制:
《朱氏》記載“黃泥裹煨”。
古代對甘草形形色色的炮製方式對於甘草的炮製方式,有淨制、切制、火制和加輔料制四種。
甘草淨制最早可見於《雷公炮製論》中的記載:“凡使,須去頭、尾尖處,其頭、尾吐入:,也就是將蘆頭結合甘草梢棄之不用”。
《本草從新》:“去外赤皮“。
甘草的切制,大都分為“細切”和“銼”,為方便後續炮製和臨床應用。也有部分古籍和應用方提到先炙後銼。
比如《聖濟總錄》中提到甘草湯方時,“甘草湯處方:甘草一兩(炙,銼)”。
除了清炒法外,古中醫對甘草的輔料炮製,《得配本草》重視唯一記載用“粳米拌炒”的加固體輔料的製法。其他都是水、蜜、酒、酥、鹽水、豬膽汁、油、麻油、薑汁等。
總結來看,縱觀歷代中醫對甘草的炮製方法,是一個演變發展的過程,方法由少到多又到少,炮製工藝由粗到精,炮製理論由無到有,最後趨於完善。
而且每個歷史時期發展還不均衡。
今天,人們如何炮製甘草?發展到今天,人們對甘草的炮製方法已基本趨於完善,常用的炮製方法有切片、蜜炙和單炒。
現代炮製方法如下:
1.切片:
除去雜質,大小分檔,洗淨,分別浸至4-5成透,撈出,潤透,切厚片,乾燥。
2.蜜炙:
取煉蜜用適量開水稀釋,加入淨甘草片拌勻,悶透,置鍋內,用文火炒至表面黃色到深黃色,不黏手時取出,放涼。
每一百公斤甘草用煉蜜25公斤。
甘草炮製前後,其藥效有什麼不同?中藥開方,甘草為什麼分生和炙?
這是因為甘草炮製前後,其藥效發生了一定的改變,增強了補益功能。
研究證實,甘草蜜炙前後甘草酸的含量沒有明顯變化,蜜炙甘草的甘草酸含量減少了20%左右。但是蜜炙甘草在儲存過程中,尤其是基礎醫院儲存條件不高的情況下,常常會吸溼返潮,引起黴變。
蜜炙用的蜂蜜,化學成分主要是還原糖,其可以有效地防止和減少藥材中有效成分的氧化變質。而密字甘草補益作用的增強,可能是長期應用或者大劑量應用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