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Doctor周醫大夫
-
2 # 王勇醫生1
可以換一種說法,癌症患者透過治療,透過不懈的思想抗爭,透過鍛鍊身體,生存期超過五年,進入相持階段,也可以說是帶癌生存,可以少吃藥和不吃藥,這種情況下最好保持心情愉快,不宜過勞,少感冒,清淡飲食而不失營養,必要時間作服藥,配合適當鍛鍊身體,這應是癌症治療的最佳預期,我所治療的患者當中就有這樣的,甚至他們還這樣問過我,是不是最初誤診了?即便是回答誤診也是皆大歡喜的事情,達到這樣的結果,還需要醫患共同努力才能辦到,與癌症的鬥爭任重而道遠。
-
3 # 打不倒的小鄧子
應該是治癒了,如果沒治癒的話,癌細胞會生長的挺快,沒有吃藥,說明已經沒有癌細胞了,把癌細胞都扼殺沒了就不用吃藥了,算是治癒了吧。
-
4 # 華科張護師於加軍助手
在治療癌症的臨床上,一般不能是否需要長期服藥作為治癒的標準,癌症停藥後也可能存在復發的可能,臨床上一般癌症患者五年不復發,基本上可以算成臨床治癒,五年生存率是用來評價腫瘤療效和復發風險的指標,五年不復發代表腫瘤的療效很好,復發風險很低,但是仍有復發的可能性,臨床上腫瘤在五年以上甚至十年後仍有少量復發的風險。
所以腫瘤的治療是一個長期的過程,長時間的不復發並不代表痊癒,不能以吃不吃藥為標準,還要做好定期的檢查和複診,才能更好地及早發現病情,及早治療,做到更長的生存時間。
當然,作為臨床的醫務人員,我個人覺得癌症是可以用傳統中藥來防復發的治療,現在有很多的癌症病人在手術或放化療的前後,以及臨床康復後繼續服用中藥治療,相比來說沒有透過中藥進行治療的病人,存在明顯的長期存活機率。
中醫中藥長期臨床實踐積累了許多非常有效的治療方法。這些傳統中藥配合使用可以有效控制癌細胞轉移擴散,能夠增強機體免疫功能以達到抑制癌細胞生長,增強機體免疫力,最終有可能達到戰勝癌症的目的。
當然有些癌症,可能需要長期服藥控制,比如服用靶向藥治療等。所以具體還得諮詢你的臨床醫生,再結合好的中醫大夫,中西醫結合治療是最佳的治療方案。
-
5 # 普外科李家大夫
早期癌症患者,就是指南認為長期不需吃藥,也不算治癒。
比如不少早期肺癌患者,按腫瘤臨床指南來說,是長期不需要吃藥的患者,也是被認為是可以臨床治癒的癌症。但現實生活中,大家經常會發現有些患者不到五年就復發。我身邊同事的媽媽就是這樣一位典型的病例。幾年前,她在中山大學某醫院做手術時,專家說是肺原位癌,只需要定期隨訪,不需吃藥治療就行了。結果在不到五年,在四年又八個月就發現了肺癌復發。由此可想而知,患者雖然長期未吃藥,但事實上她的肺癌是未臨床治癒的。因此,對於早期癌症患者,是否治癒,要拿時間來評價。如果手術後五年,甚至十年都未復發,或者終生未復發,才真正可以說是治癒了。而不能按指南說是否需要長期服藥,來評判治癒的標準。
肺癌
癌症患者治癒與否,與是否長期吃藥沒有多大關係。在我治療過的病人中,有這樣一位堅強的病人,他是一位75歲的結腸癌晚期腸梗阻男性病人,當時,我只是為患者做了解除腸梗阻的短路手術,根本對腸癌未作任何抗腫瘤治療措施,當時也沒指望患者能活多久,家屬在病人腹部傷口拆線,飲食恢復正常了,也就辦理出院了。出院後我也未對患者進行隨訪觀察,後來聽說患者出院後,家屬也未給患者再做什麼特殊治療,加上病人本人也不想再受治療之苦,抱著活一天就一天的想法過日子。
腸癌細胞
不想這樣一位腸癌晚期的老伯,六年後竟然還活著,且因小病再次來找我看病,我看到病人時都驚呆了,發現他身體還不錯,81歲月的老伯,吃飯走路也沒啥問題,給病人做檢查,發現腹腔的腫瘤還在,變化不大。這例患者給我的體會就是,命裡有時終會有,命裡無時莫強求。對於老年癌症患者的治療來說,以功能保護為方向,以延長患者生存時間與提高患者生活質量為目的的治療,或許是比較好的治療選擇。有時做過多的抗癌治療措施,由於抗癌治療帶來的各種毒副作用,有時反而不利於患者的健康生存。
回覆列表
臨床上還沒有見到過這樣的病例哦!只有長期吃藥保持病情的暫時穩定,現在有所謂帶癌生長的說法。
癌症之所以可惡,就是因為癌症的不可控制性,它就如一頭不受控制的瘋牛。癌症一旦在體內形成,都會增殖擴散,如果是高分化癌,進展比較緩慢,病情發展不快;如果是低分化癌,進展迅速,易擴散。沒有說癌症會不動的;不需要服藥的。西醫化療就是為了抑制癌症的擴散;中藥也是透過調節機體陰陽平衡來改善機體免疫力,抑制癌症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