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一個人壓力大特孤獨,想讓她過來住幾天,她總是拒絕。其實以前偶爾過來我都是帶她吃好吃的,買衣服給她,不讓她空手回去。或者一個人忙不過來需要搭把手,她也只是讓我爸來。我實在不明白就問她為啥,她說在我這不舒服就是不想來,有時睡覺睡不好。我心裡覺得很寒,我說如果我做的不好的地方我會注意的,還是想讓你來住幾天,我會盡量讓你休息好,我有時真的感覺一個人快撐不住了,可是她還是拒絕。為什麼她可以對我這麼狠心不管不問呢?我對她平時挺心疼挺好的呀。
-
1 # 一縷金色的陽光
-
2 # 能和你談心得是件幸事
如果你是真心疼你媽媽,就讓她哪裡舒服住哪裡,如果是你忙不過來,想讓媽媽過來給你搭把手的話,自己就花點錢,找一個幫手,何必把自己整得那麼累了,錢是為人服務的,而不是人為錢服務。
一是老人家過不適應咱們年輕人的生活。他們在農村想出去幹會活就去,不想一群老頭老太太玩玩牌聊聊天,他們自由自在,不是挺好嗎?如果你想孝敬爸媽,經常回去看看他們,沒時間的話,現在買東西也方便,經常給老人家買點東西,經常跟他們試試頻,聊聊天,也挺好!逢年過節回去陪陪他們不香嗎?他們身心健康是做兒女的最大的福分!
二是如果你真的挺忙,忙不過來想讓你媽媽過來搭把手。我想說的是,你媽媽過來幫忙當然可以,但總不是長久之計,實在忙不過來就請一個幫手。幫忙打理生意!父母年紀大了,他們有他們想過的生活,你想給的生活並不見得就是他們想要過的生活!
別心寒,可能你母親有你母親的難處,他們辛苦了大半輩子,他們的晚年生活就讓他們自己選擇吧!我們只能給予他們最大的幫助,幫助他們度過一個快樂的晚年就好!
-
3 # 淡然一笑fangshou
不要責怪、不要心寒、每個奮鬥者都是孤獨的
當我們走出家門的那一刻不捨的更多的人應該是父母,他們會有太多的擔心只是未表達出來,因為他們懂得孩子的離開是成長。因為他知道外面才是你的世界,但作為父母幫不了什麼,而只是希望你過得好。我曾經就離開家在北京漂了一年,剛開始過去做了兩份工作都不如意,工資低環境不好,沒有發展空間,還得適應各種生活能力。一度差點頹廢了,把兩份工作辭了,又不甘心回家,有一家工資沒有結給我,熬了一個月工資快花完了,才發現一個月沒有給家打過電話,飯也沒好好吃,就感覺沒有邊際,真的是漂著知道了北漂就是那麼來的,有一天我姑父找到我說我媽給他打了好幾次電話讓我給打一個電話回去,我想了一天,要打個電話都需要想一天是什麼感覺,去買了一張電話卡,電話接通我媽就哭了,說過不好可以回去,家裡不指望我掙錢養家,但要知道我過得好不好,至少還在吧!我沒有哭一個勁的安慰我媽,我最近工作很忙,也很好就是忙到沒有時間打電話,我會在北京呆下去,也不知道我媽信還是不信。一輪電話打了半小時,說的全是和我生活無關的一切,才發現原來謊言真的是善意的,掛了電話我蹲在哪裡哭了半小時,那是一種宣洩和奔潰,其實我知道我媽知道我說的是假的但她相信我自己可以挺過來。當自信和幸福揚在臉上的時候,不用告訴別人就可以贏得信任父母年紀大了最好的狀態肯定是希望和兒女住一起享受天倫之樂的,沒有誰喜歡孤獨終老,而且是有孩子的人。但現在生活壓力大,生活節奏太快,你的想法不是讓爸媽住在一起開心享受幸福,還是希望她可以給你支援和幫助,父母是肯定感受得到的,她不是不想幫你,而是怕無能為力的給你帶來負擔。長大了有些孤獨自己承受,必須對家裡報喜不報憂,讓我們自己成為爸媽的避風港,不要指望她們一直幫你,他們也需要關愛,他們老了也累了! -
4 # 使用者LJY
或許你還真的“不瞭解”自己的母親。身為母親最關心的是自己在外打拼的孩子是否健康快樂,孩子的工作是否順利,或許每天都想知道孩子是否能按時吃飯、是否能夠有充足的睡眠時間。孩子與父母的關係隨著孩子的成長也逐漸的發生變化,孩子年齡越大,當孩子學業有成時,或許由於孩子與父母的思想意識以及思維觀念等分歧,在孩子自認的主導性(自我意識)強勢於家長時,家長為了避免與孩子產生不愉快的摩擦,多數時候的家長只能採取(應付性)的迎合孩子自以為是(自認)為的“好心”或“孝心”來表示愛家長,只不過對於家長來說孩子(如此)的愛心“卻不是”家長所想要的。所謂父母愛孩子又怎麼會在乎(自己一個人在外打拼的孩子)是否能夠給父母買吃買喝送禮物呢!父母更多關心的是孩子自己一個人在外地是否能夠安身和平安順利。至於問題描述的現象或許正因為孩子的(母親)不忍面對或(擔心)與孩子在一起反而會加重彼此的心裡負擔,才婉轉拒絕孩子的邀請。不過從問題描述反映感覺,原本的母女關係或許本身也存在某些不易覺察的“問題”,雖然不是主要原因也不影響母女感情,只不過會間接的影響母女之間的溝通。
-
5 # luck文美
我覺得你不能怪你媽媽。
從四方面來說這件事吧, 你的工作、父母的心情、一些父母不願意告訴你的事、你要學會懂事和堅強。
第一你在外面打拼不容易,無論是生活中還是工作上,遇到的困難都要自己扛著。但你要懂得一個人要走向成功或者說優秀,在這期間都是孤獨的,就像漂亮的蝴蝶你第一眼看到就覺得很漂亮對吧。
但破繭而出的過程很複雜,但是蝴蝶沒有因為困難,而放棄破繭而出的過程,一切美好事物的背後往往有太多的心酸。
所以你自己要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越到困難自己堅強一點,你可以這樣想過了這道坎也許今後會更好的,咬咬牙今後一定會更好。
第二 父母年歲大了都願意在家鄉,更願意在自己的家裡,因為孩子大了生活習慣呀、對環境整潔、包括生活節儉都和年輕人不同。也許父母覺得你在外工作不容易,去了給你添麻煩,在有真的知道父母的境況嗎?身體是否真的康健、是否真的有錢,坐一趟車來回又會花銷不少。
你也許會講我會給父母路費,要知道父母不在時30、40歲,有些小病她們扛著不告訴你,知道你不容易而你真的有了解你父母多少,這些你應該捫心自問一下......
父母那一輩的想法是,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在你覺得真的撐不住,壓力大的時候可以給父母打電話聊聊天,想一想為了出人頭地,為了給父母更好的生活,再苦再累我都可以扛過去,或者給自己找點事情做緩解一下心情。
第三我仔細的看了你的描述,你給父母買東西是說明你很孝順,相信你也是個好孩子,但你要懂得父母有她們的生活習慣,你非要父母跋山涉水不惜一切千里迢迢看你,有點自私了朋友。北漂的人或者說在外打工的人很多,總不能因為有一點困難就讓父母過來陪吧,你要學會長大、更要學會理解和感恩。
真正強大的人總是把好訊息告訴父母,自己受了委屈和遇到的挫折都會把淚水嚥下去。記得生活中有些事情是先苦後甜,有些經歷才是你人生最大的挑戰,人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那樣的人生沒有意義。
-
6 # 我形和我數
從你提出的問題中,我讀到了你對母親深深的依戀和失望。
你已參加工作。
從年齡上看,大學畢業差不多22歲左右,碩士畢業差不多25歲。這個年紀是一個人身體狀態幾乎最好的時期,陽剛有力,思想成熟,有衝勁有想法能吃苦肯積累的年紀。
剛剛步入工作崗位,咱們經驗不是很足,缺少人脈支援,沒有貴人相助,事業開展或許很難,行業間的競爭壓力、單位的工作壓力、領導同事關係壓力等等,讓你會感到很疲累。
在大城市裡生活,每天消耗在路上的時間可能很長,多達幾個小時。早晨天不亮出門,擠地鐵擠公交,塞車,等待,上班之路澀而漫長。晚上九點十點,你可能才忙完手頭的工作,拖著疲憊擠地鐵換公交,披星戴燈光往家趕。此時,不想再吃外面小攤的麻辣燙板面炒麵,你,或許只想吃一碗母親做的疙瘩湯,幾根土豆條几片西紅柿一小撮蔥花,圓潤的珍珠麵疙瘩,飄著淡香,就那麼好吃!母親的一湯一粥是如此讓人垂涎。
家裡有父親母親,走回家的腳步就踏實而穩健!對家,就有了必須回的期待與理由。母親烹飪的飯菜的味道是你、我、我們每個人對於家的幸福的聯想。
感冒了、牙疼了、胃不舒服了,你多麼渴望母親在身邊。
基於上述感受與猜測,我對你工作之後,仍然希望母親陪伴照顧是理解的。
但,我不支援你。
因為,你已到了成家的年齡。情感上不能再依賴父母,生活上不能再依靠父母。父母年紀已大,他們把你培養成人,功成當退,該有自己的生活和事業計劃了。到你的城市,父母放下一切,或許會很孤單很失落,吃不香睡不好水土不服,正如你提到的。
你現在利手利腳,還想要依靠父母。等成家以後有了孩子忙不開,更加想要靠父母。父母不來,依你現在的心態會更心寒。
換位想想,父母什麼感受呢?什麼時候是頭?什麼時候可以有他們自己的生活?從容的旅遊觀光拍照,學個畫畫、跳跳舞,和老夥伴們一起聚聚,對家鄉種點土豆豆角,每天侍弄花草蔬菜養雞養鴨,一路走著,貓狗羊喵著汪著咩著哼著曲跟在老人身後,這有多開心呢?來到你的城市,老人每天除了為你做飯就是看電視,乏味與無聊是可以想象的。
每年,有百萬千萬大學生離開家鄉在一個陌生的城市謀生活。象你一樣,他們也會有壓力,住房壓力、工作壓力、經濟壓力。難受的時候,哭過、醉過,但衝個澡睡一覺,第二天又滿血復活。
生活是自己的,事得自己幹,飯得自己吃,路得自己走。成年了,我們漸而強大,父母漸而衰老。我們要成為父母的可靠。
有高興的事和父母說說,苦了累了把疲憊藏到父母看不見的地方,在鏡頭前那個笑得燦爛的你會多麼令父母欣慰!
你說是不是呀?
-
7 # 南風交通設施jixs
沒事的,多多理解一下你媽就好,畢竟有的老人確實也是不喜歡到子女家裡住,第一個就是可能覺得,生活節奏不太習慣吧,老人都在老家裡生活習慣了,一下感覺換個地方住,到了另外一個城市生活,會覺得不自在,老人也更寂寞,你媽不來,換你爸來也行啊,這個沒啥好心寒,自己的媽媽,也許你媽她是不想給你的生活增加負擔呢?
你是一個人在外地工作,還沒有成家。所以有的時候,下班了會感覺一個人很無聊,家裡沒有氣氛,就想讓你老媽過來跟你一起住段時間,其實你媽不是狠心,也不是不懂得心疼你,主要是老人離開家到另一個地方,生活有所不習慣而已,敢問,那個做父母的不心疼自己的孩子,只是沒全部表達出來。
你要多理解,心放寬些自然就好啦!
藉著你的這個話題,我來說說一下我的情況,也是跟你的差不多吧,我媽她一個住在老家,可我也是經常的叫她上來我這裡住一下玩玩,我媽她都不想來,有的時候來最多也就是住兩天她就說要回去了,我說多住幾天嘛,著急回去幹嘛呢?我媽說,她住我這裡生活不習慣,住的高樓大廈又沒人玩。無聊,回去了多人玩啊,可以到處去串串門,還跟一些老人經常一起打打牌,好過些,嗯嗯,想回去打牌才是真的,我媽她上來時。我就帶著她去買衣服給她,或者逛逛超市買些吃的,她去過一次了,下次叫她出去,她就不想去了,我說為啥?她說她怕我出去就會亂花錢,我的媽呀,現在叫她上來,她也不上來了,一口拒絕。
所以就像我上面說過的,子女還是要多多理解一下老人,那個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子女過得好,不想過多的來打擾子女們的生活。
-
8 # 共知了
我是獨生女,我爸媽在老家,距離西安我現在生活的城市高鐵一個小時的距離,我爸媽都已經退休。
我和老公帶孩子自己住,因為我是獨生女,之前一直都和老公說過,以後父母老了要和我爸媽一起住,要照顧他們。我公婆一共三個孩子,他們不僅另有房子,而且大多時間給老二家帶孩子,雖然沒有明白的討論過,但是估計以後會和老二家一起居住。
前後說了這麼多,就是意思我爸媽來和我們住沒有任何阻礙和不方便,我老公也和他們相處的很好。而且之前我爸幫我帶孩子也在我家呆了好多年。
為了讓他們住的更舒服,我們還專門買了四室的大房子。但是爸媽每次來半個月一個月以後就要回去,不願意太長時間呆。我之前也很不理解。
但是後來我想明白了,在老家有親戚有朋友,有自己的生活圈子,甚至我媽退休了覺得沒事幹,還找了一份不累的工作繼續幹著,只為不無聊。而如果呆在西安,語言不通,小區裡沒有幾個熟悉的人,而且孩子已經高年級了,也不需要他們過多的照顧。幾乎整個白天他們都沒事可幹,就是做做家務,隨便轉轉,我媽是退休教師,屬於很愛熱鬧的人,根本呆不住。而且我媽一直覺得兩代人各有各的生活,不互相干擾最好。
我強留他們在西安,是滿足了我的孝心了,但卻把他們的生活攪亂了,徹底沒了自己的生活。一輩子幹工作,之後又幫我們帶孩子,也該有點他們自己的時間了,過點自己想過的生活。所以我就釋然了,過一陣子回去看看他們,或者他們來西安住一陣,隨他們的意思。我爸媽現在過得可悠哉了,每年還出去旅遊一兩次。
當然以後等他們年級再長一些,肯定是要和我們在一起方便照顧的,現在給他們一些時間,我們不能那麼自私要求父母的時間自由完全有我們掌控。
-
9 # 司空紫悠
你覺得你媽不關心你,讓你心寒,我能體會你的感受。人在孤獨無助的時候,特別需要家人的理解和支援,可你媽的表現卻令你失望,痛苦。要想解決這個問題,我想你應該坐下來耐心的跟媽媽溝通溝通,瞭解了她的真實想法才能有的放矢處理問題。
1、你媽是個安逸型的人,心態單純,沒有受過多少生活的苦,比較安於現狀。到了你這裡,人生地不熟,跟你住出租屋,總不像在自己家舒適,心裡沒有歸屬感,而你工作又比較忙,陪她的時間有限,她會感覺很寂寞很煩躁。再加上,你媽由於體質的原因,換了地方就是睡不著,晚上睡不好,第二天起來就會很焦慮,心神恍惚,所以你看見她不關心你,也不幫你忙。你那麼替她著想,帶她出去玩,給她買好吃的,買喜歡的衣服,她也高興不起來。不是她心狠,確實是因為各種不適應導致的。你想啊,那個母親能不為自己的兒女著想呢?你媽可能嬌氣點。
-
10 # 海歐姐
是啊,一個人在外面打拼真的不容易,白天上班壓力大,晚上回家連個說話的人都沒有,本想著讓母親來陪伴,可她又不願意,估計你媽可能一下子不能適應新環境。晚上你回來,你們可以說說話,倒還好,不過睡覺好象也睡不好。白天你上班了,她一個人在家就難受了,因為,老家她有熟悉的人,有很多做不完的雜七雜八的事,而這裡對她來說除了你,別的都是陌生的。不過,你也不要難受,要有個過程,可以先讓你爸,媽一起過來住幾天,到節假日多讓他們一起來住幾天,慢慢的習慣了,就好了。
你可能誤解了你媽媽的意思,我媽媽也是這樣老呆在家裡,不願意出門,不願住別人家,哪怕是兒女家裡。
我以前也不太理解我媽為什麼老找藉口不出門?直到自己慢慢地年紀大了才有體會:①媽媽習慣在老家,讓她來到一個陌生的地方她會很無聊,兒女上班去了她只能看電視做家務。②媽媽不放心老家的一切,哪怕是一隻雞鴨。怕小偷進家偷東西,怕地裡的蔬菜沒人料理。③兒女工作忙,媽媽只能看著幫不上忙,她心裡乾著急。
對於兒女來說,媽媽的一切都是自己的,對於媽媽來說,兒女的還是兒女的,不是媽媽見外,做了父母后就明白,父母不在乎得到兒女的東西,人老了對物質沒那麼在乎了,可能他們更在意自由自在,他們可能有些老習慣老毛病,他們不想讓兒女嫌厭,所以不想靠他們太近,但是不等於不愛兒女,正因為愛所以更不想太接近~太近難免發生矛盾,太近有些不自在。
孩子大了,父母老了,心有餘而力不足,你期待媽媽來了可以減輕你的壓力,但媽媽可能怕自己不能幫你,反而給你增加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