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燭影亂談

    張傑鑫其人

    張傑鑫是中國近代著名評書表演藝術家,生於1862年,逝世於1927年,是評書大家王致玖的掌門大弟子(另有一種說法是二弟子)。與許傑泉、常傑淼被譽為“評書三傑”。而《三俠劍》正是他的代表作。

    可以說,張老集百家之長於一身,疾、頓、挫掌握準確恰當,使觀眾能夠清晰地品味其藝術韻味。撥口出色,將詩、贊巧妙地彙集在一起,給觀眾造成強烈的懸念感。另外,由於有不錯的文學功底,所以他塑造的人物極為成功,比如金頭虎賈明,詼諧幽默、足智多謀,卻不低俗輕浮。

    由於年代久遠,更多的資料我們已經不得而知,不過他留下的《三俠劍》卻成了幾代人的回憶,只不過我們聽到的幾乎都是單田芳以其也藍本加工改編的。

    單田芳的改編

    用單老的話說,年輕那會說書很簡單,沒有什麼版權、專利的保護,去書攤、書店,看見哪本書好,記一記,改一改就能說,因此單老的很多作品都沒有手寫本,或者說成書已經是多年後的事了,他想到哪就說到哪,有些隨心所欲。

    單老的表演無可挑剔,無論怎樣無趣的情節都能說得引人入勝,配上獨特的“公鴨嗓”,讓人慾罷不能,所以說,單老最大的特長在於“說”。

    但是由於沒有底稿,不能進行校驗,加上單老本身知識量不算大,文字功底一般,這就造成了他的書雖然精彩,但是隻能當個熱鬧聽,不能深究,深究全是bug和填不上的“坑”。甚至於,由於個人喜好進行的改編,多少有些“魔改”和臉譜化,聽得多了,有些千篇一律的感覺。

    飛天玉虎蔣伯芳

    蔣伯芳是幾乎所有書友都知道的人物,單老在《三俠劍》中對他的刻畫極為成功。論輩分,蔣伯芳是武聖人艾蓮池的第五位弟子,上面有四個師兄,下面有一個師弟。兄弟六人中實力最強的是老大“鎮三山轄五嶽趕浪無私鬼見愁大頭劍客”夏侯商元。夏侯商元雖然是他們的大師兄,但本事並非來自艾蓮池的傳授,甚至某種程度講,他和艾蓮池曾經還是對立的關係。

    夏侯商元在自感武藝大成時,遍訪高人,打遍天下無敵手,後來挑戰武聖艾蓮池,艾蓮池提出條件,若夏侯商元戰敗,則需要拜自己為師,最終艾蓮池僅僅一招小勝。所以說,夏侯商元名義上是艾蓮池的徒弟,其實他們之間的差距並不大。

    蔣伯芳出世時只是一個二十多歲的小夥子,而大師兄夏侯商元已經八十多歲,書膽三師兄盛英也年過花甲,可以說蔣伯芳是典型的“人小輩大”。相貌上,蔣伯芳玉樹臨風,一表人才。性格上雖有《白眉大俠》中白玉堂、白雲瑞傲氣的影子,卻張弛有度,不惹人反感,相反十分討喜。武藝上,蔣伯芳雖然年輕,但深得老師真傳,加上天賦過人,年紀輕輕就足以在江湖獨霸一方,加上多次學藝後,到了《三俠劍》後期,蔣伯芳幾乎可以躋身全書前十。

    原本在這樣的情況下全書結束,蔣伯芳也算圓滿,可單老偏偏不知足,在“反”《三俠劍》的評書《連環套》中,蔣伯芳這個高人氣人物再度出場,結果不僅跌下神壇,還摔得極慘,讓人覺得匪夷所思,甚至多少有些“意難平”。

    《連環套》

    之所以說《連環套》是反《三俠劍》,是因為這部書的視角成了綠林為正,朝廷為反,直接把《三俠劍》的設定顛倒過來,《三俠劍》中沉穩忠厚的黃三泰為成了陰險狡詐的“老匹夫”,綠林好漢竇爾敦則成了大英雄。

    在全書高潮竇爾敦與黃三泰比斗的章節,或許單田芳老師為了將這一橋段再抬高一個檔次,便將《三俠劍》中高人氣的蔣伯芳抬了出來,此時的蔣伯芳雖然已年近半百,看起來卻依舊威風不減當年,可是誰知道,不久之後,他便跌下了神壇,成為襯托竇爾敦的犧牲品。

    蔣伯芳的前後變化

    看到蔣伯芳出場,正常人的反應一定是竇爾敦一方又要有新人物出場了,不然怎麼可能贏得了這尊殺神?可是讓人意外的是,單老這次沒有按照以往的套路設計一個新的世外高人登場,竇爾敦自己直接上了。

    結果是年輕力勝的竇爾敦技高一籌,把逐漸年老的蔣伯芳贏了,這多少讓人有些匪夷所思。不過考慮到這是不同的評書,或許《連環套》的設定就高於《三俠劍》,這樣的情況也不少,比如《三俠五義》中的高手到了《白眉大俠》就集體淪為戰五渣。可是讓人驚掉下巴的是,在蔣伯芳戰敗後,黃三泰居然登場了。

    這是什麼概念?舉個例子,水泊梁山的豹子頭林沖和人單挑輸了,梁山再派人怎麼也得上盧俊義了吧?結果白日鼠白勝出馬了。這個對比一點也不誇張,在蔣伯芳面前,黃三泰屬於根本伸不上手的人物,他怎麼會有勇氣在蔣伯芳戰敗後出戰找場子?更令人毀三觀的是,黃三泰的武藝和竇爾敦幾乎不分上下,最終不講武德的用暗器,反而把竇爾敦贏了!

    對於蔣伯芳的戰敗,單老再度給出了蒼白的“人老不以筋骨為能”,然而蔣伯芳真的老嗎?按照《三俠劍》的設定,黃三泰雖然是師侄,但他的年紀可是比蔣伯芳大的,這就是單老的一貫風格,捧得就越老越妖,踩的就人老不以筋骨為能。於是,我們的蔣五爺被犧牲掉了。

    歸根結底,這是單老的一貫風格,在他的書中,難以自圓其說的地方很多,而跨書的作品,顛覆之前設定的再創作也不少見。所以造成蔣伯芳反差如此大,甚至可以說人設崩塌的根本原因就在於作者自己,硬要透過文學作品內容進行分析,是怎樣也解釋不通的。

  • 2 # 一鍵歸零

    成書時代不同,《施公案》早於《彭公案》,竇爾敦黃三太之爭的故事創作時間早於三俠劍故事的創作時間。從前民間都是捧竇貶黃,現在黃已由反面角色轉為正義之士。不同時代及創作背景下的作品不要互相聯絡,較真!所以評書出現人物性格反差很正常

  • 3 # 直爽香瓜td

    不要這樣,日常生活莫不如此,天天重複,件件有別,看似一樣,實則不然。單先生講的是書,不是歷史,即便歷史,誰能苛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逮誰吃誰的非洲牛蛙到底有多厲害?有沒有害怕的天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