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笑天下可笑之人'
-
2 # 悅心悅益
社會的變遷,科技的進步,使生活越來越好的不僅僅是勤奮,還有聰明,天資,人脈等等。擁有金錢,掙到錢代表一種能力,是值得肯定的,只要是正道來的。至於金錢至上是有點過猶不及,矯往過正。隨著時間的推進會慢慢迴歸正軌的
-
3 # 女媧補天不造人
彎道超車的理念佔了上風。
想透過婚姻實現一步小康,甚至大康,老康的水平。
想投機取巧,一步登天的思想。
想撿漏。
-
4 # 鐵簫騎
這只是一個階段而已。非常矇昧的一個階段。
建國之後70年來,初時人們爭搶著嫁給軍人,我們走向前,鮮花送模範,後來階級鬥爭為綱,一定要嫁給貧農,再後來咱們工人有力量,最俊的姑娘要嫁給工人,都是一個階段,非常矇昧的階段。
改革開放以來,瓊瑤賣了些書,大批年輕人嫁給愛情,是一次有益的探索,但也僅僅是探索,傍大款這個名詞出現以後,就漸漸轉到這個階段上來。
不可能人人傍大款,怎麼辦,那就從上往下,選富人,不就是這麼?從根本上來說,與當時要嫁貧農一樣,依舊是趨利避害,人們被貧窮遮住了雙眼。
但是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後一代總是比前一代聰明,婚戀場上那些中途觸雷的人,總是為後人標明雷區,如今的雷區無非索取二字,到後期男人切齒,公婆忍辱,索取的手會使孃家不能倖免,上下代之間的博弈上升為主要矛盾之一,雷區裡的女人們將輸的精光———這是初期人們對她們一再綏靖,使她們生存能力變弱的必然結果。
賣個萌就能實現階層跨越,永遠不現實。
男女博弈,上下代博弈的初期成果是大量不婚人群出現,他們並非獨身主義者,而是相互攻防中不得不選擇單身的,遇到好的也不會錯過。
這就會初步造成一種錯覺,單身人群的巨大數量迫使社會對他們平等相待,這些人來去自由,非愛不婚,好像是已經接近西方模式,實際上他們尋找的仍然是個“合適”而已。
但那個階段已經可以稱之為覺醒階段了,不是女權覺醒,而是全體人類對婚姻的覺醒,60後永遠不會更改拼死娶兒媳的觀念,但是他們退場了。70後80後,尤其80後際遇坎坷,絕不會慣著索取的人。
到什麼時候年輕人們開始尋找愛情呢,要等上下代博弈完成,孩子成年後普遍不會有家庭扶持,年輕人條件大致相同,他們會開始尋尋覓覓,追尋他們的那個靈魂伴侶,the one。
這是任何人擋不住的發展趨勢,文明與開化帶來的結果就是如此。
那些嫁給軍人貧農工人愛人富人的姑娘們呢,那些單身到老的姑娘小夥們呢,那就是各有各的命,歷史的前進,始終需要大量炮灰,來填平道路的。
-
5 # 章智浩
任何事物都有硬幣的兩面。我們在主流媒體宣傳成就和美好生活的時候,給人們怎麼描繪的?張三家去年全年收入不足一萬元,現在每年算下來可以有四萬多的收入,全家其樂融融……。這樣的宣傳,本身沒有壞處,但是它的副作用就是告訴人們,幸福生活就是錢多。追求金錢。如果說我們的主流媒體,多宣傳一下那些把個人興趣個人愛好當做人生要義,認真把玩,無比開心。那對年輕人恐怕有一定的影響。問題是我們把它歸類到躺平和佛系這個負面形象去了。
還有就是影視作品裡消滅了窮人,失去了長期艱苦奮鬥的人物和情節,也讓人們幻覺自己就是應該過上那種好生活。
記得有一年發洪水,有村民站外自家屋頂,樂呵呵等待救援,救援條件差了,人家還不走,靜候電視上宣傳的那樣,讓人揹他下去,呵呵。
更不要說那些靜候國家扶貧致富的了。
宣傳正面人物和事蹟,本是好事,無奈受眾理解偏頗了。
-
6 # 幸福碎語
經濟社會,金錢掛帥,這是一種自然的社會現象,但談到大多數人的勞樸觀念意變成崇拜金錢,這跟社會的各個方面跟錢掛鉤有關,也跟社會的輿論導向有關,應該說這個責任不在個人
-
7 # 翼昂揚
一是受前些年社會上“一切向錢看,誰有錢誰英雄,誰受窮誰狗熊”影響,導致有些人掙錢拋棄勤勞致富(來錢慢代價大成本高)觀念,甚至不惜違法亂紀掙錢斂財。二是受影視明星娛樂圈、電視娛樂節目中大肆宣傳西方享樂主義價值觀、人生觀影響,享樂第一,金錢至上,只圖金錢,不慮人品、感情基礎,所以離婚率也高。三是前些年受一些專家、公知忽悠,鼓吹什麼“人生苦短,抓緊享樂,應先貸款按揭買房買車,邊享受邊還貸款”,其實有好些年輕人入套後,因不同原因失業後,還不了貸款時,最後什麼也沒有了。等等。
回覆列表
時代潮流滾滾,從上到下搞經濟,投資岀口消費都是說錢,吃喝拉撒生老病死都要錢,違反一般的規定全是罰款,各種獎勵都是給錢,殺了人只要受害人家屬同意多給錢可以不判死刑。人情交往只看紅包大小,方方面面都拿錢解決問題,我批評隨地吐痰不講道德!他回懟我:道德多少錢一斤?勤勞有屁用?樸實的人正好被人捉弄!金錢世界爾虞我詐的時代,你有錢我就嫁給你,你沒錢了就離婚,大哥大叔大爺老爺爺都行,只要有錢有地位,年齡不是問題。嫁雞隨雞嫁狗隨狗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