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天和Auto

    沒有本質區別·「雪地+前驅」不是理想組合

    每到冬季的雪天都會有些老司機說前驅比後驅強,因為前驅不容易打滑,後驅車就不太行了;有這樣的觀點只能說明駕駛的車輛過於落後,對於優秀的後驅或四驅車毫無概念,更不懂得前驅和後驅系統的本質區別。

    三個因素:

    正壓力接觸面粗糙度接觸面積大小

    這是決定車輪抓地力強弱的三要素,前驅車相比後驅車在冰雪路面上唯一的優勢,是發動機和變速器均集中於車頭;這兩大總成最高能夠400斤左右(前驅標準),相當在發動機艙裡蹲著體重50kg的四個人。這就決定了前輪的正壓力是遠大於後輪的,所以前驅車的特點是前輪不容易打滑,但是轉彎的時候很容易側滑,因其後輪的抓地力實在弱,然而駕駛車輛的時候總不是隻走直線吧。

    後驅車基本也都是採用前置後驅的佈局,發動機同樣在車頭,但是使用的變速器是一個長筒型的縱置機型,豎直朝向車尾、透過傳動軸連線後橋驅動部分;這就讓車頭不是太重、車尾也不會太輕,前後輪的正壓力是相當的。於是在轉彎的時候就不容易側滑了,只是前後輪的正壓力確實都有可能低於前置前驅車,但也只是有可能而已;後驅車除了麵包車以外,其他車型基本都是中型和中大型車,整備質量超過普通前驅車不少,所以即便兩大總成沒有集中於車頭,但是正壓力卻也能做到相當。

    只是為什麼在雪天總能看到一些後驅車打滑呢?這就只能說打滑車輛的司機有些笨了。最起碼是不夠了解其駕駛的車輛的。

    0.1/1.0是個重要引數

    輪胎與結凍路面的滑動摩擦係數是0.1-0.2,與商砼或瀝青路面的滑動摩擦係數可達到1.0,兩種道路的差值是10倍;那麼發動機輸出的動力稍微強一些,在摩擦力很弱的冰面上就能打滑,因為動力輕鬆超過了摩擦力的極限。

    而後驅車除了麵包車以外,其他車型的動力普遍都比前驅車強得多,包括柴油車也有低轉速爆發力強的優勢,因其使用的總是渦輪增壓技術;所以起步的時候油門稍微大一點,輪端扭矩就會非常大,在常規駕駛模式中會非常容易打滑。

    重點:雪地模式、泥地模式、沙地模式瞭解過嗎?可以說現在的後驅乘用車型總會有這幾種模式,至少會有雪地模式。由於冰面的摩擦係數過低,油門稍大就會打滑,人工操作又難以精準控制油門。那就讓電腦來控制唄,切換到雪地模式之後會啟用ESP(車身穩定控制程式),其中的ABS/EBD能防止剎車抱死並隨時調整前後輪的制動力,這能夠避免剎車時車身側滑;TCS可以限制發動機輸出的功率,也就是限制動力,配合VDC對不同車輪制動力的調整,車輛的起步總會足夠平穩。

    其次TCU(變速箱控制單元)也會調整起步的前進擋,用高速前進擋起步、減弱放大扭矩的能力,車輪轉矩偏低則同樣不容易打滑。測試過的一些後驅和四驅車,在常規駕駛模式中很容易打滑,電子油門忽然變得非常靈敏;但切換到對應的雪地或其他模式後,車輛總能夠穩穩地在冰面駕駛。

    綜上所述,電控程式幫助了新手司機安全的在冰面駕駛,無需刻意的調整油門和前進擋,這要比駕駛手動擋的前驅汽車更安全,其實包括一些智慧化程度較高的前驅車也是有雪地模式的,這就能做到與後驅或四驅車相當了;然而有些司機的車開了幾年可能都不知道各個按鍵的功能,在對應的場景中不懂得如何切換駕駛模式,那麼在雪地冰面上打滑也就不足為奇了。

    不過有一點還是需要說明,不論是前驅、後驅還是四驅,在冰面上車速都要極低,一定要控制在20km/h以內,制動安全距離要比平時放大三倍以上,因為滑動摩擦係數降低的比例非常誇張;想要安全駕駛就用帶有破碎釘的防滑鏈,前後輪都要安裝,否則還是容易側滑或無法轉彎——安裝了防滑鏈的車,管它是前驅還是後驅,可靠性都是一樣的。(安裝防滑鏈後要關閉ESP,否則容易錯報故障碼)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高考失利可以靠考研翻身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