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侃侃談影視

    《團長》這部劇應該算是中中國產抗日劇的翹楚之作,尤其是在塑造反面對手方日軍方面,比起其他神劇,沒有刻意的做作、誇張和醜化(醜化敵人就是醜化自己),除了真實還是真實。

    團長會告訴我,不要聽天由命,不要安逸。少年中國有希望,不要讓我們的先輩成為了最後的英雄。

    其他的劇告訴我,我們多厲害,手撕不痛快,還可以來個槍鬥術,日本人用了八年才逃出中國。

    團長裡面有很多值得思考的東西,這是其他劇無法比擬的。我最喜歡看豆餅憨笑地說沒事,沒事。迷龍那充滿北方人特質的陽剛之氣,小太爺那一股子豆汁味的哎喲喂,團長賤兮兮地笑著,回家不積極,腦子有問題。獸醫的額真是傷心死的,阿譯的注意戰術動作!小書蟲的少年中國夢…

    最出色的是演技與劇情

    這部劇,沒有配角。每個人都用或多或少的出演,證明了什麼是真正的演技。

    話不多說,直接上圖:

    小太爺孟煩了在收到家書後的激動

    這支炮灰團,由來自五湖四海的潰兵構成,名曰川軍團,卻沒有一個四川人。

    他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個性,自己獨特的穿著,不同的文化背景,不同的出身,說著不同的方言。卻同樣的衣衫被止,滿身骯髒(單憑這一點估計也能把那種每個人穿的油光閃亮的抗戰劇再甩出10條街吧)

    他們有血有肉,有過為爭取勝利而不顧一切的熱血,也有過在安逸的麻痺下被磨平了的意志。有時他們麻木,20多箇中國兵寧肯躲在英華人的倉庫裡等死也不出去解決了看守他們的四個日本兵;有時他們懦弱小太爺孟煩了(張譯 飾)曾當過3 逃兵,為了活命裝死;有時他們無恥,為了能在禪達安下家,迷龍對地主破口大罵只求一套本就不屬於自己的豪華院落;有時他們愚昧,蛇屁股(劇中人物綽號)在作為證人出席審判龍文章時不由自主地下跪,這一幕不由讓人想起,大清亡國也不過區區30載。他們虛榮,他們自私,他們沒有渾渾噩噩只求能安逸地苟活。

    龍文章呢?他是一個靠裝坑蒙拐騙當上團長的“偽團座”,在審判時為了活命裝瘋賣傻,用剋扣口糧換來的錢去買香皂絲襪,來賄賂軍需官的老婆,“以換取本該下發的裝備”。他油嘴滑舌,他阿諛奉承,他又冷酷無情,他不知理想為何物,卻努力地把當下的事一件件地做好。

    而這樣的團長,這樣的團長,沒有了主角光環,卻因為無比地真實,讓人倍感親切。他們也終於擺脫了人們對軍隊的刻板認識,讓人管中窺豹,看到那個戰火紛飛的年代裡,最底層軍隊的基本生存狀態。

    而虞嘯卿(邢佳棟 飾)呢?他有著抗戰時期國軍高階將領普遍具有的愛國熱情,他個性,他熱血,他無畏;他思想前衛,學習美軍太平洋戰爭的跳島戰術,他愛兵如子,為了解士兵體能跟士兵吃一樣的飯,他嚴格待人,把他的親兄弟一個一個按軍法處置。他有著“炮灰團”無比羨慕的先進武器,他鍛煉出了一支跟他一樣不怕死的精銳“虞家軍”。

    然而,彷彿是一個天大的笑話,把“炮灰”們從緬甸帶回禪達的是偽團座龍文章,讓西岸贏得固防寶貴時間的是彼時連編制都沒有“炮灰團”,最終帶領弟兄們在樹堡裡堅守38天的還是龍文章。

    前後強大的反差,讓人乍看不解,以至於我們自然地想從劇中尋找答案,於是,便引出了整部劇最大的亮點。

    劇中最讓我稱道的,是對日軍的刻畫。沒有像其他抗日劇一樣,有一幫子具體的日軍,具體的反面作為對手,很多鏡頭中的日軍都是一閃而過的,但絲毫沒有削弱劇中日軍的老練、兇殘、狡猾和其戰鬥力之強。

    印象最深的日軍特寫有三處,一個是戴著防毒面具用刺刀殺死中國兵的(深深的恐懼),還有一個是被逼到河邊唱歌后自殺的日本兵(人性的描繪),還有就是用刺刀虐殺麥克魯漢的日軍(真實的戰爭)。

    在最後守南天門時美華人麥克魯漢被日本人抓住當籌碼,把他架在自己站地上,然後派人去戰地中間拿美華人空投的物資。當時麥克魯漢喊:你們救救我,也救救你們自己。那時堡壘裡的人那表情,說實話看的我都以為他們要衝出去或者怎麼樣,那表情有憤怒、驚訝、猶豫、悲傷,我想這要怎麼幹,感覺劇情鋪下去必須落到老路子上。

    就在我還猶豫著,龍文章拿出槍就射擊,把對面站地上走出來的日本兵挨個打死。奇怪的是這些日本兵也不躲而且還繼續去拿空投的物資,龍文章繼續打,後來堡壘裡的人架著機槍掃射,沒一個日本兵走近物資投放地。日本人沒回擊,他們一看死傷太多退回去了。

    當時看完這段我就覺得這編劇太讚了。這段處理遠勝於《亮劍》里老李打媳婦的那段。其他類似的電影電視場景也無出其右的。

    在我看來,《團長》這部劇應該算是中中國產抗日劇的翹楚之作,尤其是在塑造反面對手方日軍方面,比起其他神劇,沒有刻意的做作、誇張和醜化(醜化敵人就是醜化自己),除了真實還是真實。

    團長會告訴我,不要聽天由命,不要安逸。少年中國有希望,不要讓我們的先輩成為了最後的英雄。

    其他的劇告訴我,我們多厲害,手撕不痛快,還可以來個槍鬥術,日本人用了八年才逃出中國。

    我們應該尊重歷史,尊重我們的英雄。而不是跳了腳的用一些打了髮膠坐在資本主義下的奶油小生去侮辱他們。

  • 2 # 娛界煙火

    不知為何說到《我的團長我的團》的時候,很多人習慣把《亮劍》拉出來溜一溜對比一番,其實這根本沒有可比性。

    一、《亮劍》是一部主旋律劇,是提倡振奮民族氣節的片子,我們需要草根英雄艱難環境下的亮劍精神。是一部振奮人心的片子。

    二、《我的團長我的團》正如問答上所說,它是一部真實反映底層抗戰軍人的片子,整部片充素著潰!喪!逃!沉重壓抑的氣氛,普通人代入感非常強,如果你生長在那個年代,或許你就是其中一個,又頹又廢,面對這樣的情況還貪生怕死,兩股戰戰。

    1.《我的團長我的團》它的真實是從表到裡的喪。

    表面遊兵散勇般的髒亂差,猶如個乞丐窩一樣,吃了上餐沒下餐;

    精神上,從東北一路逃亡,甚至在戰場裝死逃生,被日軍驅趕著,從北逃到南,國土淪喪大半,民眾信心失去大半,民心渙散,丟了魂一樣。以為在南垂邊鎮可以光復,被虞嘯卿打了雞血灌了雞湯地到了緬甸,還是被日軍一路追著打到了怒江邊……逃得連自己都覺得出離的憤怒。

    活得不是個人樣,死也死不出個人形的真實寫照。

    2.敢說真話。說出了一般影視劇不敢說的真話,說出大家想說而不敢明目張膽說的話。

    龍文章從對岸逃回來受審時,裝瘋賣傻與漫不經心說的那段淪陷地的名與各種小食的話。顧不及讚歎與佩服段奕宏的臺詞功底有多好有多溜,也不是丟了大半江山的“我不焦急,我不心痛”,而是振聾發聵的那句:現時的中國軍人怕是應該去死!逆天了!天靈蓋彷彿被雷劈一樣怔住,不知道他對自己或他人有多恨身為軍人的無能為力與無所作為,聽出他自責的憤怒、愧疚到兇狠與咒罵,更多的是無可奈何。

    想復仇,想給死在對岸的一千多兄弟報仇!可武器彈藥物資及人才的饋乏,使龍文章不惜跪求被派到炮灰團又失望得掉頭而去的美國顧問阿瑟:

    沒人想做別人的籌碼,可總得有人犧牲。說我們是軍人也是謬讚,不過是我們想掙扎出個人形。……我們打這仗或者不打這仗也是一樣的,要個答案。答案不該是死,所以我求你們。回去,教他們怎麼活,沒什麼答案值得付出人命。”

    “說是軍人都是謬讚”,“教他們怎樣活”……語言平實真切誠懇!真的是跪求!即便是炮灰也有自己的底色與血性!——總得有人犧牲。

    孟煩了與父親對話,“兒與兄弟日夜枕戈待旦”,孟父發怒代表老百姓的心聲:可我們連後枕骨都枕塌了!扎心了!八年,大半江山淪喪,“偌大的中國安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這些話不是真實得刺痛嗎?不扎心嗎?

    這部劇敢於表達對戰爭的真實情感,害怕、懦弱、貪生怕死,掙扎、勇敢到最後的慷慨赴死,各種複雜的矛盾心理與情感交織在一起,代入感特別強,真實接地氣,把戰爭中的遮羞布扯掉,對靈魂做了個真實穿刺!

    此劇雖然深受團迷喜愛,對於《亮劍》可重重複復播放,但它卻鮮少播放,對現在來說,樹立英雄榜樣的主旋律才是主要的。對嗎?

  • 3 # 爾不雅

    因為它真實再現了上千年來我們儒家文化的一個精神內涵:為了文化能夠傳承下去我們可以投降。孟煩了他爹不就是這批文人的代表麼?為了所謂的書本不被日本鬼子給燒了不就當了日本鬼子的偽保長麼。

  • 4 # 高程蘆山

    沒有什麼可說的。不管龍文章靠坑蒙拐騙還是其他方法,把人拉回來才是團長。

    最後,不管他在短兵相接的天才還是炮灰團團長,手下沒有人什麼人就什麼都不是。

  • 5 # 大俠行走天下之超然

    這部劇嚴格說來並不算一部根據史實的抗戰劇,而是中國的莎劇,從深層次,對華人民族性的自我解剖。

    這是一部絕無僅有的說真話說的最透徹最露骨又最隱晦的傳世神作,成就已堪比紅樓,只更深沉而已,是塗在所有渾噩華人腦門上的清涼油。

    就感謝蘭曉龍康洪雷吧!

  • 6 # 北方的狼162611812

    從側面反應出抗戰時實際情況!如果老百姓都自發的加入戰爭,那隻能說明當時的政府已經沒能力保護老百姓,老百姓只有自己保衛自己!

  • 7 # 醉觀雲

    一部好的電視劇,情節必須讓人感覺到真實,只有真實才會使人身臨其境,才會瞭解到戰爭的殘酷。

    因為戰爭的殘酷,我們才覺得戰爭的可怕,因為戰爭的可怕,我們才會想到,我們的抗日戰爭來的是多麼不容易,是多少人的鮮血換來的勝利。

    “團長”讓我們看到了,英雄不都是滿臉正氣,完美人格,英俊帥氣的樣子,他們可以是衣衫襤褸,還可能是膽小如鼠,偶爾也會頹廢迷茫。

    但是嬉笑怒罵的英雄,反而讓人感到真實,彷彿他們就在我們身邊,是從絕望裡走出來,找到了丟失的魂魄,重新找回了自信,勇敢起來的,我們的骨肉同胞。

    戰爭中絕望計程車兵,戰亂中困苦的百姓

    自從1931年日本侵華以來,從東北到華北,從江浙到怒江畔,中國軍隊除了平型關和臺兒莊,再沒有什麼勝利可言。

    一路敗退下來,士兵們因為屢戰屢敗而心生沮喪,由沮喪到絕望,由絕望到軍心渙散,眼神黯淡無光,他們是一群丟了魂的人。

    每個人都不是生下來就勇敢的,面對冰冷的刺刀,黑洞洞的槍口,呼嘯的炮彈,誰能不怕,一連串的失敗讓人們看不到取勝的希望,

    李連勝排長,他的一個排的弟兄,按迷龍的話來說,都是因為李連勝指揮不當而喪失殆盡,李連勝這個名字也非常具有諷刺意味。

    孟煩了中尉連長,他帶領他的弟兄們一路之上,所經過的都是敗仗,身邊的弟兄換了一茬又一茬,身邊人的死亡,已經讓他麻木了。

    阿譯,這個上海人,他的父親只因為一塊懷錶被日軍爆頭打死。阿譯有心報國仇家恨,可是他從軍校畢業以後,卻一仗沒有打,就稀裡糊塗的,隨著部隊退敗下來,也徘徊在潰兵們之中。

    戰爭不止讓軍人感到絕望,最苦的還是百姓們。孟煩了的父親本是一個大知識分子,為了逃難,他從北平一直逃到邊境線上的和順,卻還是躲不開日軍鐵蹄的蹂躪,他感嘆地說,偌大的中國竟然放不下一張安靜的書桌。

    小翠本是和川軍團的哥哥一起來到的禪達。哥哥死後她沒了生計,被迫做了妓女。上官戒慈也是在逃難之中失去了丈夫,又失去了公公,獨自帶著幼小的兒子嚐盡生活的磨難。

    樂觀的小書蟲也是從安靜的課堂,一路和學生們一起撤到大後方,雖然他的熱情還是那麼高漲,可是現實的殘酷也已經讓他遍體鱗傷。

    殘酷的戰爭也讓人性產生了扭曲,飢餓的折磨也讓他們彼此相殘。孟煩了因為沒有錢買粉條而去偷。被人抓住後,雖然他自己說因為作戰中被日軍打殘了腿,也沒有換來百姓的同情,因為他們也要活。

    小醉救起了疼昏過去的孟煩了,又好心的去給孟煩了賣藥,孟煩了卻在小醉出門的時候,把她家所剩無幾的錢全部偷走,雖然良心受到譴責,他還是沒有把錢還回來。

    阿譯因為怕李連勝來吃豬肉燉粉條兒,他這樣一個和善的人,竟然把李連勝打昏在地。

    以上的種種都讓我們看得到戰爭的真實,戰爭中生活的人們的苦難生活,戰爭使一切都面目全非。

    一群衣衫襤褸的人,一群丟了魂計程車兵,一個個失去家園的百姓,構成了一副亂世的悲慘世界。

    找到了希望之光

    孟煩了說得對,人總是要活著的,無論用什麼方法,人活著是不能沒有希望的,人一旦沒有希望,就是一群行屍走肉,這樣的日子他們已經過夠了,好在希望終於來了。

    虞嘯卿穿著筆挺的軍裝,身後跟著他英姿勃發的親隨們。虞嘯卿的出現,給這些潰兵們帶來了希望,吐著火舌的捷克式輕機槍,閃著光的勃朗寧手槍,中正式步槍都讓士兵們的眼睛中冒出了光。

    那描繪的英華人出錢,美華人出武器的美妙前景,讓所有的人都重新燃起了希望,他們毫不猶豫的又重新加入到隊伍之中,憧憬著,幻想著把日寇趕出中國,揚眉吐氣。

    可美夢還沒有開始就已經是結束,剛到緬甸,他們就險些死在日軍的槍口之下,這時我們團長的龍文章出場了,雖然神神叨叨,吊兒郎當,一點都不像一個軍官,可是的的確確是他,把炮灰團士兵解救了出來。

    如果說虞嘯卿帶來的希望像流星一樣,一閃而過,伴隨著的是更黑的夜。那龍文章更像是啟明星,雖然並不耀眼,但他一直在那裡,不至於讓人迷失方向。

    龍文章一個人就幹掉了四個鬼子,把士兵們解救出來,然後又讓他們身上塗滿瀝青,像野獸一樣在叢林之中殺死日軍,他們成了主宰者,連打帶嚇的打跑了日軍。

    後來又在龍文章帶領下,帶著他們守衛機場,經歷了從緬甸漫長的撤軍。他的擁躉們也一天比一天多了起來,把隊伍拉到怒江邊時,龍文章已經有了上千人的隊伍。

    龍文章讓孟煩了終於找到了他能相信的人,找到了不會捨棄他們獨自逃跑的人。阿譯也看出來了,龍文章是一個能帶著他們打勝仗的團長,是他死也要成為的那種人。

    他們不再膽怯,也不再渾渾噩噩,他們甚至有了幾次戰勝日軍的經驗,雖然在怒江邊他們又幾乎損失殆盡,可是他們有了團長,就有了魂兒。

    可能會有人質疑說,為什麼這些潰兵們,好像比虞嘯卿的精銳還能打?要知道這些潰兵們雖然是屢經敗仗,但是不要忘了,他們都是各支部隊中倖存下來的,打過幾年仗的老兵。老兵的可貴就在於他們於戰爭中學到了經驗,失敗的戰爭,讓他們學到的經驗就更多,所以他們一旦狠起來,就能露出獠牙。

    而虞嘯卿的精銳們,雖然被虞嘯卿灌輸的愛國思想而人人鬥志昂揚,可是他們並沒有經過戰場的洗禮,所以在日軍剛渡江的時候,他們就潰不成軍,虞嘯卿的弟弟更是帶頭逃跑,最後被虞嘯卿槍斃。

    復仇的怒火點燃了軍人的勇氣

    龍文章雖然給他們帶來了希望,可是還沒有喚醒他們的勇氣。他們這些死裡逃生的人還是有厭戰情緒,相對平安的對峙局面,又使他們想過安逸的生活。

    給他們帶來光明,帶來勇氣的,反倒是一些小人物。小書蟲的壯烈犧牲,慈航大師的英勇獻身精神,都使潰兵們感覺到了羞愧。

    死在日軍轟炸中的獸醫,更是激發出了潰兵們的全部勇氣。他們不再膽怯,他們不再怯懦,他們露出獠牙,他們恢復了狼性,他們要咬死日本人,他們要為這些死難的弟兄報仇。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這種同仇敵愾的精神,讓炮灰團英勇無比。他們懷著這種復仇的決心,渡過了怒江,穿過了防線,攻下了樹堡,並且堅守了三十八天,終於迎來了最終的勝利!

    我也想過,如果我活在當時那個時代,我能是他們中的誰?是失去一條腿的不辣,還是死於軍紀的迷龍,還是娶了小醉的煩了,更有可能的是一槍沒放的要麻吧,在殘酷的戰爭中,沒有多少人能幸運的活到勝利。

    最讓人感慨的是虞嘯卿,嘯卿的本意是,嘯吒風雲,形容威力極大,同“叱吒風雲”。虞嘯卿想做一個威風八面的將領,可惜他的姓不好,姓爾虞我詐的虞。

    本是壯懷激烈,現實中卻又身不由己。只能做了袖手旁觀的局外人。他終於還是活成了,讓自己討厭的人。

    《我的團長我的團》完全還原了,我心中所想的真實戰爭場面,團長讓我們看到的英雄,都是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們有缺點,他們有和我們一樣的很多壞毛病,但他們也有植根於我們血液裡的勇氣,在國家危亡之際,迸發出來,這是我們這個民族的韌性,是延續數千年不斷的中華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的課程,有的老師教了一年又一年,需要不斷重複寫教案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