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教育反思者

    我認為要說清楚因材施教,要從四個方面來說:

    1,什麼是因材施教。

    2,如何“因材”。

    3,如何“施教”。

    4,孩子的成長通道。

    1,什麼是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就是:教育體系以孩子為中心,力求找到並確認每個孩子的最佳成長方向,為每個孩子提供適配的教育資源,實現異質化教育,讓各種人才都得以成長,使每個孩子今後的人生價值最大化。

    因材施教首先是“因材”然後才是“施教”。於是——

    2,如何“因材”。

    老師站在課堂上,面對五十來個孩子,莫說老師無法確定每個孩子各自適合成長為什麼人才,就算能夠確定,老師也無法進行因材施教。所以,要實現因材施教,是教育體系的事情,不是老師的事情。

    那麼,家長能夠確定自己的孩子今後最適合成長為什麼人才嗎?也做不到!

    那如何“因材”呢?答案是:孩子自己知道!每個孩子都在用以下方式訴說自己適合成長為什麼人才:

    A,喜好。

    B,擅長。

    C,有不自覺的重複行為。

    D,在某個細分科目很少甚至從不出錯。

    E,遇到某些事物,有相應的感應和互動。

    問題在於:大人們聽懂了嗎?坦率的說:未必都聽懂了。那怎麼辦?讓孩子自己選擇(選學)他喜愛的擅長的科目,並容許孩子定期更改自己的學習科目組合。說得更直白一點就是:容許偏科。

    3,如何“施教”。

    站在老師的角度,與現在的教學沒有絲毫區別。教什麼科目,就力求把該科目教好就是。

    站在教育體系的角度,那就必須為孩子提供全方位的受教育機會,無論孩子學那個科目(領域),學校都必須提供適配的教育資源,這是義務!

    孩子不再以行政的方式編班,而是實行走班制。

    每個科目,有教得慢的課堂,也有教得快的課堂,還有相應的興趣課堂。每個孩子根據自己的學習能力,選擇去適當的教師聽課。實現這種方式在當下或許有難度,但藉助於網路視屏和人工智慧,一定有辦法解決。

    最好是採取學分制進行學業評估。要求孩子至少有一個A,兩個B,三個C,其餘可以泛泛而學,獲得DEF均可。然後折算為學分。比如:

    F——1個學分

    E——2個學分

    D——3個學分

    C——4個學分

    B——5個學分

    B+——6個學分

    A——8個學分

    A+——10個學分

    修滿50學分即可畢業。

    4,孩子的成長通道。

    孩子的學習內驅力有兩個:一是天賦興趣,二是能夠清晰地看到適合自己的成長通道。

    天賦興趣是與生俱來的,教育體系無法培養,但教育體系必須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清晰地看到適合自己的成長通道以增強學習動力。

    為了讓孩子自選科目,在升學考就要取消必考科目,實現教考分離。以高考為例,應該由大專院校各個專業聯合命題、自主招生。各個專業都必須把本專業研修方向和高考科目組合預先公佈。讓每個孩子都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效果選擇適合自己的高考組合與專業領域方向——知道某個高考組合適合學習哪些專業,以及有哪幾所大學有這些專業。這就是適合他的成長通道,幫助孩子及早立志、增強學習動力。

    這樣,也保證了進入大專院校的孩子,都是適合學習某個專業的苗子。

    我的其它文章還有一些相應的描述。有興趣的可以去看。這裡不重複了。

  • 2 # 明k月心

    教育以德育為本、科學為基、多元為材、因導以供、分門別類、應材而施……

    德育為本: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不德而有德的為無為乃“上行下效”之本,上行無為之德故能育材於德之自然之本……

    科學為基:社會創新發展需要科學運用知識結構與智慧合力成熟,即固有知識基礎的前提條件+實踐歷程的智慧融合組隊,實現融匯貫通的科學綜合才能帶隊施教,同促綜合素質逐步提升,實踐於非科研類中高大職技校的基礎學習中,即一類一門由一校師+一社師共同合作學習並施教……

    多元為材:不同地區不同特色不同文化習俗中取其精華棄其糟粕,達到由各地多元性時空維度的自然傳承文化儘可能發揚創新的實有效果,不遺失、浪費實有祖傳精髓,表抓材才、內取精華、形神不離……

    因導以供:入微於主導以供,依照不同物件群體學生的具體時空生存情境或區域,採取隨境時空的主導與老師給於施教,例若離異學生群以離異經歷歷程之覺者主導與校師互相認知學習給於這些學生歸類正三觀教育;空間城鄉區域性以城鄉互動主導與本區域校師施教,免於城鄉師資不平均……

    分門別類:學校以主科類、副科類、附加科培訓類提供教資基礎設施歸類分室,附加科培訓類可吸收原校外培訓班自願參與教師參職,同時減少失業率,教師隨分類施教專業本職,儘量補充道治心理專業施教,施為主導本有的正能量德性、教為給於正能量的傳遞,而非口口相傳、心心相反的表面施粉教作……

    應材而施:對學生細分入微,開發覺知、師生共識,由校內“主導”正能量德性去挖掘學生適應哪種材才施教引導過程,小學為基礎引導,中學可為紮根培養,分門別類中各取良材施教,高中職技校基本定位材才拓展創新科學知識實踐智慧,主專學科類繼續升造教育,應社會各層次需要提供良好基礎,“各層次”非等級代表,而是各層各需,共同富裕為前提,民眾學子源始動力就是共同富裕……

    總之,因材施教非只是“材”的發現,而是“材”的供應設施資源與“材”的共同發覺與拓展,這是從本源的因到果的運作過程,沒有單一努力的一時一刻突然生材成才;同時“因”的共同努力也並非只是寄託於學校與社會,基礎的基礎恰恰重在學生家庭的先天后天環境氛圍;“施”也不是某一個(教師群體、家長群體、學生群體、社會群體……)群體只期望另外幾群體給予施救學習能達成的,必須是全體群力以供全力以施,互施互學互促進,才能達到真正施的效果;“教”自本性、學之本人,知識與智慧是共同群體的綜合素質提煉出來的正能量結晶,取其精髓、自飲自修、醒己齊生、教不失德,知識是教育的海洋、智慧是無窮的宇空,教在無極至生萬事萬物,亦在微觀如履薄冰上行下效中循序漸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都說,善有善報、惡有惡報,你信嗎?真是這樣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