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皮皮魯班七號

    宋朝統治者基本上是相親相愛的一家人:北宋開國皇帝把帝位傳給弟弟,南宋開國統治者又把帝位還給太祖一支。各個皇帝傳位時基本上是互相謙讓。皇帝對大臣和百姓也非常好,太祖皇帝立碑要求後世皇帝必須做到:對大臣不可殺戮(謀反除外),對百姓永不加賦稅。後世皇帝基本都做到了,雖然出現過殺岳飛這件千古奇冤(認為岳飛謀反)。國家廣開國際貿易,百姓、大臣普遍富裕,國家統治形式有點現代議會制的雛形,宰相組閣負責國家日常事務,出問題就被辭退,重新選派宰相組閣。總的來說,宋朝還是不錯的。

    唐朝皇帝兄弟父子母子相殘簡直如同家常便飯,後面的皇帝們又被宦官支配,殺大臣也是家常便飯,頻繁的發動對外戰爭,百姓疾苦流離失所,特別是晚唐軍閥混戰,百姓苦不堪言。雖然頂著大唐盛世的威名,其實生活在那個時期的人不管是皇帝還是大臣、百姓,都是挺苦的。

  • 2 # 速不臺

    文明首先表現在工業技術上,唐朝的工業技術在全球都是無敵的存在。

    大唐初年,玄奘經西域到天竺拜佛求經,“白龍馬”馱回了的經書,沒有一張紙,經書全寫在原始的樹葉上,就是貝葉。

    東漢時期中國就發明了紙,到唐朝時隔五百年,天竺好歹也是文明古國,居然片紙沒有。

    貝葉經,和中國春秋時期的竹簡比較像

    唐·劉肅《大唐新語》:“詞理縱橫,文筆燦爛,手不停綴,落紙如飛。”

    同時期,天竺只能落樹葉如飛,歐洲落羊皮如飛,只能說太野蠻了。

    火藥也是在唐朝發展起來的,神醫孫思邈的《千金方》就記載了火藥的配方,唐末時期,火藥開始應用到軍事上,最早的記載是攻打南昌城。

    唐軍的刀槍弓弩各類裝備,均是世界一流的水準。

    反觀宋朝,在技術上已經開始沒落。宋朝達官貴人,包括皇帝,都喜歡佩戴西夏劍,因為宋朝製造的劍比不過西夏劍。

    何止刀劍,冷鍛甲、神臂弩、鐵浮屠等等軍器,西夏、遼國、金國、大理都精於製造,“夷虜”軍器竟然強於“中國”,這在唐朝以前是不可思議的!

    重型武器更差,元朝攻打襄陽時,專程從西域調來回回炮,立刻扭轉了戰局,後來還用回回炮攻擊宋朝的戰艦,宋朝沒有比得上回回炮的大殺器,技不如人。

    《宋史》記載:元軍置炮於城東南隅,重一百五十斤,機發,聲震天地,所擊無不摧陷,入地七尺。宋安撫呂文煥懼,以城降。

    《元史》記載:元兵渡江,宋軍陣於南岸,擁舟師迎戰。元兵於北岸豎炮以擊之,舟悉沉沒。

    這一幕,在清朝末年時重現,鴉片戰爭的史料記載,清軍對戰英法聯軍的艦炮:

    陸戰:“北炮臺三合土頂被轟揭去,南炮臺大石鑲砌塌卸小半,炮牆無不碎裂。”

    水戰:“十三日早,敵船四五艘齊至,迭互開炮,我炮力不能及遠,敵炮中臺上,欄石皆碎飛起,守兵受傷甚眾。”

    鐵血宰相俾斯麥說:“真理只在大炮射程之內。” 這個真理,宋朝不掌握,清朝也不掌握。

    比完工業文明,再比精神文明。

    唐朝文字、詩文領導東亞。日本、新羅、高句麗、渤海、南詔都使用漢字,寫漢詩。儒家經典和佛典也是日本、新羅、渤海、南詔的標杆。

    “避風善闡臺,極目見藤越,悲哉古與今,依然煙與月”,這是南詔國王尋閣勸的詩。

    “昨夜龍雲上,今朝鶴雪新。徑看花發樹,不聽鳥驚春”,這是渤海國歸德將軍楊泰師出使日本時寫的詩。

    “芙蓉零落秋池雨,楊柳蕭疏曉岸風。神思只勞書卷上,年光任過酒杯中。”這是南韓文學開山祖師新羅國詩人崔致遠的詩。

    日本更厲害,在世界文學史上都有一席之地的《源氏物語》,在152個重要的情節中融入了131處節選於中國古代文學作品中的詩句,其中引用唐朝白居易90首。

    唐詩之美,光耀東亞!

    宋朝的文字、詩歌就沒有這種待遇,宋詞只能在國內流傳。

    遼國、西夏、金國、蒙古在立國後都紛紛創立自己的文字,唐朝時期醉心漢字、漢詩、漢文的南詔國,到了宋朝成為大理國,立刻創立了自己的僰文,都不屑於宋朝文化的領導。

    唐朝時候,外華人來唐朝入貢,至少要準備兩份禮物和錢,一份進貢給皇帝,另一份則用來購買柳公權的字;“外夷入貢者,皆別署貨貝曰:此購柳書。”(《新唐書·柳公權列傳》)。

    遼國、西夏、蒙古、大理的文學家,還有同時期北韓、越南、日本的文學家沒有人學宋人作詞。

    宋詞之美,只在中原。

    從宋朝開始,中國開始逐步失去對東亞的文化領導權。

    唐朝文明燦如夏花,宋朝文明狀若秋葉!

  • 3 # 老伊先生

    文明一詞放大了說,那是民族種族興亡大事,往小說那是家庭個人行為。有說法叫髒唐臭漢鼻涕宋,還有種說法是“臭漢髒唐,埋汰宋亂汙元,明邋遢清鼻涕。”語出紅樓夢第六十三回,大家可以自己去找找。

    臭漢髒唐,說的是宮闈雜亂骯髒甚至罔顧人倫。漢、唐兩個時代強盛但男女間“荒亂”之事甚多。女帝武則天的風聞逸事、唐玄宗霸佔兒子的妻子楊玉環就是例子。

    宋埋汰,說的是宋朝只知偏安南方,向遼金等過納貢,極度屈辱。還有靖康二年四月,金軍攻破東京(今開封),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父子及大量趙氏皇族、後宮妃嬪與貴卿、朝臣等三千餘人,還有以萬計數的普通百姓家女子被虜去,數以百萬計的百姓流離失所。確實是夠埋汰的。

    按個人意願,我寧願坐在唐朝的自己家,安穩度日,聽著鄰居八卦皇家宮廷醜聞。而不願被外敵打進自己家,搶走自己的財產和女人。

    大唐建立之後知道安史之亂,所有的戰爭(少數幾次內地平叛也是很快解決)基本都是對外開拓戰爭,安史之亂之時中原黃河流域、長江中下游地區的百姓已經過了差不多150年和平穩定的日子,一個半世紀沒有聽說和看到過戰爭,府庫武器儲備都快爛了。唐朝即使在晚期,還是能禦敵與邊界。

    我們需要大唐強橫的文明,不需要宋朝養肥豬一般的文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端午節快到了,你們農村老家都有哪些習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