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甘草郎中
-
2 # 驕傲的色狼225
新冠肺炎透過口沫傳播,接觸傳播為主,其傳染性也相對較高,中國在發現了新冠肺炎後採取了積極主動的措施,封城,建立醫院,市民在家不出去也為中國的新冠肺炎的感染降到了最低,加上中國的醫療的高度集中,還有無私奉獻的人民,中國的新冠肺炎得到了有效控制,中國的本土新冠肺炎也無增長,多為外來輸入病例。歐洲一些國家起初對新冠肺炎的不重視,加上歐洲崇拜自由民主,歐洲很多人對新冠肺炎都嗤之以鼻,不足為患。歐洲人出門逛街遊玩不戴口罩,使得人與人之間接觸多,傳染性就更快,歐洲很多國家醫療不到位,國家不給力,使得後面感染人群越來越多,才開始重視,很多配套設施跟不上,使很多人無法進行檢測和治療,耽誤了治療時機,所以死亡率高,當然現在歐洲國家也開始實行治療措施,加上國與國之間的相互幫助,新華肺炎很快就會被打敗,希望多點健康,沒有病毒!
-
3 # 土雞君
傲慢,歐洲那幫白人還是看不起華人呢,還以為中國跟清朝一樣,可是現在情況反過來了啊。還有他們所謂的自由皿煮,說什麼隔離封城不尊重他們的人權。搞笑死了,人權是針對活人的,死人不在此列。某大英帝國居然還是裝鴕鳥,搞什麼群體免疫,結果首相還是誰還有查爾斯王子就感染上了。
有一說一,不管是動員,還是自發起來封閉小區自發隔離,這種高度自覺性除了我們中國,還真沒幾個國家能做到。都說什麼中國的滿分答卷他們抄答案都不會,其實不是他們不會抄答案,他們連筆都沒有,連對疾病的畏懼之心都沒有,拿什麼抄答案。
-
4 # 董必成vlog
我認為歐洲人自認為身體素質好,把冠狀病毒想得離自己很遙遠,實事上,病毒不分種族,歐洲一些國家對老百姓的要求不嚴,百姓也不重視!
-
5 # 王優優
第一點主要是歐洲人前期重視程度不夠。
像前期武漢,也不是很重視,不帶口罩,還舉辦了萬家宴席,造成人與人之間反覆交叉感染傳播,最後發展到很嚴重的狀態,同樣歐洲前期也是一樣,不夠重視,造成感染人口大量增加,死亡也就多。
第二點是歐洲人口結構偏老齡化。
這是發達國家的基本社會形態,老年人比較多,老人身體抵抗力不如年輕人,大多數得了這個病基本上就離死亡不遠了,再加上醫療系統承受不住這麼多人,瞬間奔潰,沒有足夠的救助,結果可想而知。
-
6 # 曲水書屋
一開始政府重視不夠,覺得就是普通流感,沒有采取像中國一樣強有力的管控措施;
社會動員能力差,加上文化的差異,政府的要求沒有得到有效落實,戴口罩是最好的防護,但在歐洲讓市民戴口罩似乎很難;歐洲老齡化嚴重,這些人又是易感人群,所以導致病發率高,死亡率高。
-
7 # 傳染病疫苗科崔醫生
在回答這個問題前,先糾正一下,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並不是在所有的歐洲國家都高,只是部分歐洲國家的死亡率高,比如義大利死亡率11.9%、西班牙死亡率9.1%等(所有資料都截止4月2日16:56,下同),但在一些歐洲國家的死亡率卻很低,比如說德國死亡率1.2%。
歐洲國家大都是發達國家,按理說其經濟水平,醫療設施和醫療水平都是很高的,為什麼他們的死亡率還是這麼高呢?
我想這個問題,無外乎以下幾點原因:
1.這些國家的老齡化程度高,老齡化情況凸顯,老年人口眾多,例如:義大利國家統計局的資料顯示,義大利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的 22.8%,義大利衛生研究所27日公佈,在新冠肺炎檢測呈陽性後死亡的義大利病人的平均年齡是78歲。眾所周知,老年人抵抗力弱,自然就更容易感染新冠肺炎病毒,再加上老年人身體素質弱,經常有多種疾病纏身。很多老年人一感染上新冠病毒就是重症,甚至危重症病例,這樣它的病死率自然就上升了。
2.歐洲新冠肺炎的發病率高,確證病例多,基數大,重症,危重症病例自然就多,死亡率也就更高。
3.由於病例多,加上前期防護物資儲備不足,現階段的生產能力又趕不上,進而會導致感染新冠肺炎的人數進一步增多,這也間接提高了病死率。
4.新冠肺炎病毒的檢測裝置、檢測試劑奇缺,導致只有症狀嚴重者才能接受檢測,然而還有成千上萬的人在家等待病毒檢測,在他們等待檢測的過程中,很多輕症患者由於沒有檢測,沒有確診,自然就得不到治療,他們當中有些人會因此而轉為重症,甚至危重症病例,這無疑也提高了病死率。
5.雖然歐洲國家的醫療水平高,目前體系運營良好,但隨著病例的不斷增加,他們的醫療體系目前也遭遇了巨大的衝擊,基本處於崩潰狀態,藥物也處於匱乏狀態,再加上醫生、護士人手緊缺,很多病人因得不到治療而死亡。
6.為了遏制新冠肺炎病毒的傳播,很多歐洲國家也採取了像我們國家一樣的封城、禁止外出、聚集政策,但由於國情不一樣,人們遵守規則的意識不一樣,領導的重視程度不一樣,導致了不一樣的結果,很多國家的應對措施並不像中國那樣有力,我們一聲令下,全華人民一起響應號召,宅家禁足,而他們卻不能嚴格遵守禁足禁令。所以他們的感染人數激增,自然病死率會提高。
7.因為前期新冠疫情基本只在中國流行,並未波及歐洲國家,所以很多歐洲國家麻痺大意了,沒有及時採取防控措施,甚至當我們在全球呼籲他們要引起重視時,他們仍然在嘲笑甚至侮辱我們,而不是積極採取防控措施,有效應對,浪費了我們國家為全球爭取的兩個多月的疫情防控準備時間,等到疫情像洪水猛獸一樣波及他們國家時,他們有點束手無策,徹底蒙了,這也就使得他的感染人數暴增。
從上面可以看出,歐洲國家新冠肺炎的感染人數多,病死率高是由多方面因素共同造成的。雖然,目前我們國內的新冠肺炎疫情得到基本的遏制,但我們要吸取教訓,仍然不能麻痺大意,仍然要積極防控,現階段重點是防止境外輸入,高度重視無症狀感染者。相信經過我們人類的共同努力,全球的聯防聯控,我們人類一定可以早日戰勝疫情,早日重新擁抱大自然。
-
8 # 戀伊330
整個歐洲國家,對這次的新冠肺炎還處在掉以輕心的狀態,時不時看到歐洲各國領導人出席群眾性活動,比如英國女王堅持參加群眾性活動,或者在開會時對戴口罩的議員進行驅趕,從上到下散發著別怕沒什麼大不了的氛圍,導致的後果就是,歐洲一些國家的高層最先感染病毒。比如葡萄牙的總統就被隔離了。
-
9 # 彤彤要暴富呀
就拿義大利來說吧。
第一,這次義大利疫情集中爆發的地區是倫巴第大區,這是義大利的北部地區,當地醫療設施雖然比較先進,但是面對大量的星光病毒患者的到來,當地的醫院沒有足夠的床位來收治這些病人的到來,而且沒有足夠的醫生和藥物來治療,這些往往會加重病情,很多義大利北部的親患者由於不能得到及時的治療,往往是被輕症拖成了重症患者。
由於義大利北部這種缺醫少藥的情況非常突出,導致義大利北部的患者死亡率高,較高義大利新型肺炎的,被率高於世界的,雖然義大利的政府已經採取了封鎖北部,包括巴倫地大區內的14個省,由於義大利的民眾與政府沒有采取積極的防禦措施,導致星光的變異,親已經在義大利及歐洲蔓延。
第二是為了防空新冠疫情,義大利鎖住了北部地區,但是封鎖上門又不夠嚴密,義大利雖然在歐洲地區分城做的已經比較早了,又是封城堵路,又是隔離措施,都是花架子,到處都是漏洞,沒有用啊,還是有大量的義大利北部居民向南部遷移,把疫情從北方帶到了南方,這就是義大利的新冠肺炎的擴散,北方越是嚴重,南方感染,人也在不斷上升的原因。
第三是義大利的老齡化社會面對新型冠狀病毒,老人的死亡率高,治癒的機率很低,就在3月6日,義大利衛生部發布了一項針對該國105例死亡病例的分析報告指出,義大利新型觀眾肺炎患者平均年齡為81歲,80~89歲之間的死亡率,佔總人數的42.2%。
Headache資料顯示70~90歲之間的死亡病例佔總數死亡人數的3250~90%歲之間的死亡病例佔死亡人數的22.8%九十歲以上的死亡病例佔總人數的14.1%,最終可以看出年齡越大,感染心臟肺炎就治療的難度很大,作為世界公認的老齡化國家,義大利的死亡率如此之高,主要是老人的佔據人口比較重,也就是可以解釋的。
雖然義大利國內的醫療條件非常好,但是義大利的北部短期內增加了這麼多的患者,醫療體系已經早已不堪負重,於是很多的病患從輕度拖到了重度,最終出現了死亡此外義大利儘管封住了北部地區,但由於封鎖不得力,北部的人跑到了南部,新冠疫情又在南部蔓延各地,更關鍵的是義大利是一個老齡化的社會,眾所周知,新冠病毒通常在60歲以上的死亡率比較高了,所以義大利儘管醫療條件還是不錯,但是面對新冠疫情死亡率還是那麼高不難理解了
-
10 # 揚州三月
歐洲等國的政治體制較為鬆散,權力層級較多,黨派鬥爭複雜,總體的政策執行力偏下,對醫療系統和醫療物資的調配效率也較為低下,這或許是歐洲死亡率較高的原因之一
-
11 # 丹說無妨
關於這個問題,我們看看美國學者和國際事務專欄作家的看法:
美國馬里蘭大學的米歇爾·格爾芬德 (Michele Gelfand) 女教授在3月13日《波士頓環球報,The Boston Globe》發表的一篇文章中說,她和一組學者在2011年曾在《科學,Science》雜誌上發表論文【1】,在論文中,她們把33個國家分成兩類,一類是“緊密的 (Tight)”,另一類是“鬆散的 (Loose) ”,分類的依據在於這些國家是更重視規則,還是更重視自由。諸如中國、日本、南韓、新加坡等國家的緊密型文化,存在許多規則和措施,以規範社會行為。這些國家的民眾習慣於較高程度的管理,目的在強化良好的行為。而在美國、義大利、西班牙、和巴西等國,盛行的則是鬆散文化,通常規則更弱,氛圍更寬鬆。
格爾芬德教授指出,這種緊密和鬆散的差異形成,並非隨機的,“通常擁有緊密規則的國家是那些在歷史上發生過饑荒、戰爭、自然災害以及大瘟疫的國家。這些災害頻仍的國家在數個世紀的鬥爭中,走出了一條艱難的道路:嚴密的規則和秩序可以挽救生命。而另一邊,幾乎沒有受到災害威脅的文化地域,例如美國,還能享有保持鬆散的奢侈。”“很明顯,在那些眾所周知的緊密型文化,如新加坡等展示出對新冠肺炎的最有效迴應。”所以,格爾芬德教授總結說:“在所有的不確定性當中,我們需要牢記的是,疫情的發展程序不僅同新冠病毒的性質有關,而且也與文化有關係。在未來的日子裡,美國的鬆散文化需要一次大轉型。”
美國很有名的專欄作家,也是本世紀初暢銷書《世界是平的, The World is Flat》的作者 托馬斯·弗裡德曼 (Thomas L. Friedman) 非常贊成 格爾芬德教授這種看法。 他甚至在3月17日紐約時報網站發表的文章【2】中指出,2020年正在蔓延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將是世界歷史程序的分界點。世界歷史將由此而分為——B.C.(Before Corona) 新冠之前的世界 與 A.C.(After Corona)新冠之後的世界。
當然,不能以一概全,歐洲國家中也有特例,不全是鬆散文化。以下是一個瑞典華人網友介紹疫情中瑞典的近況:
瑞典1000萬人口,到今天病毒陽性2272人,36人死亡。原來預測上個週末會有大爆發(二月中末在意奧度滑雪假的人回來很多感染了病毒,預測會有第二波爆發),實際沒有。整個疫情還算平穩。
瑞典不檢測,不封城。學校、幼兒園、飯店、酒吧還開著,絕大部分的公司照常執行。
主要靠 1)發達的醫療服務水平(人均床位數、醫生數世界前列),2)健全的醫療保險(全民保險,一般百姓不知醫療費為何物)和 3)高素質民眾的自律(自我隔離,保護老人孩子)。還有一條是少有政治干擾。不是兩黨政治,國際上也不認誰為敵人。
回覆列表
當初,歐美自持醫療高階高明,瞧不起中國的“土老帽”,認為新冠是小兒科,在中國鬧那麼大風浪是因為中國的醫療處在幼兒園的水平,因此不斷抨擊中國的醫療和體制。
現在輪到這些高高在上的高醫療水平了,不單措手不及,還被打得滿地找牙。
終究原因,是當初的不重視,準備工作沒做好。導致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後,就不可收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