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陳121212

    就舉個例子來說吧!個別的餐飲商家,明明你已經炸單了,都做不出餐來。還在接單,而騎手的時間是有限定的,客人催起手騎手,騎手催商家,所以矛盾就來了,只能說現在的平臺監管的還是不到位

  • 2 # 談笑閣

    不管怎麼樣殺人就是不對的,是觸犯了刑法一定要判刑的。

    其實在工作中,特別是在與別人的交往中,特別要注意,不要去觸犯別人的情緒,特別是當面處罰。因為你不知道對面是不是一個垃圾人,或者他正承受著巨大的壓力,這種壓力突然的爆發也會造成巨大的破壞力。

    我只能說死者安息。

    建議大家都互相體諒一下,沒有大的原則問題情況下,儘量不要給差評,也不要發生口角。

  • 3 # 一隻被自己洗腦的猴子

    這段新聞裡最讓人關注的部分有三個。第一部分是“口角”二字,我們大概都知道,所謂的口角必然是相互辱罵,罵人得話能好聽到哪裡去?都是用來刺激挖苦別人的靈魂,侮辱別人的尊嚴。僅用“口角”二字來形容現場相互的語言人身攻擊,太過中性化。《三國演義》中有著名的橋段,諸葛亮在兩軍對陣時,罵得敵軍軍師王朗當場吐血而亡,可見“罵人”之威力不亞於刀劍。生活中,我們也經常看到很多人被別人罵得情緒激動,最後得了腦出血的案例,類似案例不勝列舉。所以古人有言“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而實際生活中,每個人因為受教育程度、個人經歷不同,對來自外界的辱罵的心理承受程度也不同,同樣罵人的話,有的人可以一笑而過,有的人則當場會採取回罵,甚至暴力人身攻擊。在《三國演義》中諸葛亮有一次與司馬懿對戰,諸葛亮派人在司馬懿軍營前百般辱罵,司馬懿手下的將領無不怒髮衝冠,要求出戰。但司馬懿堅守不出,後諸葛亮派人送女裝到司馬懿營中,暗指司馬懿是女人,縮頭烏龜,不敢出戰,而司馬懿竟然毫不在意,還穿著女裝,笑著說衣服很合身。但是這世間能如司馬懿一樣大肚風範的人又有幾人,飽讀詩書如王朗者都被罵得吐血而亡,何能要求我們平頭百姓在面對別人的辱罵時能夠心平氣和?所以,新聞中這“口角”二字真得是含義深刻,耐人尋味。

    第二個讓人關注的部分是“持刀傷人”。我們且不問外賣員的刀從何來。而是外賣員與店員發生口角後,採取的行動——持刀傷人。說明在這場口角中,該外賣員的心理忍耐極限已經到達頂點。正如前文所述,每個人面對辱罵,心理忍耐極限都是不同的,面對辱罵後採取的行動也是不同的。我們雖然不知道現場辱罵的戰況達到什麼程度,但是必然是存在辱罵的情形。而無論辱罵情形如何,持刀傷人必然是不理智的行為,因為這樣的反擊行為觸犯了中國的刑法,外賣員可能涉嫌故意傷害致人死亡罪。

    那麼問題反過來說,如果這位外賣員被店員罵了,他能夠透過什麼方式來反擊,才能撫慰他自己受傷的心靈?答案是罵回去,或者自己忍著,直到忘記被別人罵這件事情。但是,如果選擇罵回去,我們發現,可能不是所有人罵人的功夫都可以像周星馳主演的《九品芝麻官》中那麼厲害的,而且罵回去,也會遭到差評和投訴,被上級領導和平臺處罰錢。如果自己忍著,又有誰會關注一個底層普通員工內心心靈受到的惡意傷害呢?又有誰會在意他心靈被客戶辱罵所造成的創傷是如何自我修復的呢?難道自己做錯事,就真得該被人罵得那麼惡毒,不能還口嗎?

    有的人說,你外賣員幹得就是這送外賣的活,掙得就是這份錢,沒有按時把活幹好,被客戶罵是正常現象,客戶罵你,你就得忍著,不能回罵,更不能動手。這種觀點,乍聽起來似乎沒有毛病,誰讓咱掙人家這份辛苦錢呢,人家不都說“客戶就是上帝”嗎?上帝不開心,罵你兩句,你就聽著,哪有回罵上帝,還動手打上帝的?“客戶就是上帝”這句話講得是要讓工作人員把客戶當上帝一樣對待。但是,現實是什麼呢?當外賣員遇到素質比較低下的顧客,罵人的顧客,你讓外賣工作人員把他當上帝?這個世界上哪裡有罵人的上帝?哪裡有這麼沒素質的上帝?這明明就是披著上帝皮囊的魔鬼,用著魔鬼們最擅長的惡毒的語言在挑釁著類似於外賣員以及其他服務行業工作人員的心理底線。你一旦罵回去,他們就站在“我是上帝”這樣流氓的道德制高點上趾高氣揚,對著工作人員的上級各種投訴,各種不依不饒。哪有這樣小肚雞腸、得理不饒人的上帝?這明顯是魔鬼的嘴臉!在一些類似於10086的客服電話領域裡,有的顧客正常的批評客服工作人員,或者對工作人員的不規範工作行為要求道歉是沒有問題的,而那種小題大做,一直辱罵工作人員,更有甚者還要無端惡意勒索賠償錢財的人,那能是上帝的表現?“客戶是上帝”這是商家的自我要求,不應當成為某些客戶無理取鬧,惡意攻擊工作人員的無恥理由和藉口。

    第三個讓人關注的部分是“該店員去世”。這是一個慘痛的悲劇,沒有人願意看到這樣的結局。因為一場普通的口角辱罵糾紛演變成了以生命和自由來作代價。這提醒我們,無論你是否在事情的一開始佔據了道德的制高點,你也需要理智的去處理任何一個普通的糾紛,因為你根本無法推測站在你對面與你產生糾紛的那個人,他的心理忍耐極限是什麼樣的,會不會採取極端的手段來處理糾紛。

    每個人的權利受到侵害,即便是要維權,也有很多種方式,不一定要透過辱罵、刺激、挖苦、甚至動刀具這樣不理智的行為。目前,中國法律裡關於精神損害賠償的要求起點都比較高,要求受害人如果被侵害要達到一定的嚴重後果,這個嚴重後果實踐中除了把受害人搞成了抑鬱症、或者生活受到嚴重影響、導致受害人精神失常、重傷、傷亡等類似後果才能算是嚴重後果,普通的辱罵是難以構成法律上的精神損害賠償的。這就意味著普通民眾和工作人員要學會自我忍讓,不要激化矛盾。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古人言語真得是字字珠璣,無論是誰,在這個世界上活著,都要理性維權,理性面對糾紛,用溝通協商、法律等途徑解決糾紛才是我們期待看到的溝通和維權模式,這樣,可能才會讓一部分悲劇不再重演。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麼更改蘋果電池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