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襄遇阿雨
-
2 # 漫步史書
蘇聯第二任最高領導人是斯大林,第五任最高領導人是安德羅波夫。
其實在中國人眼中,最熟悉的蘇聯領導人,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戈爾巴喬夫等等。
以上四個名字,是我們學習世界歷史的時候學到的。
斯大林我們不陌生,將蘇聯建成一個工業化強國,帶領蘇聯民眾打贏了衛國戰爭。
赫魯曉夫在1962年策劃古巴導彈危機,差點將世界拖入第三次世界大戰。
勃列日涅夫是蘇聯在位時間最長的最高領導人
戈爾巴喬夫是蘇聯解體時最高領導人。
實際上在勃列日涅夫與戈爾巴喬夫之間,蘇聯還有兩任最高領導人安德羅波夫以及契爾年科
安德羅波夫以及契爾年科在位時間都不是很長,其中安德羅波夫在位2年,契爾年科只有1年零1個月
而且兩人上任的時候,年齡都偏大,因此被普遍認為蘇聯這兩位最高領導人是屬於過渡性質的。
不過很顯然在歷史資料之中我們可以看到,契爾年科屬於過度性質很明顯,在任時間短,並無提出具體的政策,對維持國家穩定有一定的好處。
真正起到重要作用的,是在歷史課本上不被提起的安德羅波夫。
在蘇聯解體以後很多年,對蘇聯時期的領導人有過一番評價,安德羅波夫是獲得正面評價最多的一個,他被認為是像彼得大帝、斯大林那樣的英明君主。
工作經歷
安德羅波夫出生於1914年,縱觀安德羅波夫一生的履歷,其中最顯眼的莫過於在1962至1967年的蘇共中央書記,以及國家安全委員會主席(俗稱“克格勃”)。
由於一生經歷蘇聯各個歷史時期,因此在很多知名的歷史事件中,都有他的身影,比如在布拉格之春中,表現出強硬的姿態,是非常措施的主要支持者。
但在長久的政治生涯中,安德羅波夫也認識到了蘇聯社會主義下存在的各種各樣的問題。所以等他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以後,也採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幫助蘇聯度過難關。
1、在政治上安德羅波夫意識到了蘇聯某些綱領存在脫離實際的問題,因此選擇整頓紀律作為突破口,糾正了勃列日涅夫在位時期蘇聯內部官僚政權腐敗的問題
2、經濟上實施一系列的改革,放鬆國家的掌控,推行家庭承包制,並在工業中也完善了承包制,使得蘇聯多年來停滯的經濟出現了復甦的趨勢。
其實安德羅波夫在改革制度上,雖然做出了一定的貢獻,但實際上仍有非常大的侷限,尤其是由於其在70年代以後身體狀況逐漸下滑,僅僅2年就去世,有些改革並未做到徹底。
不過安德羅波夫是蘇聯執政後期,致力於將這輛失控的列車從軌道上拉回來的第一人,雖然其後戈爾巴喬夫也同樣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但由於其本身沒有安德羅波夫的魄力,因此改革到最後引發蘇聯急劇的動盪並最終導致解體。
有很大一部分人認為,安德羅波夫就是因為身體太差,去世太早,如果能活得更長一些,蘇聯未必會走到最後崩潰的邊緣,在很長一段時間裡面,西方認為,如果安德羅波夫能在位時間長一些,就能和中國攜手並肩走向世界,這是西方國家最不願意看到的一點。
-
3 # 二辻四畫生
安德羅波夫於1982年接替勃列日涅夫成為蘇聯最高領導人後,確實著手推行了漸進式改革,但緊接著在1984年就病逝了,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畢竟熬到最高領導人已經耗費了他大半生命。
1983年12月,在安德羅波夫的同意下蘇聯中止了維也納常規軍備談判,這事造成的影響極大,義大利一報刊竟然直接號稱第二次冷戰時期已經開始。
此事引起了美國總統里根的憤怒,他將其比作為蓄意的謀殺。可是根據國際民航組織調查,認為蘇聯應該是不知道他們擊落的是客機,所以事情陷入了僵局。同時蘇聯以安德羅波夫個人的名義指責里根說話“夾雜神經質說教的昂髒話”,表示蘇聯再不和里根打交道。
11月,美導彈進駐英國、義大利和聯邦德國。蘇聯則宣佈在捷克斯洛伐克和民主德國部署新中程導彈,並在美國海岸附近部署帶中程核導彈的潛艇。
這其實並不是所謂的安德羅波夫有多厲害,他確實進行了所謂的改革——反腐、整頓勞動紀律和改革經濟體制。
可是效果卻並不好說,反腐是進行了,但是任用的都是他所信任的克格勃成員;整頓勞動紀律想要百姓不酗酒,反而引起了人們的不滿和反彈;當然經濟改革確實取得了初步成效,但蘇聯弊病積重難返,以安德羅波夫就算病死也不用西醫的態度,讓人很難相信他會對政治體制進行改革。
所以,並沒有所謂的美國害怕安德羅波夫的說法,更多的只是因為在他執政期間和美國起了一個不大不小的衝突而已,最後還是回到了談判桌上。
-
4 # 梓蕤
美國忌憚蘇聯第五任元首,主要還是其實力是得到認可。
蘇聯第二任元首斯大林被美國忌憚,不用再過多贅述。在斯大林任內,用丘吉爾的話評價,他接手的是一個用木犁耕作的俄國,而留下的卻是擁有原子彈的俄國。在二戰期間,如果沒有蘇聯在東線頂住納粹的進攻,那麼二戰史也將改寫。或者說如果蘇聯和納粹的同盟關係能夠一直維繫下去,盟國就很難戰勝蘇德,西方國家也就能和被打殘的二線德軍比劃兩下。
改革富有成效勃列日涅夫上臺後,終止了前任赫魯曉夫全面否定斯大林的做法,比較客觀地肯定了斯大林的歷史作用,而不是一味地批判斯大林的錯誤。這不僅讓蘇聯重拾了信仰,而且把蘇聯人民從政治運動中解脫出來,集中精力進行國家經濟建設。
勃列日涅夫在蘇聯對市場經濟掀起批判浪潮的情況下,只能強調蘇聯的計劃經濟的優越性,對其進行小程度的改革。改革重心由擴大企業自主權到加強對企業的控制,由調整蘇聯與企業的關係轉移到合併企業,建立聯合公司。但改革在蘇聯的東歐衛星國還有進一步放寬,比如在其控制的東歐,允許把虧損的國營小型工商企業承包給職工或者私人經營,並且把私營企業的合法僱員放寬到30人,政府只負責收稅,不干預企業的經營,允許企業自主在社會招聘。
美蘇攻守轉換蘇聯從上世紀60年代起,開始進行對外擴張。勃列日涅夫時期蘇聯推行主權有限論,聲稱華沙的社會主義陣營受到威脅時,蘇聯可以進行武力干預。這也成為了蘇聯開始實行霸權主義,干預別國事務的開端,成為著名的勃列日涅夫主義。
蘇聯在此時還極力在中東地區擴張,蘇聯的勢力開始延伸到了中東。然而中東的複雜局勢讓蘇聯並沒有在中東站穩腳跟。蘇聯支援的埃及和敘利亞在第四次中東戰爭中再次敗北。務實的老阿薩德在美蘇之間兩邊討好,並沒有一邊倒地靠向蘇聯。而埃及的薩達特與蘇聯徹底鬧翻後,埃及徹底倒向了美國。美國與蘇聯在中東的角逐中還是有優勢,勃列日涅夫手裡沒有一個像以色列的中東橋頭堡,特別是石油美元體系形成後,無法再繼續與美國抗衡。
而且美國捲入越戰之後,其國內的經濟開始衰落,就業率降低,通貨膨脹加大。當時的美國大街小巷出現了許多搖滾青年,朋克青年,社會的頹廢氣氛蔓延美國,反戰情緒日益高漲,甚至出現了反社會和反政府份子。越戰的殘酷把美中國人對國家的信仰都拖垮了,這個局面直到美軍從越南撤軍才得到改善。此時的美國已經是內傷,而且是精神層面的創傷。
勃列日涅夫作為蘇聯的第五任元首,執政時期將蘇聯推向了世界的頂峰,這個時期也是蘇聯在冷戰時期少有的高光時刻。然而好景不長,其對外擴張的步伐太大,最後扯著了蛋,造成嚴重的內傷。在其對外擴張時,蘇聯也錯過了經濟發展的第二波紅利產業,當西方國家在70年代大力發展資訊,電子,生物等產業時,蘇聯還在忙著軍工產業的生產,最終蘇聯不可避免地進入了停滯時代。
-
5 # 掌上三言兩語
說美國忌憚蘇聯第二任和第五任領導人,有些道理。
第二任領導人斯大林,大家看到許多介紹了,我不再贅述。斯大林是個載入史冊的厲害人物。
第五任蘇聯領導人安德羅波夫,也許有的人知道甚少。為什麼西方和美國有些忌憚安德羅波夫呢?主要是安德羅波夫的經歷和獨到經略。
安德羅波夫這位大國元首,畢竟來自令人生畏的克格勃。除契卡第二任緬仁斯基外,安德羅波夫是克格勃最有修養的人了。他知識淵博,由於英文很好,喜歡閱讀原文版,喜歡聽爵士樂,還擅長寫愛情詩(這點與緬仁斯基相似)。安德羅波夫還有超強的記憶,能夠準確複述剛閱讀書籍的百頁內容。
安德羅波夫的仕途是一步步走出來的。從共青團到蘇共卡累利阿芬蘭自治共和國第二書記,調入中央後做過外事工作,後因主掌克格勃十五年,可能是安德羅波夫這個經歷,是西方關注並忌憚他的一個因素。畢竟蘇聯歷史上還沒有克格勃頭目擔任總書記。
我認為主要原因還是安德羅波夫的執政思路和鐵腕吏治。他的一系列舉措試圖扭轉蘇聯頹勢,開啟蘇聯強國路徑,尤為西方擔憂。
1982年安德羅波夫接任時,蘇聯已經是千瘡百孔,社會經濟發展停擺,此謂“停滯時期”,安德羅波夫決定對蘇聯這個龐大機體施行“手術”。
與所有前任不同,安德羅波夫對事物有著Niro智的認知。他不相信自欺欺人的鶯歌燕語,對蘇聯現狀提出實事求是的看法。
在上臺後的政治局第一次會議上,他強調蘇聯當前最大的危險不是資本主義,而是老百姓的困苦,這番話對與會者無不震耳發聵。
在政治組織舉措上,安德羅波夫撤換了三分之一州級領導,不稱職不作為無能力的下。把影響很壞的勃列日涅夫女婿撤職;大力整肅吏治整頓工作紀律,並賦予警察干預的權利,向貪腐等一切不良現象開戰。
在經濟上實施改革,推行農業家庭承包制,工礦企業集體承包制,給企業放權,在長期的計劃經濟體制中引入市場經濟。
安德羅波夫認為東歐國家走應該符合國情的道路,不能整齊劃一一個模式,他這番話實際上否定了勃列日涅夫“主權有限論”的霸權主義(與現今美國長臂管轄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我認為,安德羅波夫對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1968年布拉格事件,應該有著痛切的反思。
安德羅波夫執政一年多因病去世,繼任契爾年科也延續了其政策,可是幾個月也去世了。
1985年戈爾巴喬夫接任,也同樣繼續改革,與安德羅波夫不同,他意圖在上層建築來個徹底革新,畢其功於一役,放棄經濟改革,搬掉了蘇共這個中流砥柱,雖然熱鬧風光還可取悅於西方政治家的讚美,但亂像叢生,自由多了麵包少了,大廈將傾。但戈爾巴喬夫不具備安德羅波夫那樣的駕馭能力,眼睜睜的看著大廈倒下。
執政時間短暫的安德羅波夫,被俄羅斯人廣泛認為比戈爾巴喬夫更加贊成漸進而富有建設性的改革。被當時的蘇聯人民看作“彼得大帝、斯大林那樣的“明君英主”。(俄羅斯格·阿·阿爾巴托夫著《蘇聯政治內幕: 知情者的見證》)。
蘇聯歷任領導人身後多備受詬病,唯有安德羅波夫例外,2004年在他工作過的地方卡累利阿芬蘭自治共和國,還為他樹立一座雕像,可見安德羅波夫的口碑。
-
6 # 觀景說史
在蘇聯時期共用7位領導人,分別是:列寧、斯大林、赫魯曉夫、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契爾年科、戈爾巴喬夫。
斯大林上臺後,全力進行社會主義工業化以及農業集體化。經過他的治理後,蘇聯成為了重工業和軍事大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斯大林領導蘇聯紅軍,打敗了不可一世的納粹德國,取得了蘇聯衛國戰爭的勝利。與盟軍一起成為二戰最終的勝利者。
斯大林作風強硬,說一不二,是一個好戰派,不管是對內或者對外,他都是進行鐵腕政策。正是因為斯大林在二戰中不屈不撓的性格,才使得美中國人非常的忌憚他。
安德羅波夫在上臺後,接手的幾乎是一個爛攤子,他的幾位前任都大搞個人崇拜主義,奢侈成風。安德羅波夫一上臺,就大刀闊斧的進行了改革,制定了很多新的法令,還重拳出擊打擊貪官。
在治國方面,安德羅波夫推行依法治國的理念,打擊違法犯罪的行為,使得國家的風氣逐漸好轉。有了好的風氣,蘇聯開始從好的方向發展,因為當時的蘇聯人看到了新的希望。
他在任期間大力打擊整治貪官汙吏,對貪官絕不手軟,對那些貪汙嚴重的官員,安德羅波夫會直接把他們槍斃,以震懾這些蘇聯的蛀蟲。就連他的女婿貪汙,也被抓起來,最後被判處終身監禁。
他上臺後嘗試進行新的經濟模式改革。他以按勞分配為整體經濟模式,提倡使用這種新的分配模式。這一模式有效的調動了工人們的積極性,從而使得國家的生產力得到大幅度的提高。
只可惜,安德羅波夫才執政不到兩年就去世了,他所做的一切努力,在他死後也所有的改革也因此止步。後世很多人認為如果安德羅波夫能夠多活幾年,也許蘇聯的命運就有很大的可能因此而改變。 -
7 # 四十五度歷史
蘇聯的第二任元首是斯大林,眾所周知在二次世界大戰中四大聯領導蘇聯軍民打敗了德國侵略者。德國法西斯侵略了整個歐洲,卻在對抗蘇聯的過程中失敗了,可見斯大林的領導藝術還是很高超的。要知道當時整個歐洲的實力遠遠高於蘇聯,斯大林是一個非常會用人的人,而且是一個有著堅定意志的人。斯大林在俄語中的意思是鋼鐵的意思,在希特勒逮捕了斯大林兒子的時候,斯大林都不為所動。可見其理想和信念的堅定性,同時斯大林是一個不貪不腐的人,而且還有著解放全世界的理想。所以西方國家都懼怕他。
上個世紀實行的是理念之爭,也就是理想和信念之爭,二戰一結束英國首相丘吉爾就發明了著名的鐵幕演說,目的就是聯合美國一起對抗蘇聯。這樣才能讓蘇聯的勢力不至於擴散到整個歐洲。英美實行的是普世價值觀,所以他們最懼怕真正的理想主義者。斯大林不僅是一個意志堅定的,而且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理想主義者。因此西方都懼怕他。
蘇聯的第5任最高領導人是安德羅波夫,這個人有著清醒的頭腦,能夠繼承之前列寧的思想,準確把握馬克思主義。而不是像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一樣把精力放在與別國的爭霸上。最終把自己塑造成了一個獨裁者,安德羅波夫當時已經面臨非常困難的經濟局勢,他實行了改革經濟民生的策略。畢竟馬克思主義認為,適當的發展自由經濟是社會主義的一定階段。這也是列寧在建國初期所確定的國家策略不過蘇聯當時面臨著嚴酷的外部環境。沒有靜下心來搞經濟的條件。
安德羅波夫,對國內的一系列政策進行了改革,進行大力的反腐,查處了部長級官員90多個,州長級幹部處理了1/3。基層的幹部就不計其數了。在經濟上實行著農業承包到家庭的策略,提高了農民的積極性,在工業上給予企業自主經營權,在國有企業中推行車間承包制。這對提高經濟活力有重大的作用,和中國之前的改革開放極為相似。
安德羅波夫同時緩和了和各國之間的關係,特別是和歐洲之間的關係,努力發展國民經濟,解決國內的大量民生問題,同時也與中國建立了良好的關係。不再推行霸權主義思想,可以說延緩了蘇聯的解體。但是也沒有向西方投降,可以說安德羅波夫正確的發展了所謂的社會主義,很充分的瞭解了社會主義所處的各個階段,也能夠理解列寧實行自由經濟的原因。要知道在列寧時期蘇聯是一個集體領導的國家,只是因為後來發生了二次世界大戰,變成了一個趨於獨裁的國家。安德羅波夫似乎又把蘇聯的道路調整到了正確的方向上,而沒有陷於意識形態之間的鬥爭。
要知道美國並不是懼怕某種主義,而是懼怕一個國家的實力,不論這個國家的理念是什麼,美國不允許這樣的國家挑戰美國霸權。安德羅波夫的一系列改革讓蘇聯逐漸回到了正常的軌道上。因此美國對他非常的懼怕。
-
8 # 七零後老張愛攝影
蘇聯地廣人稀,兩千多平方公里,逼急了,這個戰鬥民族,真敢用核武器,所以美國的核訛詐派不上用場,沒有殺手鐗!他們只能怕不是[酷拽]
-
9 # 是阿維啊
斯大林自然是眾所周知的一位人物,為美國所忌憚也是情理之中。第五位元首安德羅波夫彷彿名不見經傳,在國內知名度也比較低,那麼為何美國也忌憚這一位不顯山不露水的領導人呢?自然他有自己的長處。
其次,安德羅波夫實現了新的外交政策,不再有著赫魯曉夫,斯大林以前的老大哥形象。主張各國國情不同,要走不同的社會主義道路,推動了蘇中關係正常化。
-
10 # 夏天有雨894
列寧逝世後,鐵腕強硬的斯大林繼任蘇聯領導人。斯大林對內推行軍事統一,對外實行擴張政策。建立起一個強大的蘇聯,咄咄逼人的軍事大國。二次世界大戰後,更是聯合社會主義國家,建立起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聯盟陣線,與美國及北約對抗。斯大林以後,蘇聯的領導人一代不如一代。到第五任曾任克格勃領導人的安德羅波夫,接任以後蘇聯經濟稍微有點起色,也能將社會主義陣營國家團結起來對抗美國。但天不假年,僅過兩年,安德羅波夫撒手人寰。從那以後到蘇聯解體,再未出現強有力的領導人。
回覆列表
蘇聯元首的正式名稱是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是蘇聯名義上的國家元首,類似於現在的德國等議會制國家元首,德國總統也是名義國家元首,都沒有實權。蘇聯第二任國家元首是什維爾尼克,從1946年到1953年擔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
此人在蘇聯政壇並沒有掌握實際權力,在國際上也沒有大作為,而且國際知名度並不高,所以根本談不上美國忌憚蘇聯第二任元首的說法。那麼美國忌憚的所謂蘇聯“第二任元首”究竟是誰呢?
既然斯大林不是蘇聯國家元首,那麼他的政治頭銜是什麼呢?其實斯大林最重要的職位就是蘇聯布林什維克(共產黨)總書記兼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由於蘇聯是全球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家,蘇聯布林什維克黨就是蘇聯唯一的執政黨,是蘇聯一切事物的中堅領導機構,因此斯大林掌握蘇共最高黨權,就是掌握了蘇聯最高國家權力。
斯大林還身兼著蘇聯部長會議主席的職務,就相當於蘇聯內閣總理,行使蘇聯政府最高行政權,全面負責蘇聯國家行政事務。正是在斯大林掌權時期,將存在29年的蘇聯人民委員會改為蘇聯部長會議,使之成為新的政府內閣機構,因此,斯大林既是第四任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也是第一任蘇聯部長會議主席。
從這方面來看,斯大林既不是蘇聯第二任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蘇聯國家元首),也不是蘇聯第二任部長會議主席(蘇聯政府首腦),斯大林唯一一個“第二任”頭銜,是蘇聯共產黨總書記職務,列寧是蘇共第一任總書記。
美國所害怕的蘇聯“第五任元首”,正是蘇聯大將、蘇聯共產黨第五任總書記兼任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安德羅波夫,此時安德羅波夫作為蘇共一把手和國家元首,並沒有內閣的最高行政權,跟他搭檔的蘇聯部長會議主席是吉洪諾夫,不過吉洪諾夫沒有有效利用內閣政府大權發展蘇聯經濟,因為他沒有黨權。
所以,這一時期,本沒有實權的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安德羅波夫,就因兼任著蘇聯布林什維克總書記一職總攬了蘇聯國家大權。
在安德羅波夫執政的一年零三個月期間裡,他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改革領域涉及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各方面,取得很大成效,可以說是蘇聯少有的最有作為的實權人物之一。
經濟上:安德羅波夫推行農業集體和家庭承包制,政府為工業企業下放權力,整頓勞動紀律激發工人積極性,安德羅波夫的措施帶來了明顯效果,他的任期內蘇聯工業總產值達到了增長目標,扭轉了過去不斷下降的增速,農業產值也增長了5%。
安德羅波夫的改革使蘇聯在衰落趨勢中成功實現了盛世,相當於一次迴光返照,暫時打破了美國打壓蘇聯的企圖,美國一心想要拖垮蘇聯,實現美國全球獨霸,可蘇聯出現了安德羅波夫這個“另類”,多少有些令美國不高興。
美國擔心安德羅波夫繼續執掌蘇聯大權,必然會重振蘇聯整體國力,屆時對美國的全球霸權夢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因為到那時美國必須要再次花費大量精力、財力、人力來打壓蘇聯,美國並不想讓此前的努力付之一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