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枚小鼠寶,為了迎接她的到來,從備孕開始就斷斷續續看了近30本育兒書。不止如此,還去學瞭如何照顧孩子的育嬰師。現在孩子已經8個月了,自己也從一個育娃小白進化成育兒老司機。
下面這些書,都是我育兒路上的指南,有了它們,我才有底氣跟父母的不同的觀點理論,有了它們,我才敢選擇一個人帶孩子。
一、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這是朋友推薦看的,也是我看的第一本關於育兒的書籍,作者是一個兒童保健醫生,也是一個6歲孩子的媽媽。由於有理論和實踐經驗,裡面的內容很實用,很接地氣,都是在娃出生後會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新生兒護理、預防接種、黃疸、溼疹、尿布疹、過敏、母乳餵養、奶粉選擇、輔食新增、睡眠問題、大小便問題、生長髮育、行為問題等。可以說包含了嬰兒的吃喝拉,生長髮育的95%的常見問題。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自己記憶中不能解決的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看看這本書裡有沒有相關的指導。我很相信它,因為它是有醫學背景的老師寫的,科學系統全面。
二、育嬰員
接觸到這本書,是因為閒著沒事就去培訓的。育嬰師應該算一個職業,現在好多做月嫂,育兒嫂的都必須有這個證或相關方面的培訓。
在網路上,我看到好多媽媽遇到了不專業,沒有職業道德的月嫂育兒嫂,就產生了對這個職業的不信任。對於一個參加培訓過育嬰師的人,我負責任的說,只要是參加正規學校培訓,且認真學習的人,做月嫂是能做到專業的。至於職業道德,有時候得看遇到的是什麼樣的人。
這本書是指導大人照顧0到3歲的孩子。裡面內容由淺入深,介紹了嬰兒的生長髮育,心理發展特點,嬰兒的餵養,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聽說和認知能力以及日常生活中孩子遇到的安全問題,意外傷害的處理。
此外,書裡還有好多實操的例子,如怎麼教寶寶爬行,怎麼跟寶寶玩遊戲等,這些都是可以運用在日常照料寶寶中的。
不過,由於本書涉及的內容較多,有些知識點只是簡單介紹,沒有具體詳細介紹。如孩子的心理發展和如何具體做輔食。
書裡的內容不難,不一定要去培訓機構學,可以自學,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順便考個證。
三、父母的語言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是在樊登讀書裡,當時聽他講完,覺得很神奇,很感興趣,自己又重新看了一邊,實話,受益匪淺。
作者用調查,實驗,資料證明了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增長得會越快,孩子三歲後測試出來的智商會越高。同時,還告訴家長該怎麼跟孩子說話,說什麼能很好的刺激孩子的神經元連結。
讓我感觸很深的一點是作者提到性別定型會影響女孩在數學方面的成就。父母對性別的定性會透過語言傳給自己的女兒,當女孩的自我印象是一個“數學成績不好的人”時,就會面臨著學習數學技能的困難。大腦會向女孩傳達你不行的資訊,在精神上對你設定障礙,以耗盡你的大腦精力。女孩可能有學習數學的天賦,但是這種天賦被洶湧的自我懷疑消磨掉了。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拋棄那些固化的,不好的東西,用成長的眼光看待問題,只有父母的思想先改變,對孩子的所說的話才會改變,積極的改變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四、園丁與木匠
這是最近比較心水的圖書,看完,顛覆了我以前的大部分想法。
跟很多父母一樣,在孩子還沒有出生時,只希望ta平安健康快樂,孩子出生後,對她就有了其他的期許。
我並不是想參與“雞娃”,而是對孩子有期盼,周圍也有父母在孩子1歲多時就送去早教,在孩子3歲時給他選擇了當地最好的幼兒園,在他6歲時給他安排了琴棋書畫課外班。
只要身在社會,就會有育兒焦慮,讀完這本書,會大大減少育兒方面的焦慮。
這本書的作者是艾莉森·高普尼克,高普尼克是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領袖,也是第一個從兒童意識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同時她還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三個孩子的祖母,可以說她是集理論與實踐於一身的。
書中用進化論和前沿的是各類發展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當父母那麼累那麼苦,那麼吃力不討好,還是有人願意去當?為什麼用盡全力“雞娃”結果卻不盡人意?怎樣做孩子才更願意聽父母說話........
這本書沒有直接解決你目前頭疼的一個個問題,而是告訴你應該做一個園丁式父母而不是木匠式父母,更是要啟發你深思:做父母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木匠式父母:即父母養育孩子,就像木匠打造傢俱一樣,嚴格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圖紙,長年累月精雕細刻一件產品。他們從孩子出生,就使出渾身解數嚴格訓練雕刻技術,不管不顧孩子的意願、想法和感受,牢牢把控每一個環節。即使孩子抗拒,“木匠式”父母也不會重新審視、修改當初設計好的圖紙。他們很清楚怎樣“雕琢”孩子,也能清晰遇見孩子“完美”的模樣。於是,不停地輾轉於各處,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參加競賽、在這條長長的“生產線”上不停地奔跑,而不敢有絲毫倦怠。
什麼是園丁式父母:即父母會把孩子看作一粒有無限可能的“種子”。他們不會預先設定孩子未來的模樣,而是致力於為孩子提供安全、自由、健康、愛意滿滿的成長環境,會給予孩子自由、愉悅的成長空間,只在關鍵時刻進行必要的修修剪剪,但一定不會傷害到“主幹”。他們會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幫助孩子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他們會積極鼓勵孩子為其夢想自由探索,透過實踐不斷歷練、透過“試錯”不斷成長,哪怕經歷風吹雨打,也堅持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我很認同作者的理念:好父母不一定會把孩子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強健、具有高適應性和韌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將要面臨的不可避免、不可預測的變化。
育兒之旅,任重道遠,為人父母,本質是愛。愛雖沒有標準,但愛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不是為了改變我們所愛的人,而是為了給他們提供條件,讓他們蓬勃發展。願每一個父母跟孩子都能享受在一起的愉悅時光!
備註:除了育嬰員外,其他書本都沒有實拍圖,那是因為這些書都是在VX讀書看的,沒有買紙質書,但都是自己看過的,也是真心覺得有用才推薦的。
家有一枚小鼠寶,為了迎接她的到來,從備孕開始就斷斷續續看了近30本育兒書。不止如此,還去學瞭如何照顧孩子的育嬰師。現在孩子已經8個月了,自己也從一個育娃小白進化成育兒老司機。
下面這些書,都是我育兒路上的指南,有了它們,我才有底氣跟父母的不同的觀點理論,有了它們,我才敢選擇一個人帶孩子。
一、蝦米媽咪育兒正典
這是朋友推薦看的,也是我看的第一本關於育兒的書籍,作者是一個兒童保健醫生,也是一個6歲孩子的媽媽。由於有理論和實踐經驗,裡面的內容很實用,很接地氣,都是在娃出生後會經常遇到的問題,如新生兒護理、預防接種、黃疸、溼疹、尿布疹、過敏、母乳餵養、奶粉選擇、輔食新增、睡眠問題、大小便問題、生長髮育、行為問題等。可以說包含了嬰兒的吃喝拉,生長髮育的95%的常見問題。
在帶孩子的過程中,如果遇到自己記憶中不能解決的問題,首先想到的就是去看看這本書裡有沒有相關的指導。我很相信它,因為它是有醫學背景的老師寫的,科學系統全面。
二、育嬰員
接觸到這本書,是因為閒著沒事就去培訓的。育嬰師應該算一個職業,現在好多做月嫂,育兒嫂的都必須有這個證或相關方面的培訓。
在網路上,我看到好多媽媽遇到了不專業,沒有職業道德的月嫂育兒嫂,就產生了對這個職業的不信任。對於一個參加培訓過育嬰師的人,我負責任的說,只要是參加正規學校培訓,且認真學習的人,做月嫂是能做到專業的。至於職業道德,有時候得看遇到的是什麼樣的人。
這本書是指導大人照顧0到3歲的孩子。裡面內容由淺入深,介紹了嬰兒的生長髮育,心理發展特點,嬰兒的餵養,粗大動作,精細動作,聽說和認知能力以及日常生活中孩子遇到的安全問題,意外傷害的處理。
此外,書裡還有好多實操的例子,如怎麼教寶寶爬行,怎麼跟寶寶玩遊戲等,這些都是可以運用在日常照料寶寶中的。
不過,由於本書涉及的內容較多,有些知識點只是簡單介紹,沒有具體詳細介紹。如孩子的心理發展和如何具體做輔食。
書裡的內容不難,不一定要去培訓機構學,可以自學,如果有興趣,也可以在學習過程中順便考個證。
三、父母的語言
第一次聽到這本書是在樊登讀書裡,當時聽他講完,覺得很神奇,很感興趣,自己又重新看了一邊,實話,受益匪淺。
作者用調查,實驗,資料證明了家長與孩子的對話越多,孩子詞彙量增長得會越快,孩子三歲後測試出來的智商會越高。同時,還告訴家長該怎麼跟孩子說話,說什麼能很好的刺激孩子的神經元連結。
讓我感觸很深的一點是作者提到性別定型會影響女孩在數學方面的成就。父母對性別的定性會透過語言傳給自己的女兒,當女孩的自我印象是一個“數學成績不好的人”時,就會面臨著學習數學技能的困難。大腦會向女孩傳達你不行的資訊,在精神上對你設定障礙,以耗盡你的大腦精力。女孩可能有學習數學的天賦,但是這種天賦被洶湧的自我懷疑消磨掉了。
所以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要拋棄那些固化的,不好的東西,用成長的眼光看待問題,只有父母的思想先改變,對孩子的所說的話才會改變,積極的改變可能會給孩子帶來積極的影響。
四、園丁與木匠
這是最近比較心水的圖書,看完,顛覆了我以前的大部分想法。
跟很多父母一樣,在孩子還沒有出生時,只希望ta平安健康快樂,孩子出生後,對她就有了其他的期許。
我並不是想參與“雞娃”,而是對孩子有期盼,周圍也有父母在孩子1歲多時就送去早教,在孩子3歲時給他選擇了當地最好的幼兒園,在他6歲時給他安排了琴棋書畫課外班。
只要身在社會,就會有育兒焦慮,讀完這本書,會大大減少育兒方面的焦慮。
這本書的作者是艾莉森·高普尼克,高普尼克是國際公認的兒童學習與發展研究領袖,也是第一個從兒童意識的角度深刻剖析哲學問題的心理學家。同時她還是三個孩子的媽媽,三個孩子的祖母,可以說她是集理論與實踐於一身的。
書中用進化論和前沿的是各類發展心理學告訴你為什麼當父母那麼累那麼苦,那麼吃力不討好,還是有人願意去當?為什麼用盡全力“雞娃”結果卻不盡人意?怎樣做孩子才更願意聽父母說話........
這本書沒有直接解決你目前頭疼的一個個問題,而是告訴你應該做一個園丁式父母而不是木匠式父母,更是要啟發你深思:做父母的本質,到底是什麼?
什麼是木匠式父母:即父母養育孩子,就像木匠打造傢俱一樣,嚴格按照預先設計好的圖紙,長年累月精雕細刻一件產品。他們從孩子出生,就使出渾身解數嚴格訓練雕刻技術,不管不顧孩子的意願、想法和感受,牢牢把控每一個環節。即使孩子抗拒,“木匠式”父母也不會重新審視、修改當初設計好的圖紙。他們很清楚怎樣“雕琢”孩子,也能清晰遇見孩子“完美”的模樣。於是,不停地輾轉於各處,沒完沒了地上補習班、參加競賽、在這條長長的“生產線”上不停地奔跑,而不敢有絲毫倦怠。
什麼是園丁式父母:即父母會把孩子看作一粒有無限可能的“種子”。他們不會預先設定孩子未來的模樣,而是致力於為孩子提供安全、自由、健康、愛意滿滿的成長環境,會給予孩子自由、愉悅的成長空間,只在關鍵時刻進行必要的修修剪剪,但一定不會傷害到“主幹”。他們會充分尊重孩子的天性,根據孩子的自身特點,幫助孩子找到一條屬於自己的成長之路。他們會積極鼓勵孩子為其夢想自由探索,透過實踐不斷歷練、透過“試錯”不斷成長,哪怕經歷風吹雨打,也堅持讓孩子做最好的自己。
我很認同作者的理念:好父母不一定會把孩子變成聰明、快樂或成功的成年人,但可以打造出強健、具有高適應性和韌性的新一代人,以更好地應對未來將要面臨的不可避免、不可預測的變化。
育兒之旅,任重道遠,為人父母,本質是愛。愛雖沒有標準,但愛是有意義的,這個意義不是為了改變我們所愛的人,而是為了給他們提供條件,讓他們蓬勃發展。願每一個父母跟孩子都能享受在一起的愉悅時光!
備註:除了育嬰員外,其他書本都沒有實拍圖,那是因為這些書都是在VX讀書看的,沒有買紙質書,但都是自己看過的,也是真心覺得有用才推薦的。